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燕
摘要:家庭教育和園方教育都是幼兒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但往往是園方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為戰(zhàn)。特別是當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理念與園方出現沖突的時候,非常影響幼兒的心智發(fā)展。所以,構建高效的家園共育體系是幼兒園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本文認為,家園共育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兩點,一是構建平臺,二是形成合力。
關鍵詞:幼兒園;家庭;家園共育;攜手;平臺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發(fā)展教育最重要的兩個環(huán)境,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的成長都會受到很大影響——但是,我們發(fā)現,現在的家庭并不是不重視教育,也不是不實施教育,而是與園方的教育形成不了共振。兩個環(huán)節(jié)完全是脫節(jié)的,你教你的,我育我的,各自為戰(zhàn)。如果家庭和園方的教育方法、理念是相似的,那么這種形態(tài)對幼兒的負面影響還比較弱,但其實有很多家庭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是與園方不一致的、不科學的,就與園方教育形成了沖突。這種教育環(huán)境下,幼兒的心智水平又不能予以甄別,這對他們的成長非常不利。
所以,由園方來牽頭將幼兒園和家庭聯(lián)通起來,構建一個共同教育的體系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們幼兒園怎樣來完成這個工作呢?下面,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搭建平臺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責任主體,幼兒園是客體,但在教育方面,幼兒園在教育工作則處于主體地位,一是因為其有專業(yè)的理念和團隊,二是因為其處于各個家庭的核心視野——所以,我們要想實現家園的共育,首先就需要考慮,怎樣才能讓四面八方的家庭聚攏過來。那就必須是先給家庭和園方搭建一個共用的平臺,大家在這個平臺上進行交流、合作。
1. 通訊平臺
家園共育應該是一個常規(guī)形態(tài)的系統(tǒng),而不是一個臨時性的工作。我們與家庭僅靠有限的幾次家長會,是落實不了家園共育目標的。而家長又各有各的工作、生活,不可能天天守在幼兒園等著與園方配合。那么,搭建一個可以及時溝通的通訊平臺就是必要的。特別是,現在我們有了新的通訊科技手段,這個目標其實并不難實現。一般來說,根據家長的實際情況,選擇用QQ或微信建一個家長群就可以了。這種無線化的通訊形式,可以實現園方與家庭異地且實時的有效溝通。
2. 家庭學堂
家庭教育乏力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我們園方是受過專業(yè)的培訓的,幼兒教育本身就是我們的專業(yè)和職業(yè)。而幼兒的父母,則有其他方面的擅長,對幼兒教育大多并不了解。那么,他們的教育就很可能是憑經驗或按自己的理解來做,很多不科學的方法在家庭中普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我們把家長們拉到了共育平臺上,這個平臺也是失衡的。所以,我們園方有義務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家長們給予理念、方法、策略上的科學指導,以使他們與園方在教育上向同一個方向努力。一般來說,可以利用通訊平臺、家長會等渠道向家長傳播教育理念和技巧。
二、攜手共育
搭建了穩(wěn)健且有質的家園共育平臺之后,我們還需要怎樣讓園方和家庭一起使力,共同推進對孩子的教育工作。
1. 善用家委
家校共育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團隊,就是家長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因為是家庭和園方共同推薦組建起來的,其成員具有一定的特征:第一,有些家長溝通能力強,與其他家庭往往有較好的關系。這類家長可以在組織活動、傳遞信息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第二,有些家長則是素質水平高,他們在教育方面有著相當的能力和科學的想法。我們可以經常與這些家長進行溝通,請他們來對園方的教育提出意見或建議,開拓園方的教育思路、優(yōu)化教育方法。園方的作用不僅是構建平臺、管理平臺,而且要善于利用和發(fā)揮家庭的教育潛能。
2. 親子活動
其實,家園共育的形式并不僅僅是園方與家庭進行了溝通、并幫助家庭提升了教育能力——家庭和園方互不見面的“分區(qū)劃片”式教育雖然是最通常的形式,但這不是家校共育最優(yōu)的形式。最好的辦法,還是需要園方和家庭走到一起來,大家面對面、牽起手來,對幼兒進行現場的教育。這種教育形式有幾個優(yōu)點:一是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是最高效的,二是這種形式是幼兒最喜歡的,三是家庭可以切身體驗園方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對進一步提升其教育水平是有益的。
所以,一般來說,如果是能夠利用普通的周末時間或是家長們大多比較方便的時間,園方組織一些有趣的親子活動,能夠極大地提升家園共育的效果。比如我們在園中舉辦親子運動會,組織一些“父子鉆圈”、“蒙眼找媽媽”“兔子媽媽過河”……這些由教師、父母和幼兒一起來進行的游戲、比賽活動,可以起到“分區(qū)教育”所不可比擬的效用。既能增進親情、又能提升幼兒的快樂感,還能開拓家庭教育的視野??芍^是一舉多得。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但因為家庭與園方在教育能力、教育理念等方面缺少溝通、缺少共識,往往使幼兒教育處于低質水平。因而,園方給兩個教育主體搭建起一個可以共同開展教育的平臺,并將家庭教育的能量調動和發(fā)揮出來,是我們?yōu)橛變禾峁﹥?yōu)質教育、保障其健康成長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
參考文獻:
[1]王靜. 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2017(1):127-128.
[2]張九玲. 淺談幼兒園開展家園共育的有效途徑[J]. 大觀周刊, 2013(11):39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