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明
讀過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相信你也一定會喜歡上“不與四時同”的六月西湖美麗荷塘風光。
其實,不是所有的荷塘美景只有去江南才能看到,七、八月份的沛縣漢城公園便是賞荷的極佳去處。
“四面環(huán)水三面荷”的沛縣漢城公園主建筑區(qū)———漢宮區(qū)旁邊,便是“碧葉垂柳一拱橋”的荷塘了?;ㄩ_有時,約好了似的,趕趟兒般競相開放。百畝荷塘,如詩如畫,雖沒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壯觀,卻有著“漢城水韻千年魂,中有荷花分外香”的獨特意韻。
漫步荷塘,垂柳依依。放眼望去,烈日下,盡是耀眼的荷花、惹人的蓮蓬和碧綠的荷葉。荷葉田田,綠蓋疊翠,碧荷連天,翩翩起舞,曼妙至極;荷花競秀,千嬌百媚,風姿綽約,亭亭玉立猶遮面,縷縷清香付伊人。含苞的,含蓄內斂,靜如處子,雖“才露尖尖角”,卻早有蜻蜓立上頭;待放的,猶如嬌羞的少女,猶抱琵琶半遮面,欲語還休,又像圣潔的童子面,光鮮可人;綻開的,濃妝淡抹,迷離人眼,陽光輝映下,色彩嬌艷“別樣紅”;走近了,可見黃白相間,紅綠錯落,花葉相依,蓮蓬點綴,清香縷縷,沁人心脾。綻放的荷花洋溢著人生的熱烈和奔放,結實的蓮蓬呈現(xiàn)出生命的厚重與沉穩(wěn)。粉色的、紅色的、黃色的、白色的,綠色的,各種顏色參差交錯,綿延宕開,一幅廣闊無垠、濃墨重彩的日下荷塘風景畫鋪展而來。而雨中荷塘則是另一番風韻了!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神韻萬點落墨玉,荷花帶雨著風流。風攜著荷的清香,雨帶著花的神韻,風跟荷動,荷隨風擺。涼涼習習風,點點滴滴雨,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抹涼意,給夏日荷塘帶來了一種清新寧靜、閑適雅逸。雨后芙蓉,天然去雕飾,白里透紅,清麗脫俗,溫潤如玉,晶瑩剔透,冰清玉潔,似貴妃出浴,又似佳人在水一方……一幅水乳交融、墨韻十足的荷塘水墨彩畫呼之欲出。
蓮花有詩情,荷塘有畫意。公園美景讓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荷塘西邊,老子棲居處,孔子問道地,古柏掩映,靜謐歸真;獨拱小橋下,水流潺潺,似述說著千年楚風漢韻的故事,又似明證著一場風花雪月的約會;岸邊垂柳,窈窕嫵媚,嬉戲水面游魚,撩撥游人發(fā)絲。游人或駐足遠眺,或俯身觀賞??矗涟哆?,涼亭下,那一對甜蜜新人,彌漫在荷花叢中的濃濃愛意,是否已被定格在美麗的瞬間?光影的交錯,迷人的水韻,醉人的荷香,棲息的蜻蜓,翩翩的水鳥,戲荷的游魚,晨練的市民,遠來的游人,無不是夏日漢城公園一道道獨特靚麗的風景。
席慕容曾說過:蓮的心事,無人能懂。
我不是席慕蓉的鐵桿粉絲,但我確實也讀過她的不少詩文。席慕蓉說蓮的心事,無人能懂,似乎有點過。說它是一首關乎愛情的朦朧詩,我贊同;說它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哲理詩,我也不反對。但我也總覺得它與《莊子.秋水》中惠子的一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應該有異曲同工之妙。個中真味好像至今我還沒有真正弄明白。
蓮不像牡丹雍容華貴,不像菊花團錦簇,也不像梅迎寒吐蕊,然而,她內斂而不事張揚,奉獻而不求索取,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甘為酷暑播馨香,送清涼。是的,我喜歡蓮,喜歡她“陸上百花競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更喜歡她“不與桃李爭春風,七月流火送清涼?!?/p>
蓮扎根污泥,潔身自好,從不沾污納垢,從不屈從環(huán)境,濁世中不隨波逐流,安身立命,隨遇而安,始終保持天生麗姿、清新素雅的本色。是的,我喜歡蓮,喜歡她的香遠益清,喜歡她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更贊美她出淤泥而不染的質。
在蓮盛開瞬間,生命的美麗便開始走向凋零,但她一刻也沒有放棄生命的綻放。是的,我喜歡蓮,喜歡她雖經雨打風吹仍做本真自我,活精彩人生的執(zhí)著,更喜歡她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崇高。
歲月靜好,到處是風景。在“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xiāng)”的沛縣,遠離喧囂的鬧市,讓我們慢下疾行的腳步,欣賞碧荷的婀娜多姿、絢麗靜美,品味荷風清韻、蓮香禪意。在注目“接天蓮葉無窮碧”之際,讓我們一起用心去慢慢品讀這一花一草一世界,用靈魂去體悟別樣的人生情愫吧。
選自《當代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