惠驛晴
【摘要】翻轉課堂是當前教育領域中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推動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促進教學改革。但是,在教學當中融入翻轉課堂的全新模式是否行之有效,目前尚且缺乏足夠的實驗數據用以支撐該問題。研究旨在高校的教學當中融入翻轉課堂的教育模式,期望可以表明該模式的有效性及普適性較強,對于推動高校課程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具有實踐意義,對于實現高校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具有推動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驗研究當前,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提高高校教育教學水平已成為相關教育機關以及廣大教育者刻不容緩的目標。在對教學質量進行充分提升的同時加以改革。同時,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與深入,將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使當下教育體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如此一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便隨著時代教學改革應運而生,從此,高校教育改革踏上了新的征程。翻轉課堂,又可稱之為顛倒課堂,即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所運用的教學結構進行反轉,使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對課程知識有一個預先的學習與了解,以便于在課堂當中可以更好地吸收與理解。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在美國的一些中小學教師在課堂教育的嘗試中產生的。目前,該種教學模式已普遍運用到了高校的課堂教學中。
一、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理念
翻轉課堂即顛倒傳統(tǒng)課堂教學重的“知識內化”與“知識傳授”兩個階段,使學生再課前通過教學視頻對教學內容有初步的認知,能夠獨立完成知識的學習,隨后通過課堂的學習,以小組討論以及寫作探究等方式解決問題,進一步完成知識的內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特征如下:將常規(guī)教學結構予以顛倒,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的認知緩解,該過程需要高校大力配合,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平臺并且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并配以導學案、微課以及常規(guī)教材等學習資源的大力支持;增加課堂當中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共同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與主動性。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影響
(一)轉變教學理念
翻轉課堂模式能夠將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進行大幅度轉變,將“先學后教”以及“以學定教”的先進教育教學思想予以進一步實現,使課堂的教學更具時效性,幫助學生樹立更為專業(yè)化與個性化的學習能力。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只重視課本當中知識與內容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高校的應用,使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改變,從而將教學的中心與重心都投入到組織課堂的互動學習以及探究學習中,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
(三)提升人才質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教學模式以及教育流程的創(chuàng)新,從本質上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深入學習,解決當前的聚焦問題,培養(yǎng)其更高階段的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培養(yǎng)綜合素質高的全面型人才。
三、在高校教學中融入翻轉課堂模式的實施路徑
(一)創(chuàng)建強大的在線教學平臺
在線的教學平臺具有強大的功能,能夠為廣大高校教師營造開放且能共享的優(yōu)質學習環(huán)境,從而實現知識的共享,并通過實時交流與互動、學習分析與反饋等諸多功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線教學能夠充分利用學?,F有的平臺,并進行再次開發(fā),還能夠根據大數據以及移動互聯(lián)網等技術予以自主開發(fā)。
(二)對教學資源實施翻轉課堂化改造
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對現有教學資源能否滿足課堂教學所需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兩類資源分別為微視頻與測試題。高校教師按照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將教材中的知識點予以細化,從而設計出課程的微視頻。如果這種全新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與其他教學目標相互契合,那么教師就能夠直接引用該教學手段;否則便可以借鑒反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對現有的教學資源予以改造,從而創(chuàng)生出全新的教學資源予以應用。
(三)開展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
1.設計教學目標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目標設計環(huán)節(jié),可以將其分為預設性目標與生成性目標兩種,迎合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營造開放式、多元化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完成知識的內化,并在該過程中動態(tài)生成學習目標。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予以高度關注,適當進行調整與彈性預設,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僵硬化與固定化的弊端。
2.設計教學策略
高校教師應按照實際的教學需求,設計出符合教學實況的教學策略,并且按照教學反饋對所設計的教學策略進行適時的調整。如可以通過分層教學策略以及支架教學策略等,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與學習;通過圍繞具體問題進行思考與學習等模式與策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3.設計教學評價
為了有效確保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順利運用到教育教學當中,首先應當建立一套多元化、系統(tǒng)化的評價與考核機制,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與內在潛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的微視頻當中適當嵌入與教學相關的測試或者是發(fā)布一些習題,利用系統(tǒng)的自動評價功能以及通過小組互評的方式,反饋出客觀題與主觀題,以便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予以檢測。
四、結語
本研究旨在分析教學中融入翻轉課堂模式的課堂特征及實踐研究,廣泛吸納翻轉課堂模式對于高校人才培養(yǎng)所具有的積極作用,通過構建高校的全新翻轉教學模式與理念,探究其實踐意義,結合我國當下高校教育實際情況,開展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與實踐活動,逐漸形成“以個人學習空間與專業(yè)課程為基礎”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推動我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對于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夏曉峰.推動高等數學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和改革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6,(31).
[2]黃琰,蔣玲,黃磊.翻轉課堂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4):20.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
[4]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
[5]成媛.網絡輿情環(huán)境下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6).
[6]祝智庭,管玨琪,邱慧嫻.翻轉課堂國內應用實踐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5,(6) :66.
[7]李春艷.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湘南學院學報,2016,(03).
[8]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6,(1) :60.
[9]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 :55.
[10]謝幼如,伍文燕,倪妙珊.PLS提升大學生網絡學習自我效能感的行為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6)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