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東川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621100
肱骨外上髁炎又被稱為網(wǎng)球肘,本病的發(fā)生與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頻繁活動,前臂伸肌起點因反復牽拉出現(xiàn)慢性撕拉傷,腕伸肌周圍軟組織發(fā)生慢性炎癥改變,患者以肘關節(jié)活動受限、局部疼痛為典型癥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本病多見于羽毛球運動員、網(wǎng)球運動員、木工、鉗工等職業(yè)[1]。本次研究為探究沖擊波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的臨床單效價,比較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28 例藥物治療聯(lián)合沖擊波治療患者以及28 例單一藥物治療患者單位時間病情改善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6 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按照是否行沖擊波治療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未行沖擊波治療)與實驗組(行沖擊波治療),實驗組28 例患者一般資料如下:男(28 例)女(10 例)比例為14:5,年齡在32歲至65歲,中位年齡為(46.15±1.22)歲,病程在1 個月至6 個月不等,平均病程在(2.14±0.12)個月。對照組28 例患者一般資料如下:男(26 例)女(12 例)比例為13:6,年齡在31歲至68歲,中位年齡為(46.18±1.25)歲,病程在1 個月至6 個月不等,平均病程在(2.15±0.11)個月。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驗證,P 值大于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本次研究參考我國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分會制定肱骨外上髁炎相關內容,患者均有肘關節(jié)損傷病史,肘關節(jié)外側疼痛劇烈,前臂旋前伸展或握拳時肘關節(jié)疼痛劇烈,疼痛可沿腕肌向下放射,肱骨外髁、橈骨頸部以及伸腕肌均存在壓痛點,伸肌腱牽拉試驗為陽性,患者均符合肱骨外上髁炎臨床診斷標準,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排除不耐受本次研究或中途放棄治療患者。(2)排除合并骨質疏松或其他骨系疾病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阿司匹林(江西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6020722)、布洛芬(廣東臺城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099)等藥物治療患者,阿司匹林片患者每次控偶歐服給藥0.3g-0.6g,每日給藥三次;布洛芬片患者每次口服給藥0.2g-0.4g,每隔6 小時給藥一次;每日持續(xù)給藥四周為一個療程,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囑患者多休息,在肘關節(jié)疼痛消失前不要做大量劇烈運動,待局部疼痛緩解后遵循醫(yī)囑行腕伸肌力量訓練。
1.3.2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該組患者使用體外沖擊治療儀,對患者肘關節(jié)疼痛局部實施體外沖擊波治療,患者在體外沖擊治療時取舒適體位,以疼痛點為中心適量涂抹耦合劑,體外沖擊治療儀相關參數(shù)如下:頻率為14Hz,壓強為1.0bar-2.0bar,沖擊波每次沖擊2000 次,連續(xù)沖擊時間在10min-15min,每周治療1 次,連續(xù)治療4 次為一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治療2w 后、治療4w 后不同時間段肘關節(jié)疼痛改善情況,本次研究參考視覺疼痛VAS量表,該量表0分至10 分,隨著評分的提升,疼痛程度也逐漸加劇,其中0 分表示無痛,10 分表示十分疼痛。(2)兩組患者治療4w 后入院復診,本次研究參考改良肘關節(jié)HSS 評分判斷患者肘關節(jié)功能,顯效:患者肘關節(jié)活動受限以及疼痛等癥狀均消失,改良肘關節(jié)HSS 評分超過33 分。有效:患者肘關節(jié)活動受限以及疼痛等癥狀均基本消失,改良肘關節(jié)HSS 評分在23 分至33 分。無效:患者肘關節(jié)活動受限以及疼痛等癥狀仍存在,改良肘關節(jié)HSS 評分低于23 分??傆行实扔陲@效率與有效率的和。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2.1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局部疼痛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兩組患者入院時VAS量表不存在明顯差異,隨著治療時間的推移,兩組患者VAS量表得分均呈遞減趨勢,治療后同期實驗組患者VAS量表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
表1: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局部疼痛情況[±s、n]
表1: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局部疼痛情況[±s、n]
組別 n 入院時 治療2w 后 治療4w 后實驗組28 6.52±0.62 3.62±0.45 1.26±0.32對照組28 6.55±0.61 4.85±0.46 3.12±0.33 t 值 6.521 3.425 1.326 P 值>0.05<0.05<0.05
2.2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4周預后情況,具體情況(見表2),實驗組治療4 周后病情改善例數(shù)明顯多于對照組。
表2:兩組患者單位時間預后情況[n/%]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以前臂伸肌發(fā)生無菌性炎癥為基礎病理改變,前臂伸肌損傷多屬于累積性損傷,與個體長期肘關節(jié)負重、從事形式單一型活動有關,該病病程長,起病緩慢,患者初期僅感肘關節(jié)外側酸痛,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患者病情發(fā)展,患者肘關節(jié)功能受限癥狀逐漸顯現(xiàn)出來,當患者伸腕、伸指時,肘關節(jié)即可感到劇烈疼痛[2,3]。肱骨外上髁炎臨床治療包括手術治療以及非手術治療,其中手術治療僅限于保守治療無效患者,保守治療實施過程中患者需糾正日常生活中錯誤動作,口服阿司匹林片、布洛芬片等具有解熱、鎮(zhèn)痛藥物。體外沖擊波療法屬于肱骨外上髁炎臨床常用理療,體外沖擊波治療儀是將空氣震動產生的脈沖聲波轉未彈道式沖擊波,沖擊波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軟組織,沖擊波在不同性質之間產程的機械應力效果不同,作用部位組織細胞受沖擊波的影響彈性變形、組織間松解,可增加組織對氧的攝入,對炎癥因子的吸收[4,5]。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聯(lián)用沖擊波治療的患者疼痛癥狀緩解明顯,單位時間預后效果好,由此可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沖擊波治療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