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慧
摘 要:網絡科技時代的到來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捷,也改變了生活、生產形式。與此同時,網絡犯罪也時有發(fā)生,給網民的網絡虛擬財產帶來較大影響。為此,針對網絡虛擬財產在《民法總則》中作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盡可能地保護網民虛擬財產,創(chuàng)建和諧的網絡環(huán)境。筆者結合多年研究工作和經驗,就網絡虛擬財產在民法總則規(guī)定的內涵與意義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網絡虛擬財產;民法總則;含義;意義
眾所周知,網絡具有虛擬性特點,網絡犯罪也不同于現實犯罪,無論是在追查還是責任追究方面具有一定困難。虛擬財產作為主體財產的分支必須要得到法律的保護,這也是符合法律制度的,順應現代社會發(fā)展,對確定法律制度有深遠的意義。而《民法總則》的出臺盡可能地保護網民權益,對虛擬財產相關問題給出了明確指示,確保網民權益不受侵害。
一、網絡虛擬財產概述
從客觀上來說,有專家人士稱網絡虛擬空間內有價值的合法財產都是虛擬財產,如會員、貨幣等、游戲的設備。從微觀角度分析,有專家學者提出虛擬財產指的是被人們作為網絡等價交換的物、物品,比如Q幣、快幣、云幣、武器裝備等。這些財產在網絡中等同于現實生活中我們所擁有的財產,但微觀角度的網絡虛擬財產沒有盈利作用。而財產的重要屬性之一就是具有盈利能力。網絡虛擬財產作為財產的組成部分,虛擬財產應具備盈利性,因而微觀角度分析比較片面。關于虛擬財產的理解應站在寬泛的維度,打破具體的特定的財產限制,重點在于“虛擬”的概念和“財產”的定義。其中,“虛擬”是空間的特殊性,財產作為網絡中的無形物也具備財產特征,例如:可用于購買,受到法律保護。總而言之,虛擬財產可理解為在特殊的網絡空間中有價值屬性并能夠用于交易、購買的合法財產[1]。
二、網絡虛擬財產屬性特點
(一)受到法律保護
在法律保護范圍的虛擬財產才是合法的,非法虛擬財產都不在保護范圍內。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很多不法分子開始利用信息技術盜取用戶個人賬號密碼并盜取用戶財產,如QQ幣、賬號信息等。同時,也有一些用戶通過刷虛擬貨幣、增加游戲級別等形式積累虛擬財產。關于非法服務與插件我們要堅決抵制,明確表示非法虛擬財產不受法律保護的態(tài)度[2]。
(二)價值性
網絡虛擬財產有價值性特征,其價值主要體現在應用后購買價值,也就是通過占有主體得到精神需求的利益,該財產是用戶勞動的象征,經過交流讓第三人共同滿足精神要求。目前,也有專家提出虛擬財產是沒有價值的,因為這種財產屬于無法實現的虛擬物品。比如游戲服務器關閉后游戲裝備就會消失,很多用戶就會失去財產從而喪失使用價值。其實,判斷虛擬財產的價值性還應從用戶的勞動力角度分析,而非財產的存在時間。比如現實生活中一些物品,如零食、日雜等也會消失,但實物的形成是人們勞動成果的象征。
(三)無形性
因為虛擬財產是網絡中的數據信息,事實上并不表示主體的擁有,在應用時沒有損耗。因此,虛擬財產具有無形性特點。比如隨著時間的累計財產不會自動消耗。同時,根據這一特點還可知虛擬財產并非單一的主體,物質財產具有壟斷性,但虛擬財產并沒有準確區(qū)分該問題。比如虛擬的游戲中游戲賬戶是賬戶所有者的財產。也正因如此,虛擬財產在權益保護方面比較繁雜。
三、虛擬財產在民法總則規(guī)定中的價值
(一)為客體提供法律保護
虛擬財產是網絡信息條件下以虛擬形式存在的財產,它是獨立的也是特有的,以數字化的方式模擬真實世界。獨立性主要體現在獨立的法律功能,虛擬財產是受法律保護的。首先,虛擬財產列入目標范圍的用處之一是提高實物的多變性,完善權利目標的內容。其次,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現代社會物質形態(tài)被列入民法制度,讓民法與時俱進。最后,虛擬財產具備全部屬性,尤其是價值性與實用性,為網絡帶來更多財富。如果財產受到非法侵害,將造成財產持有人的財產權利受損。所以,確定在線虛擬財產為財產權之一,為財產權在民法的產權保護提供法律保護[3]。
