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文,王丹丹,范興興(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洛陽市心胸外科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河南洛陽 471000)
下肢靜脈血栓,是胸外科手術后較為常見的一種臨床并發(fā)癥,它的發(fā)病因素較多,主要是因為患者下肢深靜脈腔中凝血異常激活,導致管腔阻塞形成血栓,進而造成靜脈回流受阻,使患肢出現腫脹、疼痛等一系列癥狀表現[1]。下肢靜脈血栓對患者的行走、活動等日常行為影響嚴重,因而臨床上必須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以便更好地確保患者手術后的預后恢復[2]。該院以2017年3月—2019年3月為研究時段,現報道如下。
(1)患者均在該院實施開胸手術,并確診術后出現下肢靜脈血栓;(2)年齡均≥40歲;(3)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申報醫(yī)院相關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合并有其他周圍血管疾??;(2)下肢出現感染的患者。
資料來自該院胸外科收治的手術后并發(fā)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76例。31例患者為女性,45例患者為男性;年齡均在44~75歲范圍內,平均年齡是(57.7±4.5)歲。根據抽簽法將76例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其中:對照組38例患者,觀察組38例患者。
1.4.1 對照組 對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療。即給予患者口服利伐沙班(通用名:利伐沙班片;別稱:拜瑞妥;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H20100465),1 片/次,1 次/d,連續(xù)服藥兩周。
1.4.2 觀察組 對患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聯合利伐沙班治療。即給予患者口服利伐沙班片(方法同上),同上,增加血栓通注射液(通用名:血栓通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44020284)靜脈滴注治療,5 mL/次(溶于250 mL 0.9%生理鹽水中),1次/d,連續(xù)注射兩周。
1.5.1 治愈 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彩超檢查血流動脈學正常,患肢活動正常。
1.5.2 顯效 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有明顯減輕,彩超檢查血流動脈學改變明顯,患肢活動基本不受限。
1.5.3 有效 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減輕,彩超檢查血流動脈學改變比較明顯,患肢活動部分受限。
1.5.4 無效 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減輕,彩超檢查血流動脈學無改變,患肢活動受限。
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患者/總患者例數×100.0%[3]。
數據通過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處理。數據對比中,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述,計數資料通過 χ2檢驗,用[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髕骨上緣(15 cm)和下緣(15 cm)部位的周徑差比較,觀察組較之對照組均明顯偏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治療后的患肢周徑差[(±s),cm]
表1 比較兩組治療后的患肢周徑差[(±s),cm]
組別 髕骨上緣 髕骨下緣對照組(n=38)觀察組(n=38)t值P值4.02±1.93 2.69±1.85 3.066<0.05 4.51±1.86 3.88±1.13 4.050<0.05
經過臨床治療,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6.32%,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37%。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結果見表 2。
表2 比較兩組的治療結果[n(%)]
下肢靜脈血栓也是胸外科手術的一種常見性術后并發(fā)癥,由于胸外科手術多涉及心臟、肺部等人體重要器官,手術的創(chuàng)傷性和復雜性較高,且一般是全身麻醉,這就導致患者在術后容易誘發(fā)下肢靜脈血栓,若不進行及時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較大威脅[4]。目前,臨床上對胸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應對除了相應的護理措施外,主要是采用藥物方法治療。利伐沙班,是一種強效抗凝藥物,具有高度的可競爭性和選擇性,能夠有效中斷凝血瀑布的內外源性途徑,具有起效快、耐受性好、服用方便等優(yōu)點。血栓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總皂苷,能夠有效起到擴張血管、祛瘀活血、改善血液循環(huán)等效用。將二者進行聯用治療,能夠更好地提高溶血效果,快速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5]。該次臨床研究表明,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聯合利伐沙班治療的胸外科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其髕骨上緣和下緣的周徑差均明顯小于采用單一利伐沙班治療的患者,且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7.37%,明顯高于常規(guī)治療患者(76.32%)。由此可見,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聯合利伐沙班對胸外科下肢靜脈血栓患者進行臨床治療,能夠有效消除腫脹,改善下肢癥狀,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從而更好地幫助患者盡早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