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近年來發(fā)現的像“五假干部”盧恩光這樣的干部人事檔案涂改造假等問題,嚴重損害了檔案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迫切需要從制度建設入手研究解決,而干部人事檔案新條例明確對檔案造假說“不”!此外,與舊條例相比,新條例還作了很多調整。
目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各地區(qū)各部門已開始遵照執(zhí)行。隨著它的施行,1991年4月2日中組部、國家檔案局印發(fā)的《干部檔案工作條例》同時廢止。對比來看,這次公布的《條例》和1991年條例有很多的不同點,為何時隔20多年對舊條例進行修訂?
與《干部檔案工作條例》相比,《條例》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作了調整和完善:
一是明確新時代干部人事檔案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鮮明提出干部人事檔案是黨的重要執(zhí)政資源,始終服務于廣大干部人才,服務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服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
二是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分級負責、集中管理體制,打造政策統(tǒng)一、相互銜接、有機配合的工作新格局,精簡整合《干部檔案工作條例》中日常管理具體內容,形成一個以宏觀指導和原則要求為主,又兼顧實際操作的黨內法規(guī)。
三是突出全面從嚴要求。新增檔案審核內容,堅持干部人事檔案“凡提必審”“凡進必審”“凡轉必審”,全面規(guī)范檔案的“建、管、用”,新設專章明確檔案工作紀律相監(jiān)督要求,細化責任分工,強化責任擔當。對于違反相關規(guī)定和紀律的,依據有關規(guī)定予以糾正;根據情節(jié)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或者黨紀政務處分,并視情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違法犯罪的,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處理。
四是注重效用發(fā)揮。豐富完善檔案內容,重點收集體現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等方面的材料,增加檔案信息化建設和信息資源開發(fā)要求,為全面、歷史、辯證地評價干部提供翔實的檔案信息。
《條例》還新增了因工作需要可以查閱干部人事檔案的情形:巡視、巡察,選人用人檢查、違規(guī)選人用人問題查核,組織處理,黨紀政務處分,涉嫌違法犯罪的調查取證、案件查辦等,可以查閱干部人事檔案。
當然,查閱干部人事檔案需要一定的程序和要求,《條例》明確查閱單位如實填寫干部人事檔案查閱審批材料,按照程序報單位負責同志審批簽字并加蓋公章;查閱檔案應當兩人以上一起查閱,一般均為黨員。
此外,《條例》還新增了對“檔案造假”的規(guī)定。凡發(fā)現檔案材料者信息涉嫌造假的,組織人事部門等應當立即查核,未核準前,一律暫緩考察或者暫停任職、錄用、聘用調動等程序。
為何時隔20多年對舊條例進行修訂?
首先是干部檔案的重要性。干部人事檔案是教育培養(yǎng)、選拔任用、管理監(jiān)督干部和評鑒人才的重要基礎,是維護干部人才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重要執(zhí)政資源,屬于黨和國家所有。黨的十八大以來,干部人事檔案在干部考察、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巡視巡察,紀檢監(jiān)察機關執(zhí)紀辦案、社會保障、司法公正等方面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要進一步增強檔案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近年發(fā)現的干部人事檔案涂改造假等問題,比如“五假干部”盧恩光,這名司法部原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被披露年齡、入黨材料、工作經歷、學歷、家庭情況等全面造假,長期欺瞞組織,問題的嚴重性不言而喻。重慶安全技術職業(yè)學院原院長杜曉陽也被通報“借向主管單位移送個人檔案之機,篡改、偽造個人檔案資料32處”。
這些檔案造假行為嚴重損害了檔案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迫切需要從制度建設入手研究解決,扎緊“籬笆”、筑牢“堤壩”,從根本上鏟除干部人事檔案造假等問題存在的土壤和條件。
再次,檔案也是要與時俱進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在嚴把選人用人檔案關、開發(fā)檔案信息資源應用、推進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積累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也需要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確,使之堅持下來,并以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各項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制度建設是治本之策,制度執(zhí)行是關鍵所在。今后,該如何貫徹新條例呢?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開展學習培訓。及時組織培訓,積極開展宣傳,深入解讀《條例》,準確把握《條例》的精神和要求。
二是完善配套制度。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要結合實際,依照《條例》精神制定完善配套制度、細化有關措施,將《條例》各項要求落細落實、落地見效。
三是加強督促檢查。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要對《條例》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注意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對執(zhí)行不力的及時予以督促糾正,推動工作有力有序進行。
(摘自《黨員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