(二)提供物權保護
虛擬財產中包括動產與不動產,因而可創(chuàng)建相應的財產權。我們在分析網絡虛擬財產權歸屬時,通常只注意某類型的虛擬財產,忽略廣義上的虛擬財產。人們總是認為問題的處理并不需要將所有都概括進來。其實,虛擬財產不只是微觀的財產,還包含客觀的含義,其價值更加寬泛。比如網站是虛擬的不動產,就像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投資與物體價值。該虛擬實物與不動產的實物財產權的確定實質上是創(chuàng)建了網絡虛擬財產的所有權,不動產與動產持有人具有使用、收入、分配的權力。想要明確網絡世界所有權首先需要保護物權產持有人。虛擬網絡中,購買虛擬財產,如裝備、Q幣等是虛擬的動產,持有人并非以投資和盈利為目標。不過,創(chuàng)建網絡板塊過程中用戶通過網絡店鋪和服務商間的信用協(xié)議則是以盈利為目標的??傊?,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財產權是所有權也是使用、收入、分配所有權,民法保護虛擬財產的所有權[4]。
(三)提供法律服務保障
現如今,電商時代已經來臨,淘寶、天貓、京東等大型交易平臺成就了網絡交易,在交易平臺中每時每刻都有交易產生。由此也衍生了網絡民事糾紛。網絡交易中,商鋪轉變滯后于民法規(guī)定,理論爭議不斷。確定虛擬財產可以創(chuàng)建所有權,確定網絡的使用、收入的法律關系等虛擬財產的是租賃協(xié)議。因此,法律控制虛擬財產與租賃的所有權,交易平臺創(chuàng)建人和經營人在法律上位債務關系,交易平臺服務合同的屬性已經明確。民法中,虛擬財產從不同方面加以規(guī)范,保護財產主體的合法期望并提倡依法使用權力。
法律服務保障具體辦法為:
第一,基于民法角度明確其價值。
第二,從《合同法》角度確定財產主體權益,如占有、侵犯等。當然主體也要自覺接受適當的管理,如定時付款、接受檢查等。
第三,確定財產的責任承擔。虛擬財產在民法中給出了明確規(guī)定,承擔責任的形式要根據民法形式進行,比如賠償、財產歸還等。雖然虛擬財產具有特殊性,但也具備正常財產的通性。解決虛擬財產相關矛盾過程中注意特殊性與通性關系。作為財產的一部分,虛擬財產也有著重要價值,因而個體的權益應該受到保護,人們也可借助虛擬財產得到收益。此外,相關立法也要明確給出禁止非法分子以虛擬財產獲取非法收益[5]。
四、結語
隨著網絡用戶量的增加,保護網絡虛擬財產安全已經成為當務之急,這關系著人民安定和社會和諧發(fā)展,為營造良好的網絡運用氛圍。各主體之間要認真學習法律法規(guī),明確自身所具備的權力從而避免權益受損,即使在權益受到侵犯時也要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維護,避免損失。虛擬財產作為主體財產的分支必須要得到法律的保護,這也是符合法律制度的,順應現代社會發(fā)展,對確定法律制度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鑫濤.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及其民法保護探討[J].法制博覽,2019(17):78-80.
[2] 唐浪.《民法總則》中關于網絡虛擬財產規(guī)定的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8(4):85-86.
[3] 廖煦升.淺談民法總則規(guī)定網絡虛擬財產的含義及重要價值[J].法制博覽,2018(2):209.
[4] 楊立新.民法總則規(guī)定網絡虛擬財產的含義及重要價值[J].東方法學,2017(3):64-72.
[5] 劉金瑞.信息財產化與民法典編纂:兼評《民法總則(草案)》關于網絡虛擬財產和數據信息的規(guī)定[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