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平
摘? ?要:思想建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偉大創(chuàng)舉,嚴格黨內教育是思想建黨的重要途徑。中國共產黨建黨近百年來黨內集中教育積累了寶貴經驗:堅持理論武裝是奠基石,抓住關鍵少數(shù)是著力點,突出問題導向是風向標,健全長效機制是壓艙石。實踐證明,黨內集中教育必須始終高舉旗幟、必須突出思想建黨、必須落實制度治黨,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關鍵詞:思想建黨;黨內教育;制度治黨
中圖分類號:D2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9.04.002
文章編號:1009-6922(2019)04-10-07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彼枷虢h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獨特優(yōu)勢和偉大創(chuàng)舉,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的基礎和靈魂,是永葆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fā)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薄八枷虢ㄔO是黨的基礎性建設。”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證明,嚴格黨內思想教育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經驗。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深入總結思想建黨的寶貴經驗,深刻把握思想建設的內在規(guī)律,深深筑牢思想教育的理論根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
一、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的歷史考察
“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敝袊伯a黨近百年的歷史證明,每逢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歷史關頭,全黨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黨員干部思想就會出現(xiàn)認識的嬗變,通過整黨整風、學習教育和實踐活動等黨內集中教育的方式,強化理論學習,厘清理論是非,統(tǒng)一全黨認識,不斷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這是思想建黨的一條寶貴經驗。
(一)整黨整風,鞏固政權,統(tǒng)一思想
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在全黨范圍內進行的普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運動,是思想建設的重要方式。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克服非馬克思主義思想,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使黨的思想達到統(tǒng)一,真正實現(xiàn)黨內團結。
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全面系統(tǒng)地提出了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的主要任務,破除了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共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開創(chuàng)了黨內集中教育的先河。主觀主義的實質是理論脫離實際,顛倒認識和實踐關系,是實際工作中的唯心主義。因此,延安整風運動把反對主觀主義作為最主要的任務,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毛澤東對“實事求是”這個成語做出了新解釋,從而成為黨的思想路線通俗而又生動的表述。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和方針,這同“左”傾錯誤領導所實行的“殘酷斗爭”和“無情打擊”恰恰相反,采取“團結—批評—團結”的方式,開展嚴肅的黨內批評與自我批評,達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的目的。延安整風運動通過開展整風來解決黨內思想問題的辦法,是對黨的建設學說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為爭取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礎,成為黨的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47—1948年土改整黨,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一次黨內集中教育活動,以農村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為重點,針對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存在成分不純和作風不純的問題,通過開展“三查”“三整”,“開門整黨”克服了黨內存在的組織不純、思想不純、作風不純現(xiàn)象,鞏固了大后方的基層政權,有力的支援了解放戰(zhàn)爭。
1950年下半年和1951年下半年的整黨整風運動,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內第一次集中教育活動。整風運動重點是各級擔負領導職務的黨員干部,主要任務是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驕傲自滿情緒和官僚主義、命令主義作風,改善黨和人民的關系。整黨運動著重思想整頓、組織整頓和黨員審查,與“三反”運動結合起來,查處了一批有貪污浪費行為和官僚主義作風的黨員干部及少數(shù)腐化變質分子。歷時四年的整風整黨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為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為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1957年的整風運動,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轉折關頭,以反主觀主義、反宗派主義、反官僚主義為主要內容的一次普遍的、深入的思想作風運動。運動提出了必須區(qū)分和處理社會主義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科學論斷,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設社會主義。運動中,黨外人士提出了大量的批評意見和建議,絕大部分是誠懇的、正確的,有益于黨的整風。但極少數(shù)資產階級右派分子趁機向黨和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放肆地進攻,整風運動逐漸演變?yōu)榉从遗啥窢幉乐財U大化,以致成為后來黨在階級斗爭問題上連續(xù)犯錯誤的根源,使黨和國家事業(yè)蒙受損失。
其后,黨內還相繼開展了1957年反右派斗爭,1959年“反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1963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和“文革”期間1969-1971年的整黨建黨運動。因為出現(xiàn)了不少偏差,這些集中教育活動幾乎都沒取得應有的效果。
(二)學習教育,重點突出,實效明顯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先后開展了整黨運動、“三講”教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保持共黨員先進性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和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進一步解放思想,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
1983—1987年整黨運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xiàn)了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但“左”傾錯誤思想在黨內還沒有完全肅清。因此,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整黨的決定》,決定從1983年年底開始,用三年時間,對黨的作風和組織進行一次全面整頓。中央成立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以“了解情況、掌握政策、督促檢查、指導宣傳”。通過整黨,黨員和干部對撥亂反正的偉大意義有了正確認識,強化了黨員和干部的組織觀念,為黨領導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講”教育是中國共產黨在世紀之交的重要歷史時刻開展的一次黨內集中教育活動。1998年11月,中央決定在縣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中深入開展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著重解決了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的一次承上啟下的成功探索。
