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濤
摘 ?要:對科學的本質(zhì)界定,有不少不同的理解,不過一致認同的有這樣三點:一、科學是一種實證的系統(tǒng)。既然科學是實證的,它就可以通過證實的、證偽的方法來得出結果,而且可以重復多次,是可檢驗的。第二、科學的結論是符合邏輯的,我們可以通過推理的方法得出結論。第三,科學的結論是有局限性的,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其結論也是可改變的。這三點共識引領著科學工作者不斷的在科學的海洋中遨游,也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著明確的指引。
關鍵詞:基礎性;實踐性;綜合性
根據(jù)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小學科學課程的性質(zhì)具體表現(xiàn)為小學科學課程的基礎性、實踐性、綜合性?;A性涉及到小學各個年級(包括小學一年級)均要開始科學課程的學習和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實踐性提倡將探究活動作為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通過重視學生動手動腦親身經(jīng)歷等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塑造學生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在我們具體的課堂上面,就是要重視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以及充分運用小組合作方式,通過自學、組學、群學等方法提高學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綜合性強調(diào)物質(zhì)科學、生命科學、地球和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這四個領域知識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聯(lián)系,注重理解自然與解決問題的結合,以此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強調(diào)將科學課程與語文、數(shù)學等課程進行相互滲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STEM 教育越來越流行的今天,我們的科學教育也應該和其他學科進行關聯(lián)教學,倡導跨學科學習方式,運用STEM教育體系將科學、技術、工程、數(shù)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我們應該明白,單獨的知識是難于被掌握和利用的,我們應該了解和掌握的是知識結構,只有知識結構而不是知識本身才是學習和認知的基礎。我們可以將蘊含在該知識領域中的所有學習內(nèi)容以知識結構圖的方式聯(lián)結起來,使各個主要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一目了然,各個主要概念之間有機聯(lián)系且相互滲透。然后,在每一個主要概念下,均以表格形式將其在不同學段所需達到的不同要求和所需達成的學習目標條理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
在我們的科學教育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只是傳授科學知識,而是應該體會知識獲取的過程,養(yǎng)成科學的理性思維,領會科學的本質(zhì)和科學的思想。我們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證意識、邏輯思維和質(zhì)疑精神,這三者是密不可分、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最終將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學生提出想法并進行驗證必不可少,而科學家也正是按照“想法---驗證”的方式來進行科學研究的。比如密蘇里大學的生物學家坎迪斯·蓋倫(Candace Galen)研究的“日食對蜜蜂來說是噤聲”這一課題,就是注意到去年夏天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發(fā)生日全食,當太陽在日食中消失時,蜜蜂突然安靜下來——也許是因為它們被騙進入了夜間模式??驳纤埂どw倫就想“為什么不利用這個天文現(xiàn)象來研究一個生物學現(xiàn)象呢?具體來說:隨著天空變暗,像大黃蜂和蜜蜂這樣的日間傳粉者會就此罷休嗎?我們可以帶著錄音機去記錄蜜蜂的活動嗎?”為了驗證這一想法,蓋倫讓400名市民科學家——包括年輕的學生——在俄勒岡州、愛達荷州和密蘇里州全食區(qū)的16片花叢中放置錄音機。他們通過分析音頻,發(fā)現(xiàn)在日偏食期間,蜜蜂的嗡嗡聲還在繼續(xù),但是當全食襲來的時候,蜜蜂就沉默了……當太陽再次照亮天空,蜜蜂恢復了嗡嗡聲。當然,蓋倫為了進一步驗證自己的想法,在2024年下一次美國日全食的時候,她還會回來聽。
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度可能是我們暫時達不到的,但是他們研究問題的方式方法卻是我們可以學習借鑒的。我們學?,F(xiàn)在大力提倡“大假設法思維”理念,對于遇到的問題進行“假設---驗證”,其大體可包括“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計劃→觀察實驗→整理信息→思考結論→表達交流”幾個階段,針對不同的問題,每個階段的順序可能有所變化。為具體的落實這一理念,學校還專門建設了“想法驗證中心”,學生可以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組建自己的驗證團隊,在學校資源的支持下驗證自己的想法,其相關的研究結論,也可以積極的向頂級的雜志進行投稿。
一直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我想說“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只有成功才能分辨知識與錯誤。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大膽的鼓勵學生,讓學生能積極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并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實驗也就必須成為我們大假設法思維的重要一環(huán)。
另外,我們應該結合生活的實際,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去,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我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1] ?羅宇琦. 關注作業(yè)細節(jié) 提升課堂效率——初中科學學科完善作業(yè)教學細節(jié)之我見[J]. 新課程(中學),2016(4).
[2] ?孫建香.(2010). 方法科學終身受益——培養(yǎng)農(nóng)村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之我見. 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1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