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B組和C組的課后測試題成績、對教學效果和教學方法的評價得分顯著高于A組(P[關鍵詞] 微助教;大班教學;同伴教學法;兒科護理學[中圖分類號] R19"/>
王慶林 劉琳 馬云霞
[摘要] 目的 探討基于微助教平臺的同伴教學法在大班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級120人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A組);2015級124名采用同伴教學法(B組),2016級121名采用微助教輔助同伴教學法(C組),通過定量評估和問卷調查比較3種教學法的效果。結果 3組的期末考試成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和C組的課后測試題成績、對教學效果和教學方法的評價得分顯著高于A組(P<0.05),其中C組又高于B組(P<0.05)。結論 在大班兒科護理教學中,采用微助教輔助同伴教學法比單獨使用傳統(tǒng)教學法或同伴教學法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和決策能力的形成。
[關鍵詞] 微助教;大班教學;同伴教學法;兒科護理學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c)-0131-02
同伴教學法[1](peer instruction,PI)是一種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新教學模式,它設計一些揭示學生概念錯誤和引導學生探究的測試題,借助計算機應答系統(tǒng)或選項卡片進行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能夠建立生生討論、師生互動的課堂氛圍,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目前,同伴教學法已被廣泛應用,但該方法必須解決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有效互動的問題,才能在大班課堂中深入推廣。華中師范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開發(fā)的在線課堂互動工具—微助教,能夠促進大班教學時學生良好的互動[3]。筆者運用微助教平臺結合同伴教學法,對課堂互動模式進行重構,在大班兒科護理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該校護理系??粕鸀檠芯繉ο?。2014級120名為傳統(tǒng)教學組(A組),男生11名,女生109名,年齡20~22歲,平均年齡(21.3±0.5)歲;2015級124名為同伴教學組(B組),男生12名,女生112名,年齡20~22歲,平均年齡(20.9±0.6)歲;2016級121名為微助教輔助同伴教學組(C組),男生10名,女生111名,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1.1±0.6)歲。3組護生的性別、年齡和高考成績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由同一教師對3組護生進行授課,教材為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的《兒科護理學》,共48學時。A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教師根據(jù)大綱要求進行多媒體教學,講授課程的重、難點,課后布置作業(yè)。B組采取同伴教學法:(1)教師根據(jù)大綱要求設計概念性測試題,內容簡潔、難度適中。(2)教師首先對學生提問,并利用10 min講解重點和難點。然后通過幻燈片發(fā)布1個概念測試題,引導學生思考,3 min后學生通過選項手牌反饋答案,教師根據(jù)反饋結果采用不同的教學方略。①答案正確率達到30%~70%,教師就安排每4~5名學生為1組進行討論,討論之后總結得出結論,再次對學生進行測試后進入下一章節(jié);②答案正確率>70%,教師僅對回答錯誤處補充講解后進入下一內容;③答案正確率<30%,教師要詳細講述該概念,講解后選取另1個測試題再次進行測試。C組同樣采取同伴教學法,但使用微助教平臺對課堂互動模式進行重構:①教師通過微助教平臺上傳課件、視頻等課程資源。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教師能查閱到已經(jīng)預習的人員名單,并通過平臺對未預習的學生下達督促預習的指令。②學生在上課前5 min使用微助教平臺簽到,并公布考勤名單。連續(xù)簽到3次后,曠課人數(shù)大大減少。教學過程與B組相似,區(qū)別在于教師通過手機微助教平臺發(fā)布概念測試題,學生通過該平臺進行反饋。提交答案后,教師公布回答正確學生的名單,這樣可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教師可以查看錯誤答案的分布情況,及時講解錯誤的根源,調整教學進度。
1.2.2 采用考試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評價教學效果①考試:每次課后,教師都利用選擇題對3組學生進行測試,取平均成績。3組學生的期末考核采用同一試卷進行(百分制)。②問卷調查:在考試結束后,對3組學生進行針對教學效果和教學方法的問卷調查。共發(fā)放365份問卷,全部有效收回。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組課后測試和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3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在課后測試中,B、C兩組成績均高于A組(P<0.05),其中C組又高于B組(P<0.05)。見表1。
2.2? 3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B、C組各項教學效果得分均顯著高于A組(P<0.05),B、C兩組間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3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
B、C組各項教學方法得分均顯著高于A組(P<0.05),B、C兩組間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3.1? 同伴教學法能顯著提高學習效果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動地位,護生提問和討論的機會很少,師生缺乏交流,教師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估,使得教學分離,教學效果不佳[4]。該研究B組采用同伴教學法,把課前預習、課中互動和課后測試相結合,護生能夠主動學習,教師能夠及時掌握護生的學習效果,有效把控教學節(jié)奏,輕松駕馭教學。雖然A、B兩組期末考試成績差異不大,但B組的課后測試成績顯著優(yōu)于A組,說明同伴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3.2? 同伴教學法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低下、被動接受、臨床思維能力匱乏。而同伴教學法知識量大,教學內容充實,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師生互動。同時,通過對核心概念反復提問、分析和討論,能提高護生的掌握度[5]。結果顯示B組學生對教學效果和方法的肯定率顯著高于A組。
3.3? 使用微助教輔助同伴教學法的優(yōu)點
醫(yī)學課程多使用大班教學,教師受精力和場地的限制難以實施簽到,作業(yè)批改力不從心,無法實施反復考核,不能及時接受學生的反饋。微助教有以下5個特點[6]:①操作方便,零成本;②提供有效的課堂互動;③過程性評價簡便;④支持團隊協(xié)作教學;⑤功能貼近課堂,更新快速。因此能節(jié)約大班課堂考勤和考核的時間,增加師生互動的效率與質量,及時反饋教學效果,提升護生的積極性與投入度,變考試突擊為日常學習。
同伴教學法最大的障礙是答題器的成本,現(xiàn)階段無法在所有教室都安裝計算機答題器,因此教學使用選項手牌進行答題。微助教通過手機答題,可節(jié)約學校安裝投票答題器的成本,通過大屏幕顯示答案的分布率,可無縫對接同伴教學法,實現(xiàn)全員互動,提高護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護生的自信心,促進其臨床批判性思維的形成。該研究通過微助教對大班課堂互動模式(同伴教學法)進行重構,C組的課后測試成績、對教學效果和方法的肯定率顯著優(yōu)于前兩組。
3.4? 局限性
微助教輔助同伴教學法的教學效果雖好,但仍有不足之處。①樣本量較小,代表性不足;②該教學法相對繁瑣,增加了教師的備課投入;③該教學法的廣泛應用有賴于更多專業(yè)師資的培訓,其遠期效果還有待進一步實踐。
[參考文獻]
[1]? Lasry N,Mazur E,Watkins J.Peer instruction: from Harvard to the two-year college[J].Am J Phys,2008,76(11):1066-1069.
[2]? 莫文玲,劉濤,李瑞強.基于PI教學法的大學物理互動式教學[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4):94-98.
[3]? 譚志虎,胡迪青,田媛,等.微助教對高校大班課堂互動教學的重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8,28(1):107-113.
[4]? 王金霞,吳晶,范琳琳.SP結合OSCE教學方法對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2017,3(5):7-9.
[5]? 蘆慧,王慧虹,孫仁娟,等.同伴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7,32(23):70-72.
[6]? 袁春霞.“微助教”在高職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2):109-111.
(收稿日期: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