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倩
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由于所學內容較為抽象和復雜,常給學生造成很多困擾.在解化學問題時,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極限假設的思維方法解題,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解題的效率,正確性也可以得到有效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極限假設思維法在高中化學解題中的實際應用.
高中化學作為高中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在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抽象思維理解能力和邏輯分析整理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縝密的數(shù)學運算能力和語言提煉能力.也就是說,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然就會給自己的化學學習帶來更大的壓力.
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地檢驗學生的理解認知效果呢?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做題.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到的化學知識進行綜合歸納,最后找出解題的思路,按照自己學習的知識,解決對應的問題.在化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化學知識中的不足和理解不透徹的地方,從而對這些地方進行加強鞏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比如,在學習碳燃燒的過程時,教師首先可以給學生講解最基本的碳和氧氣的燃燒,最后生成了新的氧化物.在學生對于碳燃燒的化學反應有了基本的認識后,教師就開始進行更多內容的講解,即兩者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或者是在特定的溫度下進行化學反應.在學生對這兩種物質燃燒的化學反應有了更多的認識之后,為了加強學生們的理解,教師可以進行引導,告訴學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區(qū)別: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大量的存在,對人體的危害不大,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
以上的碳和氧氣的化學燃燒反應都是一些比較容易理解的化學知識,像酸堿溶液的混合化學反應、化學物質中的置換反應、化學反應中的方程式配比問題,等等,這些都是比較抽象,且不易理解的化學知識,學生在解決相關問題的時候,為了有效地提高解題的效率和準確性,可以適當?shù)貞脴O限假設思維法.下面筆者將通過高中化學中的例題,來研究說明極限假設思維法在化學解題中的用法.
1.極限假設思維法的解題步驟分析.
在解決化學中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時,學生可以通過將問題的極限數(shù)值代入對應的化學問題中進行求解,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具體的極限值求解的過程中找到新的解題思路,或者說學生在利用極限數(shù)值計算的過程中直接求解該化學問題.
在拿到一個化學問題時,首先要對化學問題中的可變因素進行提取,找到影響化學反應的可變因素.然后,根據極限假設思維的邏輯,將可變的因素設定為極限的數(shù)據,代入到實際的化學問題中,求解出該化學問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后,根據對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研究分析,判斷出該化學問題的主要考點,以及對應的答案,從而順利地解決該問題.
2.實際化學例題的研究分析.
例 假設取出3.5克的二價金屬單質,在確定了質量之后,將該金屬投入到50克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8.25%的稀鹽酸中.反應結束后,還有一定的金屬殘留.如果將2.5克的該金屬放入到以上相同環(huán)境下的溶液中,在反應結束后,向溶液中再加入一定的該金屬,仍舊可以反應,則該金屬物質是(? ).
A.Mg? ?B.Ca? ?C.Fe? ?D.Zn
我們從例題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加入3.5克金屬的時候,酸完全反應;在第二種情況下,加入了2.5克的金屬之后,金屬物質完全的反應.從兩種情況來判斷,出現(xiàn)可變的因素就是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在計算出該金屬物質對應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后,就可以求出該金屬.
找出以上兩種情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過對該例題中提示的數(shù)據信息計算,最終可以確定出該金屬物質摩爾質量的范圍.最后就是根據計算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例題中給出的選項中進行查找.例題中給出的Mg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Ca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0,Zn的65,F(xiàn)e為56.根據極限假設的思維判斷,只有A選項符合該例題中對應的化學反應.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化學解題能力,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極限假設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這樣學生在解決相應的化學問題時,解題效率以及化學學習質量都可以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