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梅(臨沂市蘭山區(qū)婦幼保健院,山東臨沂 276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所面臨的骨折風險隨之增加,幼兒因為骨骼發(fā)育未健全,韌度及強度不足,再加上安全意識不高,下肢骨折風險大。這類患兒在術后進行功能鍛煉時,依從性較差,應加強護理干預。近年來,有學者表示,舒適護理干預方法的應用,可改善患者術后依從性,并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程度[1-2]。鑒于此,此次試驗將該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小兒下肢骨折術患兒作為研究的對象,旨在評價舒適護理在小兒下肢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將試驗結果做如下報道。
將在該院進行手術治療的小兒下肢骨折患兒96例納入研究,按照住院號單雙數(shù),將之分為兩組,每組48例。對患者基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具體如下:(1)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者2歲,最大者 11歲,平均年齡為(6.17±1.28)歲;其中,交通事故傷23例,重物壓砸傷17例,高空墜落傷8例;(2)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齡最小者2歲,最大者 12歲,平均年齡為(6.35±1.03)歲;其中,交通事故傷22例,重物壓砸傷17例,高空墜落傷9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在性別、年齡、致傷原因等基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滿足對比研究的條件。
(1)納入標準:①經(jīng)臨床檢查及超聲、CT等影像學檢查手段確為下肢骨折,接受手術治療;②此次試驗合乎醫(yī)學倫理道德規(guī)范,患兒及家長知悉試驗內容后,簽署知情同意書,主動加入研究。
(2)排除標準:①手術禁忌證患者;②術前合并有感染性疾病者。
1.3.1 對照組 該次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guī)護理方法,即:按照骨折術后功能鍛煉流程,指導患兒進行床上活動,取仰臥位,小腿自然伸直,緊貼床面,進行股四頭肌舒縮鍛煉、踝關節(jié)背伸鍛煉,每次拉伸10 s以上,再逐步放松,5次/d,術后 5~7 d,即可離床活動,先床邊站立,再嘗試行走,全程在護理人員監(jiān)護下進行,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1.3.2 觀察組 該次觀察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方法,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舒適護理小組的構建。在科室內部及時構建舒適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主管護師、護師、責任護士、護士以及其他相關護理工作人員。由小組成員共同分析、討論,針對該組患兒的基本情況及病情,制訂合理、科學的舒適護理計劃方案,包括:環(huán)境舒適護理、心理舒適護理、疼痛護理、體位舒適護理等。
(2)環(huán)境舒適干預。病房定期消毒打掃,在陽臺、柜臺上放置一些綠植,多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新鮮,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0℃~24℃,濕度控制在55%~65%,室內照明強度控制在50勒克司左右,廣播中播放動畫片配樂、主題曲或兒歌等,病房內設置卡通造型、圖案,營造童真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
(3)心理舒適干預。術后功能鍛煉會導致傷口疼痛,患兒難以堅持下去,甚至哭鬧不止,護理人員應該以溫暖的眼神、和藹的表情,以及擁抱、撫觸、輕拍背部等動作,安撫患兒,使其獲得安全感,幫助其緩解術后康復的焦慮感及抑郁感,同時,告知患兒功能鍛煉對于骨折端愈合的好處,鼓勵患兒要堅強、勇敢,功能鍛煉時不時詢問其感受,確?;純旱哪褪芏龋缛敉瓿深A期目標,給予患兒口頭嘉獎或一個擁抱,提升其依從性。
(4)疼痛護理干預。疼痛會影響到患兒術后功能鍛煉的時間及依從性,應加強干預,在進行功能鍛煉前,將熱毛巾、熱水袋置于腿部關節(jié)處,以免功能鍛煉時關節(jié)僵硬引發(fā)劇烈疼痛,鍛煉時當患兒主訴疼痛,應該即刻停止,根據(jù)患兒臨床表現(xiàn)及主訴,判斷疼痛性質,查明疼痛原因,指導患者應用呼吸調節(jié)法,或聽音樂、看書、談話等方式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必要時可予以鎮(zhèn)痛治療,肌內注射適量異丙嗪,若疼痛未得到緩解,可肌內注射適量鹽酸哌替啶。
(5)體位舒適護理。術后將患兒擺放成舒適體位,患肢抬高15°~30°,促進患側血液回流,以免肢體腫脹,同時在患處西方墊上軟墊,環(huán)節(jié)壓迫,指導患兒深呼吸放松全身,以免肌肉緊張導致不適。
(1)測定兩組經(jīng)護理后的關節(jié)活動度以及關節(jié)功能評分,計算平均值[3-4]。
(2)該次采取該院自制調查問卷,讓患兒家長根據(jù)術后功能鍛煉期間,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技術規(guī)范性,以及患兒的配合度、生理舒適度,0~100分,滿意為85~100分,基本滿意為60~84分,不滿意為<60分;計算兩組護理總滿意度,即滿意、基本滿意兩項滿意度之和;該次一共發(fā)放調查問卷96份,均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為100.00%;此外,由于該次入選的患兒年齡偏小,因此問卷由患兒家屬填寫完成,然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比較。
此次建立Microsoft Excel數(shù)據(jù)庫,應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表現(xiàn)為[n(%)]的形式,兩組采用χ2檢驗進行對比;計量資料表現(xiàn)為(±s)的形式,兩組采用t檢驗進行對比,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關節(jié)活動度為(105.47±4.80),關節(jié)功能評分為(85.12±5.13)分,對照組關節(jié)活動度為(89.62±4.36),關節(jié)功能評分為(65.17±4.25)分,均低于觀察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5.83%,高于對照組的79.17%,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
下肢骨折是常見的骨折類型,下肢骨折的出現(xiàn),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造成身心方面的巨大影響[5-6]。而對于下肢骨折患兒來說,臨床建議采取手術方法治療,以期達到解除下肢骨折疾病,促進患兒正常健康發(fā)育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下肢骨折患兒進行手術后,受到骨折、手術的影響,存在不同程度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在進行術后功能鍛煉時,由于疼痛等因素,依從性較低[7-8]。因此,在積極手術治療后,有必要對患兒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案。
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滿意情況方面的比較[n(%)]
在該次研究過程中,針對下肢骨折手術患兒,重點提到舒適護理的實施,包括:環(huán)境舒適干預、心理舒適干預、疼痛舒適感及體位舒適干預等措施。近年來,國內有學者表示,舒適護理方法的應用,可改善下肢骨折手術患兒術后的心理、生理舒適度,從而自覺主動配合鍛煉,進一步加快術后患肢功能康復;此次得出了與之較為相似的研究成果。
該次試驗中,術后功能鍛煉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舒適護理,,護理后,觀察組關節(jié)活動度、關節(jié)功能評分、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從中可知,舒適護理的實施具備可行性及有效性。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促提升小兒下肢骨折術后功能鍛煉的依從性,促進術后康復,提升護理滿意度;因此,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采納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