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本文以吉林省梅河口為例加強縣域政府治理能力,是全面推動國家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發(fā)力點與突破口。當前,縣域政府治理能力面臨現(xiàn)實困境,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地從梅河口市政府的現(xiàn)狀進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尋找突破困境的各種路徑。
關鍵詞:梅河口市;縣域政府;治理能力;困境;路徑
基金項目:本文系“長春財經學院青年教師科研扶持項目科研課題2018年度立項課題《縣域政府治理能力面臨的現(xiàn)實困境與實現(xiàn)路徑—以吉林省梅河口為例》(課題編號:KYQN201803 )的階段性成果。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是吉林省東南部交通要沖和東北地區(qū)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下轄5個街道、14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2個民族鄉(xiāng),303個行政村,是吉林省東南部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煤炭生產集聚地,同時也是全國雙擁模范城、省級文明城市。2013年11月,梅河口正式成為吉林省直管縣試點城市,被賦予地級市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
一、梅河口政府治理現(xiàn)狀
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绷暯酵具€強調:必須適應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提高各級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與工作本領,不斷提高治理國家的能力,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梅河口市自農村實行聯(lián)產承包以來,人民公社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國家一刻也沒有放松縣域政權建設,政府的權力在過去40年來獲得了進一步的集中和增強。目前,政府主要行使行政管理、經濟管理(包括招商引資、發(fā)展集體經濟、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與第三產業(yè))、社會管理、社會服務(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義務教育、環(huán)境保護與公共衛(wèi)生)等職能。梅河口政府中心工作,采取細化分工、強化監(jiān)督、規(guī)范流程等措施,全面推動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有序開展。
二、梅河口政府治理能力面臨的現(xiàn)實困境
推進政府治理現(xiàn)代化,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實現(xiàn)治理制度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有利于加快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更好地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但同計劃時代相比,40年來基層政府的權力結構沒有發(fā)生根本的改變,已經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時代要求;在加強政府治理能力過程中,面臨著現(xiàn)實困境。
(一)治理理念缺位
在下級管轄區(qū),存在部分領導干部缺乏先進的治理理念,官本位思想嚴重,依法治理的觀念淡漠,習慣進行人治而非法治,憑領導個人意志進行治理;一些基層干部包攬一切大小事務,依靠暴力甚至宗族、黑惡勢力橫行鄉(xiāng)里,漠視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權利。
(二)治理能力相對落后
當今中國社會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多種經濟成分日益成熟。而當前政府依舊習慣于包攬各種職能,管了許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一些鄉(xiāng)鎮(zhèn)政府為討好上級不顧客觀條件盲目發(fā)展勞動力密集型制造業(yè),結果不但沒有拉動GDP,反而讓工廠破產;一些鄉(xiāng)鎮(zhèn)舉債大搞“萬畝烤煙”、“百萬生豬”等形象工程,最后供大于求、價格暴跌,嚴重挫傷了農民積極性)。
(三)缺乏綜合素質高的治理人才
當前政府的領導干部年齡普遍老化(許多干部年齡已經超過50歲),理論水平與人文素養(yǎng)低下,知識結構老化(在基層干部中幾乎找不到一個碩士生),在基層治理上缺乏創(chuàng)造力(一些干部甚至喪失工作熱情,尸位素餐地混日子);又由于基層干部收入低,任務繁重,壓力大,難以吸引、留住青年人才,因而難以提高治理能力。
三、政府治理能力實施的路徑選擇
(一)增強治理理念
政府領導干部必須認真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思想,增強治理理念,樹立法治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的正確理念,堅決克服官本位思想,堅決摒棄以人治代替法治的家長制作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權力觀、榮辱觀,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做好基層治理。
(二)加快基層政府改革
當下,基層政府機構臃腫,人浮于事,人多四靠,許多基層干部甚至在編不在崗,權力又過分集中,干部習慣于自上而下的向農民下達無數行政命令,非常不利于基層治理;因此,必須重新定位基層政府在新時代的角色,加快基層政府機構改革,打造高效率的服務型政府、小政府。必須建立并健全財務、政務、基層干部財產收入公開制度,實行陽光透明的基層治理,自覺接受群眾、村民代表、鄉(xiāng)鎮(zhèn)人大代表的監(jiān)督。
(三)實行精細化基層治理
基層政府必須淡化行政管理、經濟管理職能,強化社會服務職能。在行政管理方面,要多為群眾提供政策、信息、技術、資金方面的服務,而不能天天忙著對農民抓任務落實,催種催收;在工作方式上,必須改變“命令主義”的工作模式,而轉為向群眾開展示范服務;實行行政管理,可以建立微信群,每天都要聽取群眾意見,根據群眾的意見、要求開展;在經濟職能方面,實踐已經證明政府大包大攬,集中大量資源、資金發(fā)展經濟,反而不利于市場靈活運轉;因而基層政府必須有意識地淡化經濟職能,不能再搞“招商引資”、“GDP論英雄”,要主動退出市場,放權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與民營經濟,同時加強對市場的示范,培育、發(fā)展市場。
(四)大力培養(yǎng)治理人才
必須保證基層干部享有合理的待遇,把更多的優(yōu)秀青年人才吸引到基層中來;同時,要完善內部競爭與內部淘汰機制,要淘汰掉那些缺乏工作熱情、缺乏責任心的基層干部,同時鼓勵基層干部主動提高自身能力,使基層干部隊伍始終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
結束語:
梅河口自2013年以來經濟改革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基層政府的改革推進較為緩慢,以致今天在提高基層政府治理能力的過程中面臨現(xiàn)實困境。因此,我們必須加快改革,轉變治理模式,擴大公民有序參與,加強依法治理與精細化治理,推動基層政府治理能力不斷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丹丹.自媒體時代基層政府治理中“塔西佗陷阱”的防范對策[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8(03):8-11.
[2]付新惠.風險社會視閾下基層政府的公共危機治理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馬麗娜.農村社會協(xié)同治理中基層政府角色探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