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蓉[蘇州大學, 江蘇 蘇州 215123]
2003年,電視劇《玉觀音》大熱,曲折豐富的劇情雖然只有二十七集的長度但也讓觀眾直呼過癮。此劇脫胎于海巖同名小說,該小說為海巖三部女警察題材的小說系列《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永不瞑目》 中的一部。故事的基本元素女警察、案件、恩怨情仇及與此相對應的情節(jié)構置方式“刑偵+愛情”,暗合著讀者的閱讀趣味,正如有些評論指出的那樣:“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通俗小說的基本母題主要集中在能為普通大眾認同并易于明了的意識形態(tài)內(nèi)容:正義與邪惡、生與死、愛與恨、情與理、欲與法、從善與改惡、現(xiàn)實與虛幻等范疇上?!彼鼈円晕幕M熱點的身份被諸多通俗作品植入,而海巖的女警系列,主人公年輕貌美,警察與女性的雙重身份使她們有著剛柔并濟的氣質。她們渴求美好的愛情卻被警察身份所阻礙,她們掙扎于情與理的沖突之中,最終只能得到愛情的悲劇。因而,人物和故事線索本身已足以吊起讀者的胃口。但海巖顯然更是一位玩轉敘事技巧的高手,其令人炫目的敘事手段貫穿于整個故事的講述之中。
海巖首先用“雙線結構”的策略將故事的講述導向復雜。刑偵緝毒的故事與一女三男的情感故事兩條敘事線并重,時而交叉,時而分離,兩條線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共同推動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安心是一名緝毒女警,和丈夫張鐵軍、兒子小熊過著平靜的生活。某天安心作為臥底與毒販接頭,不料毒販正是她曾經(jīng)的情人——毛杰,毛杰因犯罪證據(jù)不足被釋放。懷恨在心的毛杰很快與哥哥毛放槍殺了張鐵軍,兩線交叉;緝毒大隊安排安心隱姓埋名去北邱市生活,不久后安心帶著小熊前往北京尋找新的生活,兩線分離;安心在北京遇見了楊瑞,與他相愛,帶著小熊開始了新生活。兩人在烏泉遇到了毛杰毛放兄弟,毛放被安心槍擊,毛杰帶走并間接害死了小熊,很快毛杰得知小熊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隊長老潘槍擊了毛杰,兩線再次交叉;安心與楊瑞均身負重傷,度過了一段短暫卻平靜的日子。安心因無法放下過去而離開楊瑞,重回緝毒大隊,成了匿名英雄,楊瑞一邊積極生活一邊等待著安心,故事結束。這是一個女警察因為身體上的放縱而毀掉自己幸福生活的故事,女警察安心與毒販毛杰的情感糾葛,間接導致了丈夫和孩子的死亡,隨著緝毒案件的偵破,承受了巨大精神負累的安心最終決定離開愛人楊瑞,重回緝毒大隊。兩條線一條寫刑偵緝毒,一條寫愛情悲劇,每條情節(jié)線都容納了大量的人、事、物,并且有各自完整的矛盾和主題;兩線相互對應,又進一步深化了各自的主題思想。雙線結構的運用,不僅讓復雜的情節(jié)很好地容納在故事的肌理之中,還共同參與了對安心個人形象的刻畫:安心既是一個英勇無畏的緝毒女警察,也是一個渴求幸福的平凡女性。
其次,倒敘、插敘并用的回憶性敘述,使故事展開變得更為流暢?!队裼^音》在“雙線結構”的基礎之上還能保持自己的敘事節(jié)奏,必須歸功于小說的回憶性敘述。故事的主體部分是楊瑞回憶安心的倒敘,此外又有楊瑞對于自身心路歷程的審視、對張鐵軍和毛杰的看法、對個人與集體關系的理解等部分的插敘。這些插敘的使用不僅豐富了故事的容量,還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一種“倒裝結構”,便于主體部分之外事件的敘述,避免“頭重腳輕”。而且,這些倒敘和插敘有楊瑞再加工的成分。正如文中所說:“所有這些關于安心、鐵軍、他們各自的父母、他們各自的工作以及他們的同事和仇敵的故事,先是出于安心本人的敘述,再經(jīng)過我后來的耳聞及目睹,最終完成于我的想象和推測?!睏钊鸬淖龇▽嶋H上是在向我們展示面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視角。據(jù)此,整個故事變得更加豐富生動,安心在講故事,楊瑞在講故事,海巖在講故事,整個敘事框架一目了然,讀者們也由此與故事進行共振,精確地感知主人公當下的真實遭遇。
單純的回憶性敘述當然是平淡無奇的,小說最妙之處就在于利用空間敘事和閱讀障礙的設置,讓回憶性敘述不顯得過分冗長和拖拉,如此一來,就能讓讀者始終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
第一人稱的敘事視角,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畫和塑造。小說《玉觀音》從“我”的視角出發(fā),圍繞著“我”的所見所聞來編排情節(jié),安心的傳奇人生就被編排在這所見所聞之中。講故事的人是“我”——楊瑞。故事從楊瑞和貝貝的婚禮開始,準新郎在這個人生最美好的時刻沒有熱情,因為他還思念著自己真正的愛人——安心。楊瑞最終決定放棄貝貝回國尋找安心,小說至此開始了回憶,屬于楊瑞的空間敘事也就此展開。楊瑞尋找安心的路線依次為:洛杉磯——北京——烏泉——南德——清綿。隨著楊瑞在空間上的移動,楊瑞與鐘寧、安心、貝貝三個女人的情感糾葛,安心與張鐵軍、毛杰、楊瑞三個男人的情感糾葛,安心作為緝毒警察與毒販毛杰毛放兄弟的多次交鋒,安心最終回歸緝毒警察隊伍成為無名英雄等情節(jié)很自然地被一一帶出。