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園 李 琳
臨潼康復療養(yǎng)中心 陜西西安 710000
通過流行病學的調查,全球范圍中糖尿病發(fā)病率高達4.4 億人,中國是糖尿病發(fā)病率最高的國家,糖尿病對患者機體造成極大的影響。隨著我國趨于老齡化社會,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上漲,患者一旦患病,則需要長期服藥、注射胰島素治療,同時還要制定合理的飲食習慣,搭配合理的運動,促進患者控制血糖的效果[1]。低血糖癥是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對患者病情有嚴重影響,嚴重還會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出現,對患者生命構成極大威脅,需要為患者實施綜合、優(yōu)質的護理手段。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期間內我中心,專病療養(yǎng)的老年糖尿病并發(fā)低血糖患者82 例納入本文的研究,將82 例患者分為實驗組41例和對照組41例。實驗組中有男性28例,女性13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6.8±12.4)歲,平均病程為(15.1±3.8)年;對照組中有男性25 例,女性16 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5.9±11.4)歲,平均病程為(15.2±4.3)年。
1.2.1 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給予患者飲食護理、運動護理等。
1.2.2 實驗組:實驗組采取綜合護理。第一,心理護理。老年糖尿病入院后極易發(fā)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溝通,疏導患者情緒,排解患者的負面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促進患者能夠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和護理[2]。第二,藥物護理。護理人員要將降糖藥物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從而可避免由于服藥失誤引發(fā)的腎臟損傷,為老年糖尿病患者選擇的降糖藥要避免服用強度較大的,餐前和餐后用藥要嚴格醫(yī)囑服用。第三,健康宣教。護理人員要想患者及家屬實施糖尿病治療及護理的健康宣教,將低血糖的臨床癥狀告知患者,讓患者對低血糖有基本了解,指導患者選擇合理的手段防治低血糖[3]。第四,飲食護理。護理人員要根據老年患者的飲食習慣、喜好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在保證營養(yǎng)供給基礎上降低含糖類食物的攝入。第五,監(jiān)測護理。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實施嚴密監(jiān)測,及時觀察患者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的出現[4]。
本文數據采用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患者的血糖指標采用t 檢驗,用(±s)表示;患者的護理效果采用χ2檢驗,用%表示。以上數據對比具有差異則表示統(tǒng)計學有意義。
實驗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血糖指標對比具有差異則表示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具有差異則表示統(tǒng)計學有意義。見表2。
表2: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率對比
老年患者免疫力較低,同時并發(fā)基礎病,若降糖治療多度那么也會出現低血糖。低血糖的出現會阻斷心、腦、腎等組織的營養(yǎng)供應,需要及時采取質量,避免低血糖導致患者發(fā)生休克,對患者生命造成影響。低血糖癥是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對患者病情有嚴重影響,嚴重還會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出現,對患者生命構成極大威脅。為患者實施綜合護理,通過實施心理護理、藥物護理、健康宣教、飲食護理等,能夠提高護理效果,調整患者血糖指標,改善老年患者機體健康,促進患者預后效果[5]。
綜上所述,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提高護理有效率,有利于促進老年患者機體的康復,保證老年機體的健康,促進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