2000—2002年開展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是新時期第一次專門在農村開展的集中教育活動。以鄉(xiāng)鎮(zhèn)和縣(市)部門為重點,努力創(chuàng)建“五個好”村黨支部、“六個好”鄉(xiāng)鎮(zhèn)黨委、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推進“三級聯(lián)創(chuàng)”工作,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是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嶄新實踐。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新時期進一步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新實踐。2005年1月開始為期一年半,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主要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活動基本實現(xiàn)了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目標。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是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成功實踐。2008年9月開始為期一年半左右,針對一些黨員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自覺性還不高、理解還不深的問題,以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為重點,全體黨員參加,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fā)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要求,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fā)展的突出問題以及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的拓展和延伸。2010年4月中央做出決定,歷時兩年半,在全國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chuàng)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yōu)秀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的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成果,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
這幾次集中教育活動是在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為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決突出問題而展開的。六次活動的重點和對象不盡相同,但都十分具有針對性。整黨運動著重解決黨的作風和組織問題;“三講”教育著重解決黨性黨風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著重改進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保持共黨員先進性教育重點在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重點在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探索解決黨員教育長效機制問題。六次集中教育采取不同方式,積累了有效經驗,形成了整套體系,對于推動黨的思想建設、黨員思想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鑒。
(三)實踐活動,聚焦問題,知行合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中央以上率下,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fā)展,既抓住“關鍵少數(shù)”,又管住“重要多數(shù)”,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為貫徹落實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2013年6月開始,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此次教育活動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為切入點,進一步突出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四風”。為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2015年4月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專題教育對照“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的要求,聚焦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著力解決“不嚴不實”問題。為保持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進一步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2016年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了“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此次學習教育,是落實黨章關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shù)”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是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部署。根據(jù)黨的十九大部署,從2019年6月起,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奮斗。
二、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的主要經驗
縱觀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黨內集中教育是黨加強自身建設,特別是思想建設的重要經驗。黨內集中教育伴隨黨的成長,經歷了教育初創(chuàng)、積累經驗、機制生成、曲折發(fā)展、不斷完善、走向成熟的過程,這其中有不少值得全面總結和深入思考的經驗。
(一)堅持理論武裝是奠基石
以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制勝法寶,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推進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中國共產黨能從一個弱小的革命政黨成為強大的執(zhí)政黨,從初期一個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政黨成為一個有著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shù)鸟R克思主義政黨,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因為共產黨人“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
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清除了黨內的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在黨的七大上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第一次偉大飛躍,誕生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并成為全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它科學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怎樣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問題,并指引著中國革命和建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改革開放以來,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通過撥亂反正、整黨運動,不斷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緊緊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誕生了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新階段。世紀之交開展的“三講”教育和農村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圍繞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著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從全面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如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出發(fā),誕生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新世紀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著力解決制約科學發(fā)展的體制機制,圍繞“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的根本問題,“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誕生了科學發(fā)展觀。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一主線,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這一目標,堅定不移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問題,誕生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歷史證明,加強理論武裝是黨內集中教育的重要任務和奠基石,是我們黨優(yōu)良的思想教育傳統(tǒng)。理論武裝越扎實,黨內集中教育效果越突出,黨的思想建設就越牢靠。