從表面上看,是“我”的空間位移以及所見所聞所感,實際上小說真正要描寫的主人公是安心。這樣編排的好處在于增強安心身上的神秘氣質,更有助于安心“玉觀音”式人物形象的塑造。當然,安心也有屬于自己的空間敘事。清綿、廣屏、南德、北邱和北京,安心在這些地點游走,依次完成了女警察——妻子——母親——建材公司統(tǒng)計員——跆拳道館清潔工——三環(huán)家具城導購——匿名警察的身份轉換。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安心的思想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渴求幸福婚姻和穩(wěn)定生活轉變?yōu)榛貧w警察集體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安心完成了自己心靈成長史的書寫。與安心相遇相知相愛相守的經(jīng)歷,也讓楊瑞從一個風流成性糊涂度日自私自利的花花公子蛻變成了一個自食其力有責任感有擔當?shù)哪腥?。安心美好的人格人品帶來的感染力、安心溫柔清純的外部氣質與堅韌果敢的內(nèi)在性格之間的巨大反差帶來的震撼力,都讓楊瑞深深折服。安心的人物形象據(jù)此得到豐富和圓滿。
此外,閱讀障礙的設置讓小說的趣味性更上一層樓。當讀者以為即將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時,海巖反而會“虛晃一招”,宕開一筆,轉向其他。此時讀者的“胃口”被吊到最大,而后海巖才會繼續(xù)之前的敘述,呈現(xiàn)出讀者想要看到的東西。如此一來,讀者暫時不被滿足的閱讀期待,最終還是得到了滿足。例如第十二章安心與毛杰正面交鋒,對上了接頭暗號,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本應該乘勝追擊,大肆揮筆敘述。然而第十三章的開頭是接著寫楊瑞的位移,他在前往清綿的列車上昏昏欲睡。這可以說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很快,昏昏欲睡的楊瑞被寫著“烏泉”二字的站牌驚醒,小說的敘述又回到了安心與毛杰在烏泉的交鋒場景??臻g敘事和閱讀障礙的設置讓回憶性敘述變得豐富厚重,每一步都牽動著讀者的好奇心。
最后,敘事如何激起讀者的審美熱情?海巖告訴我們要善用“懸念”?!巴ㄋ仔≌f是‘懸念’的藝術。無論言情、武俠、偵探、歷史演義,這些文本的敘事都離不開戲劇性懸念的設置”。小說中緝毒和愛情的懸念設置顯而易見,除此之外,“玉觀音”本身也是一個懸念的設置。
小說雖名為《玉觀音》,但真正提及玉觀音的次數(shù)卻屈指可數(shù)。這個時不時閃現(xiàn)在文本中的東西恰恰是故事的核心要義所在。當讀者讀罷全文,才會恍然大悟:原來安心正是“玉觀音”般的女性,溫柔、善良、包容、悲憫。玉觀音的命運,與安心本人的成長變化緊密相連。鐵軍被槍殺后,安心的媽媽為了保佑女兒,為安心戴上在清綿圓通寺開過光的玉石觀音,這是安心與玉觀音的首次接觸。隨后安心試圖把玉觀音留在張鐵軍的遺體旁,好讓玉觀音代表她永遠留在鐵軍身邊,保佑鐵軍,卻被退了回來。后來,楊瑞被誣陷受賄罪,安心在監(jiān)獄與他會面,試圖將玉觀音送給他保佑他,玉觀音再次被退了回來。再后來,兩人在昆明游玩時,安心試圖將玉觀音當作信物送給楊瑞,楊瑞沒有接受。最終,安心選擇離開,將玉觀音留給了楊瑞,希望玉觀音可以保佑楊瑞過得比自己幸福。楊瑞日日佩戴這枚玉觀音,睡覺時將它取下擺在身邊空著的枕頭上,象征著安心與他同床而眠。至此,玉觀音才真正完成了交送。很顯然,當安心在情與理中掙扎,一心想要回歸普通人的生活時,玉觀音一直送不出去;然而當安心完成了思想蛻變,決心放棄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離開楊瑞重返緝毒警察的隊伍,玉觀音才成功留給了楊瑞,留給了她想要保佑的人。此時的安心也不再需要玉觀音,因為她已經(jīng)成長為一個“玉觀音”式的女性。隨著安心和玉觀音從相互獨立到融為一體,玉觀音也完成了自身象征意義的建構:安心擁有崇高、偉大、溫和、柔軟、善良和無處不在的愛心等美好品質,成為犧牲“小我”以成就“大我”的女性形象。
利用“雙線結構”和“倒敘插敘并用的回憶性敘述”以及“玉觀音”的懸念設置等敘事技巧,海巖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女緝毒警察的傳奇人生。女主人公安心既有警察的堅韌果敢,也有女人的溫柔清純;即有英雄情結,也有平凡生活的愿望;她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坎坷,幾經(jīng)掙扎,最終做了匿名英雄,只為保護他人的幸福。她不完美,卻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① 彭 在欽、楊經(jīng)建:《中國當代通俗小說類型化、模式化研究》,《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2年第6期,第28頁。
② 海 巖:《玉觀音》,作家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190頁。
③ 陳 衛(wèi)華:《論通俗小說模式的敘事結構》,《零陵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第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