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照
摘 要:初中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與責任的承擔者,初中生將來不但應當具備承擔祖國建設的能力,還應當具備合乎社會發(fā)展的道德規(guī)范。通過對初中生德育工作的開展進行分析,解讀初中生德育工作對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的意義,同時提出加強初中生德育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誠信道德教育;理性思考;初中生
我們的社會已經(jīng)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階段,這一階段的社會建設目標就是實現(xiàn)全民族偉大的中國夢,歷史發(fā)展的進步賦予了公民新的道德規(guī)范,是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個支柱與社會范疇,對促進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德育對學生發(fā)展的意義
初中生德育就是要求學生能夠表里如一,堅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這是一個人必修的“靈魂課”。誠信是初中生行事的基本準則。《論語·為政》中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初中生作為新時代建設的主力軍,應當具備為人處事的高尚的行為準則,同時能夠用道德的尺度來衡量利益關系,保證人際關系的和諧與自身的健康成長。如教育初中生在學習時就保持自立與誠實的本質(zhì),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學到東西。
道德的提高是保證在自身科學文化素質(zhì)的前提下能學有所用,如果道德不過關,科學技術也會無用武之地,這就是為什么要求初中生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理由。
二、教師以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一個教師應當具備高尚的思想品德與行為舉止,這些對初中生都會起直接的影響作用。我國大多數(shù)出名的教育家都以嚴格要求自己為基本教育原則,他們以身作則,堅持以高尚的品行來教育學生。因此對于教師來說,首先,就要具備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和社會公德,教師應當用良好的思想與行為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其次,教師應當對學生有一顆愛心,能平等、寬容地對待學生,能做到因材施教,積極引導,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身的問題然后進步。最后,教師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能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這樣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與愛戴,才能為學生樹立自我教育的榜樣。
三、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
課堂教學不是硬塞給學生的,而是要求學生在動力十足的前提下完成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各科教學的時候應當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情感,并把他們外化為道德感,內(nèi)化為道德品質(zhì)。無論哪一科都可以與德育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在上課時適當?shù)丶右渣c撥,就會幫助學生感受到愛的教育,幫助他們懂得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不易,他們就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因此在講課的時候注意將德育與相關科目聯(lián)系在一起,不但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強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教材是一切知識的載體,包括思想品德。因此在教學的時候不但要挖掘本學科的知識,還要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來提高課堂思想品德教育的分量。初中教育無論哪一科都有豐富的德育內(nèi)容,包括數(shù)、理、化等自然學科。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滲透愛國、尊師重教等思想,這些都會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道德修養(yǎng)。如學生可以在科技活動中培養(yǎng)動手的能力,可以進行觀察思考、動手制作與分析討論等基本活動,同時這些活動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語文等人文學科,學生可以學習到自古以來文人的愛國情節(jié),這些會使學生受到中華文化的熏陶,陶冶他們的情操,養(yǎng)成學生高尚的品德。教師不但要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要善于利用思想品德教育來培養(yǎng)新時代的新型人才。
四、多種途徑做好初中生德育工作
1.為初中生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多元化,初中生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能否保持正確的價值判斷與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币蟪踔猩軌蛘_判斷其所處環(huán)境是否為良性,這就需要為初中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性的環(huán)境,幫助初中生在誠信氛圍的熏陶下塑造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
2.利用家庭教育初步完成德育
每一個初中生都來自家庭,“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不可忽視家庭對社會的影響,更不可忽視家庭對初中生思想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說家庭對初中生德育培養(yǎng)起著關鍵作用,家長不但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還是終身教師,因此對于初中生德育工作教育,作為家長責無旁貸。家長應當加強自身誠信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與對孩子的引導,以身作則,成為孩子誠信的楷模。
3.初中生應加強自我德育意識
首先是初中生應當加強自主意識。在這一基礎上不斷地加強自主學習,因為一個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是一個人理想的前提與需要,離不開他親身的實踐過程。一個人如果想要進步,就必須具備自尊心與上進心。因此初中生的自主意識與自我反省將成為他們道德修養(yǎng)的前提與基礎。
其次是加強初中生的自我反省與管理能力。新時代建設對當代初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自我意識的增強。因此學校就應當摒棄傳統(tǒng)教育模式,完成對初中生德育的重新塑造,這樣就會使初中生主動地尋求自主學習的思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就會使學生培養(yǎng)自律精神與自我管理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初中生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要想初中生全面健康地發(fā)展,就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結合起來,共同培養(yǎng)初中學生道德,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地推進初中生德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昊.如何做好中學生德育工作[J].神州,2017(9).
[2]鄒麗芳.做好三個結合,加強中學生德育工作[J].學園,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