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娜 孟亞 張艷慧 丁玉 楊娟
(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450006)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壓力的增加,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1]。多囊卵巢綜合征可由女性內分泌功能、代謝功能異常等引起,臨床癥狀包括多毛癥、月經失調、高雄激素血癥、排卵障礙、不孕等,可增加高血壓、脂肪肝、代謝綜合征等疾病發(fā)病幾率,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2]。因此,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尤為重要。本次研究探討補腎調經湯聯(lián)合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的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我院2016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100 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 例。觀察組年齡22~38 歲,平均(29.45±7.26)歲;病程1~10 年,平均(4.17±1.15)年。對照組年齡23~40 歲,平均(29.33±7.18)歲;病程1~10 年,平均(4.18±1.1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西醫(yī)診斷符合《婦產科學》[3]中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診斷標準,且經超聲檢查確診。中醫(y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中腎虛血瘀證診斷標準,主癥閉經或月經期后期色淡黯或紫黑、有血塊;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或腰部刺痛、拒按。次癥帶下量多,乳房脹痛;毛發(fā)濃密,面部痤瘡;形體肥胖;大便秘結,小腹脹痛,行經不暢;舌苔白膩或黃膩,有瘀點瘀斑或舌淡黯,脈細沉。排除標準:年齡<18 歲或>40歲;遺傳或先天因素導致不孕;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合并腎上腺皮質增生等內分泌系統(tǒng)疾??;對本次研究使用藥物過敏。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枸櫞酸他莫昔芬片(國藥準字H32021449)10 mg 口服,1 次/d,連續(xù)治療3 個月經周期。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補腎調經湯治療,方藥為:紫石英30 g、淫羊藿15 g、黃芪20 g、菟絲子20 g、香附10 g、川牛膝10 g、當歸10 g、續(xù)斷10 g、山藥30 g、丹皮15 g、莪術10 g、枸杞子10 g、川椒6 g。溫水煎服,1劑/d,早晚服用,連續(xù)治療3 個月經周期。
1.4 評價指標 性激素水平:治療前及治療后第1個月經周期的第5 天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睪酮(T)水平;排卵、妊娠情況:于治療后第1 個月經周期第10 天進行排卵監(jiān)測,并于排卵后14 d 采集2 ml 空腹靜脈血檢查兩組人絨毛促性腺激素(HCG),4 周后B 超檢測妊娠率,流產電話隨訪至妊娠28 周,比較兩組排卵率、妊娠率、流產率;不良反應: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性激素水平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LH、FSH、PRL、T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性激素水平對比
表1 兩組性激素水平對比
組別 n 治療前LH (m IU/m治l)療后 治療F前S H (m IU/m治l)療后 治療前P R L( ng/ml)治療后 治療前T (ng/dl)治療后觀察組5015.63±2.436.41±1.905.47±0.974.53±0.4625.47±3.4613.46±1.8596.47±8.4225.25±1.95對照組5015.36±2.607.97±2.125.35±0.964.98±0.6525.41±3.3715.63±1.9896.81±8.8330.74±2.64 t 0.5373.8750.6223.9960.0885.6630.1974.293 P 0.5930.0000.5360.0000.9300.0000.8440.000
2.2 兩組排卵、妊娠、流產情況對比 兩組流產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排卵、妊娠、流產情況對比[例(%)]
2.3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例(%)]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育齡婦女常見的一種內分泌及代謝異常所致疾病,以慢性無排卵、高雄激素血癥及胰島素抵抗等為特征,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5~6]。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預后較為關鍵。
LH 可促使排卵,F(xiàn)SH 可促進卵巢卵泡發(fā)育和成熟并協(xié)同LH 形成黃體和分泌孕激素;T 對雌激素有拮抗作用,對全身代謝有一定影響,臨床上通過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激素水平的測定,判斷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LH、FSH、PRL、T 低于對照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提示補腎調經湯聯(lián)合芳香化酶抑制劑可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妊娠率,且安全性高。枸櫞酸他莫昔芬片是一種芳香化酶抑制劑,屬于細胞色素類酶復合物,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療效確切[7]。芳香化酶抑制劑通過抑制芳香化酶,降低機體雌激素水平并增加促性腺激素分泌,調節(jié)機體性激素水平,改善高雄激素血癥等癥狀;通過促進機體竇卵泡生長,從而刺激和促進排卵,改善患者排卵、妊娠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8]。補腎調經湯中淫羊藿、紫英石為君藥,淫羊藿可補腎壯陽、祛風除濕,淫羊藿多糖和總黃酮等成分具有免疫調節(jié)功能,具有廣泛的激素樣作用,可有效促進性腺功能;紫石英溫肺暖宮,鎮(zhèn)靜安神,多用于治療宮寒不孕,有興奮中樞神經和卵巢分泌功能的作用[9]。黃芪、菟絲子、香附、川牛膝、當歸為臣藥,黃芪性微溫,歸脾腎經,可補氣固表,配合川牛膝可活血調經;菟絲子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陽藥,對下丘腦-垂體-性腺有興奮作用,可增強免疫功能;香附可行氣解郁、調經止痛,其揮發(fā)油及醇提取物具有雌激素樣作用;當歸具補血活血調經之功效;續(xù)斷具補腎調血之效,兩者與紫石英共用可去瘀血[10]。山藥、丹皮、莪術、枸杞子為佐藥,山藥可滋腎益精;丹皮性微寒,可調和藥性,阻止藥性過熱;莪術可行氣破血,消積止痛;枸杞子具養(yǎng)陰補血之功效。川椒為使藥,可溫暖胞宮。諸藥合用共奏補腎調經、祛風除濕、行氣止痛之效。正因為如此,枸櫞酸他莫昔芬片與補腎調經湯聯(lián)合使用可增強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補腎調經湯聯(lián)合芳香化酶抑制劑可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妊娠率,不良反應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