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以聲傳情,體會文中歡快而濃郁的思鄉(xiāng)和童趣;
(2)精讀課文,體悟語言文字,關注平淡有味、幽默風趣的語言以及寫凡人小事的風格。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平淡有味的語言,濃郁的鄉(xiāng)情和純真的童趣。
教學難點
平淡有味的語言,體會汪曾祺寫作風格。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汪曾祺,離鄉(xiāng)42年后,終于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高郵,并在六十多歲的時候寫下《端午的鴨蛋》,一枚小小的鴨蛋,到底有著怎樣的味道,讓他魂牽夢繞?
二、整體感知
大聲自由地朗讀課文,文題《端午的鴨蛋》,哪些段落是寫端午?哪些段落是寫鴨蛋的?哪些又是也端午的鴨蛋?
端午的風俗(1)-----家鄉(xiāng)的鴨蛋(2、3)-----端午的鴨蛋(4—6)
1端午的風俗有哪些?合上書本,試試看,我們能記得幾個?能記得三個就可以了。
2家鄉(xiāng)的鴨蛋,又有什么特點?用兩個四個字的詞語概括。
3端午的鴨蛋,又吃又能玩,能給一個詞語評價下嗎?幽默風趣。
三、研讀課文
快速瀏覽2-6段,請以“這是__________的鴨蛋,因為‘____________(用文中相關的句子)”這樣的句式來體會鴨蛋的特點。
預設:這是一枚聲名遠播、美味可口,歷史悠久,色彩鮮亮,與眾不同,令人驚喜的咸鴨蛋。
四、品析語言,體悟情感
尋讀,找到并品析,你覺得帶有作者深厚情感的句子。
并嘗試用“我找到_________,這句中的_________表現(xiàn)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感”句式說話。
(1)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后,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里出咸鴨蛋!”上海的賣腌臘的店鋪里也賣咸鴨蛋,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咸蛋”?!?/p>
評:肅然起敬的鄭重,哦的恍然大悟。
(2)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只是切開之后,里面圓圓的兩個黃,使人驚奇不已?!?/p>
評:“還不就是”中的質疑,“圓圓的兩個黃”的驚奇不已。
(4)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曜宇^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p>
評:“挖著吃”吃法有趣,“扎”的有力,“吱”聲音的綿長,“冒”的油多。
“一……就”中冒油的迅速。
(5)我對異鄉(xiāng)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xiāng)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點撥:汪曾祺寫了許多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散文,在他的筆下,立春的蔞蒿,清明前的薺菜,端午的鴨蛋,冬至的炒米,秋風院中的寬扁豆,雪天桌上咸菜茨菰湯,以及農戶自行腌制的“紅皮蘿卜干”,這些難登大雅之堂的鄉(xiāng)間粗陋食物,都被寫得有滋有味,流露出的是對故鄉(xiāng)高郵的濃濃依戀之情所以他的寫作風格也帶有濃郁的家鄉(xiāng)鄉(xiāng)土氣息:自然、家常。
寫作品也要寫得有中國味兒,普通的家常味,但制作時要很精致講究,叫人看不出是講究出來的,這句話怎樣理解?這是一種怎樣的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平淡有味,文白相間,濃郁鄉(xiāng)情。
(6)心愛飾物。因為“挑好了,裝在絡子里,掛在大襟的紐扣上。這有什么好看的呢?然而它是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么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p>
評:掛在衣襟上的晃動,高興起來的吃法,趣味無窮。
(7)造型各異。因為“別說鴨蛋都一樣,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p>
評:擬人化手法。孩童的視角。
(8)童年玩具。因為“螢火蟲在鴨蛋殼里一閃一閃地亮,好看極了!”
評:閃中的欣喜,“好看極了”的成人世界與孩童世界的矛盾,孩子真誠的歡樂。
(9)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的。
評:劣質絲線中,節(jié)日的氣氛,兒童的歡樂。
點撥:美麗的語言不一定非是華麗的辭藻或整齊的句式不可,看似平淡的語言同樣有情致有風趣,作者把一枚小小的鴨蛋寫成了經典,就是告訴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感悟生活,心中有情,平淡的生活也會變得富有童趣、詩意。
語言風格:語言幽默風趣,孩童視角,純真童趣。
五、深度思考
為什么用一枚小小的鴨蛋寄托作者鄉(xiāng)情之美和童真之趣?
點撥:以小見大,懷物思鄉(xiāng)。端午的鴨蛋,就是一張精神的照片,上面承載著作者對童心的緬懷、故鄉(xiāng)的思念和對民俗的追尋。從某種程度上說,故鄉(xiāng)的咸鴨蛋代表的就是故鄉(xiāng)的味道,鄉(xiāng)愁是一種味覺上的思念,是汪曾祺念念不忘、濃的化不開、魂牽夢縈的鄉(xiāng)情。
讓我們再一次朗讀文章的第3段中的句子,體會汪老那顆率真醇厚的赤子之心。
六、布置作業(yè):閱讀汪曾祺《故鄉(xiāng)的食物》,再好好地品味道不盡的故鄉(xiāng)情……
(作者單位: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學中鐵國際城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