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鋒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兒科 甘肅 蘭州 730000)
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Pneumonia,MPP)是兒童呼吸系統(tǒng)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因肺炎支原體感染而引起,該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高熱、刺激性陣發(fā)性咳嗽以及粘液性痰液為特點,多見于學齡前和學齡兒童[1],并容易發(fā)生肺外多臟器受累,嚴重時會對患兒生命的造成威脅。由于部分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為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因而常用藥物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對其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前甲強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在治療RMPP的效果已逐步被認可[2-3]。因此,本研究選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兒科收治的76例RMPP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具體內(nèi)容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兒科收治的76例難治性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4-6]:①符合難治性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的患兒;②用熒光免疫法測得MPIgM陽性,同時抗體滴度大于1:160肺炎患兒;③經(jīng)阿奇霉素、紅霉素治療1周以上,臨床征象加重,仍持續(xù)發(fā)熱、肺部影像學加重的患兒;
將76例患兒隨機分為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每組各38例,其中高劑量組男性患兒21例,女性患兒17例,年齡3~9歲,平均(4.56±1.15)歲,平均病程(16.38±3.14)d;低劑量組男性患兒24例,女性患兒14例,年齡3~10歲,平均(4.93±1.26)歲,平均病程(16.29±2.99)d。
高劑量組:給予患兒甲強龍5mg/kg/次,2次/d,連續(xù)3天;低劑量組:給予患兒甲強龍1mg/kg/次,2次/d治療,連續(xù)3d[9]。所有患兒均使用阿奇霉素靜滴治療,并且均在3天之后改強的松1mg/kg·d,分次口服[7-8]。
①兩組患兒治療前后CRP、LDH、SF;②兩組患兒退熱時間(d)、胸腔積液消失時間(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d)、咳嗽減輕時間(d)、住院時間(d);③兩組患兒臨床療效。
本研究收集所得資料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于定量資料,經(jīng)正態(tài)性檢驗,服從正態(tài)分布者以均值±標準差表示,即,完全隨機設計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CRP、LDH、SF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治療后上述指標均有所降低,提示兩種措施對于治療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皆有效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CRP、LDH、SF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CRP、LDH、SF比較(±s)
指標治療前治療后tP CRP(mg/L)高劑量組68.12±5.0612.95±3.2657.067<0.001低劑量組68.75±6.0827.02±5.1731.732<0.001 LDH(U/L)高劑量組250.75±35.44206.06±30.276.311<0.001低劑量組254.80±35.43215.67±38.604.352<0.001 SF(μg/L)高劑量組114.69±20.1773.24±13.2610.518<0.001低劑量組112.92±15.4779.86±11.3710.487<0.001
兩組患兒臨床體征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高劑量組退熱時間、胸腔積液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少于低劑量組,提示相對于低劑量組,高劑量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更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體征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體征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s,d)
指標高劑量組(n=38)低劑量組(n=38)tP退熱時間7.18±1.5312.29±2.1511.941<0.001胸腔積液消失時間9.68±2.2712.74±2.425.684<0.001肺部啰音消失時間6.11±1.269.96±1.7910.847<0.001咳嗽減輕時間8.24±1.2212.08±2.249.273<0.001住院時間10.68±2.7414.37±2.586.042<0.001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常見的一種疾病,由于該病多屬于亞急性起病,故發(fā)病初期往往容易被忽視,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在接受治療之后仍然出現(xiàn)持續(xù)性高熱不退、咳嗽以及肺部體征等并無明顯好轉的情況,因此會隨著患兒病情的加重,引起肺內(nèi)外多臟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以及合并胸腔積液、肺不張等,最終進展為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若治療不及時,則會導致腦膜炎等肺外并發(fā)癥[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CRP、LDH、SF均有所降低,并高劑量組各指標下降幅度大于低劑量組,說明高劑量組更加能夠有效地控制CRP、LDH、SF指標,從而改善患兒病情。兩組患兒臨床體征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高劑量組退熱時間、胸腔積液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少于低劑量組,提示高劑量組可以縮短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這與徐紅[11]、常春霞[12]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相對于低劑量,采用高劑量甲強龍治療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效果更佳,而且還能縮短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