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變香
(太原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結核病屬于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也是嚴重的社會公共衛(wèi)生問題。結合國內文獻報道,結核菌可感染多個組織器官,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鑒于結核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增加患者死亡風險[1]。通過對結核病的治療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幫助患者控制病情,延長生存時間[2]。我院于2013年7月-2018年8月收治100例結核病患者,其中50例采取利福布汀治療,總體效果較好,現分析如下。
研究對象為我院于2013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結核病患者,按照治療方案差異性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3歲-69歲,平均年齡(39.44±5.06)歲。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4歲-68歲,平均年齡(39.42±5.10)歲。兩組患者治療前資料滿足可比性,P>0.05。
采取不同抗結核治療方案,其中對照組:利福平,生產企業(yè):廣東華南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0771,口服,每日1次,每次0.45g-0.60g,空腹頓服。
觀察組:利福布汀,生產廠家:四川明欣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20070296,口服,每次0.15g-0.3g,每日1次。
初治6個月,復治9個月,治療完成后評價治療效果。
觀察指標:(1)抗結核治療效果;(2)治療期間不良反應。
抗結核治療效果評價標準:(1)顯效:痰檢轉陰,癥狀完全消失,病灶吸收,空洞閉合;(2)有效:痰檢轉陰,存在輕微癥狀,病灶大部分吸收,空洞閉合明顯;(3)無效:達不到顯效或有效標準。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
抗結核治療效果方面,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抗結核治療效果比較 [n(%)]
χ2 / / / / 3.843 P / / / / 0.049
觀察組治療期間2例出現消化道不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00%;對照組治療期間5例消化道不適、3例眩暈、2例耳鳴,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0%,觀察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χ2=6.060,P=0.013,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核病在治療期間需要采取抗結核治療方法,通過對結核病的有效控制,幫助患者穩(wěn)定病情,控制結核桿菌的傳染性,減低病毒對自身的影響,從而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4-6]。
抗結核藥物方面,利福布汀較利福平有明顯優(yōu)勢,利福布汀使用期間的安全性較高,對于產生耐藥性的患者同樣具有較好效果。
結合本文研究結果,觀察組92.00%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78.00%的治療總有效率,且治療后CD4+T 淋巴細胞升高更明顯,證實了利福布汀對結核病有較好效果。與此同時,觀察組4.00%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小于對照組20.00%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證實利福布汀對結核病治療效果更好。分析一方面是藥物本身副作用,另一方面利福布汀與利福平相比,結核病治療期間的用藥劑量明顯下降,藥物用量的減少有助于降低藥物毒副作用。
綜上所述,結核病患者采取利福布汀治療方法,能夠提高抗結核治療效果,用藥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