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的物質需求已經(jīng)充分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多數(shù)人們開始追求精神文明,非遺的傳承與保護就勢在必行。作為基層文化組織,文化館要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以促進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增強我國人們的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文化館;非遺傳承;非遺保護
基層的文化保護與傳承主要由文化館開展工作,所以我們說文化館在非遺的保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從文化館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在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中的措施,從而推動非遺保護和研究工作更進一步得到發(fā)展。
一、文化館在非遺傳承與保護中的作用
(一)文化館是基層文化事業(yè)單位
基層,即與民眾相關,是民眾最靠近的單位。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的文化,且都有不同的文化傳承內容,所以文化館在此過程中,可以做到如下兩點:其一,宣傳文化傳承,并挖掘當?shù)氐馁Y源去推動這一工作的不斷推進;其二,則需要發(fā)揮文化館工作人員的職責,保護好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人,并確保這一傳統(tǒng)文化不再失傳。這兩項工作,只有與當?shù)赜兄o密聯(lián)系的文化館可以做到。
(二)最熟悉當?shù)匚幕?/p>
非遺的傳承并非是工作人員的職業(yè),而是全民的工作。若是所有民眾都有意識地去保護非遺文化,那么工作便可以順利推行。文化館的主導作用在此過程不可忽視。
(三)設備相對齊全
文化館中的工作人員,大多數(shù)對于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且文化館中也有許多設備,那么在走訪與工作的過程中,若是發(fā)現(xiàn)與非遺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內容時,則可以充分調用文化館中的設備去拍攝、錄音,從而更好地接近群眾,促進自己工作的良好開展。
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是宣揚我國民族文化的大好時機,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要發(fā)動當?shù)氐娜嗣袢罕妳⑴c到其中來,與工作人員一起探索、挖掘當?shù)氐奈幕Y源,并對其進行良好的保護,從而促進非遺傳承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文化館在非遺傳承與傳播方面的措施
(一)舉辦培訓班,提升傳承人的素質
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離不開傳承人,若是某項文化已經(jīng)有了傳承人,那么文化館在了解該傳承人的基礎上,可以適當?shù)亻_展培訓課程,讓傳承人對自己所傳承的文化有更加深刻地了解。培訓結束之后,還可以召集當?shù)氐奈幕ぷ髡?,讓傳承人將自己掌握的內容分享出來,并回答各位文化工作者對他所傳承文化的問題,這樣便可以加深傳承人的音響。
除此之外,還要提升工作人員的素養(yǎng),很多工作人員由于年紀較輕,對于一些較為古老的文化可能了解的不夠,所以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難免會遺漏,所以文化館還需要注重這一部分人群工作素養(yǎng)的培訓,讓工作人員對我國、對該地區(qū)的非遺項目有充分的了解與認知,從而促進工作更好地開展。培訓結束之后,可以安排工作人員實地進行考察,以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業(yè)務水平。
(二)開展體驗活動,拉近非遺文化與民眾的距離
文化館可以依據(jù)當?shù)氐墓ぷ饔媱?,選取一個適當?shù)貢r機開展相關活動,并可以確定一個日期作為“非遺體驗活動日”,在長久的開展與舉辦過程中,讓民眾對當?shù)氐姆沁z文化有更加深刻地了解。
首先,可以展示部分非遺文化作品,讓民眾直觀地感受非遺文化,這樣便可以拉近民眾與非遺文化之間的距離。
其次,則可以讓傳承人或者工作人員對非遺文化進行講解,發(fā)揮傳承人的傳承主體作用,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傳承人意識到自己的職責所在,從而在之后的工作與生活中,對自己所傳承的文化更加重視,這樣也達到了目的。
通過實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開展體驗活動,民眾在現(xiàn)場觀摩、聽講、交流,可以加深民眾對非遺文化的了解,且讓民眾意識到保護非遺文化的重要性,同時也增進了民眾對非遺的了解,加深了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記憶。
(三)搭建宣傳平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種平臺不斷興起,像是微信公眾平臺、當?shù)鼐W(wǎng)站等,那么文化館在此過程中,則可以搭建各個宣傳平臺進行宣傳,從而擴大非遺文化的影響力。
首先,可以搭建微信公眾平臺。當前,人手一部手機,大家瀏覽手機信息的時間增多,將非遺文化上傳到公眾平臺,讓民眾在瀏覽信息的過程中,關注到當?shù)氐姆沁z文化,且平臺上還有留言互動的行為,工作人員在平臺上解答民眾對于非遺文化的各種問題,這樣便可以激發(fā)民眾實地參觀的興趣,從而促進非遺傳承與保護工作的順利推進。
其次,則可以建立一個網(wǎng)站。很多年輕人在網(wǎng)絡上常常會搜索當?shù)氐奈幕敲次幕^建立這樣一個網(wǎng)站,并對當?shù)氐姆沁z文化進行詳細的講解,然后附上相關鏈接,讓用戶在點擊網(wǎng)站的過程中,通過各種鏈接了解非遺文化,從而加深他們對非遺文化的了解與認知。
實際上,文化館要緊跟時代潮流,搭建各種宣傳平臺,讓非遺文化成為一個文化名片,吸引民眾參與到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中來。
隨著信息公開以及大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對于其的保護工作已經(jīng)收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所以,文化館要堅定的按照國家政策方針進行工作,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找到更加有效地保護方法與傳承路徑,讓文化館發(fā)揮重大作用,從而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波.淺談基層文化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措施[J].速讀旬刊,2017(5):274.
[2]鄧劍.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的優(yōu)勢與作用[J].報刊薈萃,2017(8):24+26.
作者簡介:高玲,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