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芹
(陽谷縣中醫(yī)院 山東 聊城 252300)
中醫(yī)分析化療藥物會影響脾胃,胃腸蠕動停止,導致氣滯脾虛,雖然胃腸出現(xiàn)動力障礙較少,可是化療后痞滿證在臨床的研究較為少見,改善惡性腫瘤化療后痞滿證,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惡性腫瘤患者化療后容易發(fā)生化療性胃腸綜合征,而胃腸道動力功能會直接影響生理功能[1]。本次研究中,取78例患者分組實施不同治療方案,對比如下。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78例惡性腫瘤化療后痞滿證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78例患者經病理學診斷均為中晚期惡性腫瘤,行全身化療,化療后有不同程度胃腸道反應。隨機將78例分作對照組與觀察組,各取39例。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30~72歲,平均(48.2±3.1)歲;腫瘤類型:肺癌5例,食管癌5例,乳腺癌7例,胃癌8例,結直腸癌6例,肝癌3例,其他5例;觀察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31~72歲,平均(47.9±4.6)歲;腫瘤類型:肺癌4例,食管癌4例,乳腺癌8例,胃癌9例,結直腸癌5例,肝癌4例,其他5例;兩組基礎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比較研究。
納入標準:入選對象經西醫(yī)CT、B超、病理等診斷均確診為惡性腫瘤,符合中醫(yī)診斷痞滿證,預估生存期大于3個月。
排除標準:排除了其他影響胃動力消化的器質性疾病,全身系統(tǒng)疾病及妊娠哺乳期婦女。
對照組采用西沙比利(國藥準字:H20100182,生產企業(yè):上海滬源醫(yī)藥有限公司)治療每日用藥3次,每次用藥量控制在5mg,連續(xù)用藥4周。觀察組采用中醫(yī)治療,選擇我院自擬消痞方,藥物組方包括半夏15g、黃連15g、萊菔子15g、厚樸15g、檳榔15g、枳實15g、雞內金15g、旋覆花15g,每日煎服1劑為5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xù)用藥治療4周時間。治療過程中指導患者停止促胃腸動力藥物,指導患者保持清淡飲食,心情舒暢。
統(tǒng)計記錄治療前后兩組研究對象的癥狀積分和胃排空率。癥狀積分=(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100%;胃排空根據放射學檢測X線測定胃排空功能,統(tǒng)計3.5h后的胃排空情況,胃排空率=胃排空數×100%[2];
數據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用0檢驗,以P<0.05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癥狀積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癥狀積分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s,分)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s,分)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tP觀察組3821.20±3.588.90±2.196.98520.0082對照組3820.89±3.6710.55±4.604.76190.0290 t-0.07706.8848--P-0.78130.0086--
治療后,兩組胃排空率均高于治療前,觀察組胃排空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胃排空率(±s,%)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胃排空率(±s,%)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tP觀察組3820.80±6.5874.02±18.8234.23980.0000對照組3821.13±6.9270.24±17.5629.02600.0000 t-0.07704.1111--P-0.78130.0426--
化療患者由于食欲不振,腹脹、嘔吐等因素,服用西藥療效并不理想,治療某癥狀時還會引起其他副作用,加劇化療患者的痛苦。胃腸道為內分泌器官,分泌多肽促進胃動力,當胃腸運動受到影響時,胃舒張、幽門括約肌收縮等都會受影響,導致消化難,不利于胃排空。隨著近年來中醫(yī)在臨床應用的廣泛,用于腫瘤治療中也得到了臨床證實,中藥可以減輕化療毒副反應。脾胃氣機升降失調是導致胃動力障礙原因[3],中醫(yī)藥治療主要是和胃降逆、開結除痞,藥物組方中的半夏具有散結除痞和降膩逆止嘔的作用;干姜具有辛熱散寒的功效;黃連具有泄熱開痞的功效;對合并氣滯患者增加萊菔子、枳實和厚樸等,對食積患者增加雞內金、檳榔和旋覆花。將所有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以調和脾胃,補氣益中,實現(xiàn)降逆消痞效果。本次研究中,治療前,兩組癥狀積分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癥狀積分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胃排空率均高于治療前,觀察組胃排空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與他人研究相符[4]??梢姡改c動力學的惡性腫瘤化療后痞滿證患者實施中醫(yī)治療,能減輕臨床癥狀,促進胃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