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志 汪春耀
1949年12月29日,劉少奇、周恩來約見彭德懷,彭特請劉、周審定《西北工作情況報告》,同時提議組建三個中蘇合股公司:即民航公司和新疆有色金屬公司與石油公司。彭德懷說:“現(xiàn)在西北和來北京空中交通全靠租蘇聯(lián)民航飛機,租金由蘇方定,我方無話語權。從甘肅運部隊一萬多人到新疆,租金為28萬銀元,如成立合股公司,則在成本核算和票價方面,我們有話語權?!贝饲?,張治中將他以前在新疆時,同蘇聯(lián)領事共同商定的雙方合資創(chuàng)辦有色金屬和石油公司的協(xié)定文本拿給彭德懷看。彭德懷仔細看了文本后說,從字面上看雙方公平對等,都不吃虧,應該以此為基礎,同蘇方協(xié)商后,兩國政府批準實行。
劉、周閱后,當即表示完全贊同成立三個合股公司,并要彭德懷就此事擬電報報告時在莫斯科訪問的毛澤東。
后來,周恩來率工作助手于1950年1月20日也去了莫斯科,同蘇方洽商新中蘇同盟條約事務,同時帶去了新疆舊有的兩個合股公司協(xié)定文本,請毛澤東閱示并建議同蘇方商談三個合股公司的組建問題。
毛澤東對中外合資企業(yè)有保留,或許他考慮這涉及國家主權問題,但同意周恩來向蘇方提出。斯大林表示同意,由中蘇兩國具體磋商條文,待雙方政府批準。3月27日,中蘇簽訂三個合股公司協(xié)定。民航公司為期10年,有色金屬和石油公司30年。1950年7月底,雙方又簽訂了大連修船造船合股公司,為期25年。合股公司最終均未滿協(xié)議年限提前撤銷,從時間上看僅4年多。倘公允理性地看,四個合股公司盡管時間不長,但中方的收益實際上大于蘇方。僅從盈虧賬面看中蘇各占一半,但培養(yǎng)了中方工程技術人員5150人和300名管理人員;石油公司創(chuàng)辦技校培養(yǎng)了600名中國學生。總之,對中方產(chǎn)生的效益也難用幣制量化計算。? (摘自《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