(二)抓住關鍵少數(shù)是著力點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瓣P鍵少數(shù)”擔負關鍵責任,“關鍵少數(shù)”應有關鍵作用。黨內集中教育始終做到了抓住“關鍵少數(shù)”。1938年,毛澤東同志指出:“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zhàn)斗力量?!备母镩_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以身作則非常重要。群眾對干部總是要聽其言、觀其行的?!秉h內集中教育的對象是“全黨”,但重點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就是習近平所指出的,“引導廣大干部深刻領會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堅定理想信念”。同時,他還強調“新干部、年輕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論學習”。
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領導干部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骨干力量,也是管黨治黨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只有他們學深學透馬克思主義理論,并用之指導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任務才能有重心和保障。1942年延安整風和1950年下半年開始的整黨整風運動,重點都是各級擔負領導職務的黨員干部?!叭v”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均是以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為重點,抓住了黨的執(zhí)政骨干這一關鍵少數(shù)。在黨內集中教育中突出“關鍵少數(shù)”,就是要發(fā)揮各級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把標桿立起來、把“范兒”亮出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營造一種風氣、提倡一種追求、引導一種方向,形成上行下效的正向效應,帶動廣大黨員群眾,凝聚起全面從嚴治黨的強大正能量。
(三)突出問題導向是風向標
突出問題導向是黨內集中教育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馬克思指出:“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xiàn)自己精神狀態(tài)的最實際的呼聲?!眴栴}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問題既是認識產生的邏輯起點,也是認識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毛澤東同志曾說過:“對于在職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學校的教育,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近百年來黨內教育的歷史就是最好的例證。
“善治病者,必醫(y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闭覝什“Y,對癥下藥是基礎,歷次黨內集中教育活動基本上都是圍繞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一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來開展的。20世紀40年代初的延安整風運動就是針對黨內存在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解決黨內存在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問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土改整黨針對的是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存在成分不純和作風不純的問題;1983年開始的整黨運動解決的是“左”傾錯誤思想在黨內還沒有完全肅清問題;“三講”教育著重要解決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更是聚焦黨內盛行的“四風”問題,體現(xiàn)了為民務實清廉的行動實效?!叭龂廊龑崱睂n}教育著力解決“不嚴不實”問題,是一次集中“補鈣”“加油”;“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著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體現(xiàn)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黨內集中教育堅持問題導向體現(xiàn)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
(四)健全長效機制是壓艙石
從思想上建黨,靠制度治黨,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是歷次黨內集中教育的實踐總結。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是黨內教育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經常性教育具有長期性、穩(wěn)定性,集中教育具有階段性、時效性。集中教育所積累和總結的經驗做法以制度形式確立起來即是長效機制。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黨內集中教育的長效機制是能長期保證制度正常運行并發(fā)揮預期功能的制度體系。長效機制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它必須隨著時間、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豐富、發(fā)展和完善。
近百年,特別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內集中教育活動建立起了包括動員機制、運行機制、考評機制、整改機制在內的一系列長效機制。思想動員是黨內集中教育的前提,目的是提高認識、明確目標、統(tǒng)一行動。從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開始,黨內集中教育積累并形成了“團結—批評—團結”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既要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又不能不負責任地傷害同志,要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礎上,達到團結一致。世紀之交的三次集中教育活動實現(xiàn)了高中級干部學習鄧小平理論,縣處級以上干部開展“三講”教育,農村基層干部參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形成了從高層到基層、從城市到農村的學習教育體系,推動學習教育向基層走,向實里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三次教育層層遞進、前后鞏固,聚焦于全面從嚴治黨這一主題,教育對象從“關鍵少數(shù)”拓展到了“重要多數(shù)”,教育方式從集中式向常態(tài)化轉變,建立起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
三、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的現(xiàn)實啟示
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黨內集中教育始終圍繞其先進性和純潔性展開,積累了寶貴經驗,對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
(一)始終高舉旗幟
“旗幟問題至關緊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备母镩_放前歷次黨內集中教育始終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指引著教育活動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成為黨領導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根本保證。新時期以來的黨內集中教育活動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始終堅定“四個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繼續(xù)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內集中教育的主要內容。
“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吾慮不清,則未可定然否也?!敝袊厣鐣髁x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根本方向。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备吲e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引領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的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