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燕
摘 要:在高中學生的高中學習生涯中,教師和家長是對高中學生進行教育的主體部分,學校和家長的關系如同行船和船帆,載著高中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此,基于高中學生家長和學校合作對高中學生開展良好教育的家校融通共育共進育人模式,可以有效推進家校對高中學生健康成長工程的進度.筆者在本文中通過家校共育,因材施教;家校共育,注重合作;家校共育,貴在堅持三個方面,對高中家校融通共育共進育人模式的方式進行研究討論:
關鍵詞:家校融通;共育共進;育人模式研究
科學規(guī)范的育人途徑,需要家校合力,在求真務實的積極行動中,穩(wěn)步推進家校共建的育人模式的實踐。目前家效融通共進育人模式在多個學校得到應用,只要學校和家長朝著同一個方向:為了高中學生健康成長而合作、努力,必定會找到科學推進家校共建工作的途徑。
一、家校共育,因材施教
每個高中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才華和心里的世界。在家校共育模式的活動開展過程中,家校均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又因為教育本身是一種“用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工作,學校和家長雙方都要首先順其自然,尊重高中學生發(fā)展自身的個性基礎,而不是任由家長或者教師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硬性塑造高中學生的品性/因此,在家校共育工作的進行過程中,家長和教師在尋找適合高中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育人方式,實踐家校融通共育共進育人模式時,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班級中出現(xiàn)一個失敗感很強,存在感較低的高中學生,因為性格的怯懦,在與高中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信心不足,不敢大聲說話,而且平時在課間時間也較少與其他高中學生交流,獨來獨往.教師根據(jù)與高中學生談心,發(fā)現(xiàn)高中學生的家教過于嚴厲,由此造成了高中學生膽怯的性格。所以教師聯(lián)系了高中學生家長,與高中學生家長進行了關于培養(yǎng)高中學生自信心理方面的知識,以及自信心對高中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最后,教師通過與家長合作,通過暗中鼓動高中學生進行與該高中學生的主動交流,以及家庭中高中學生父母避免呵斥高中學生,而是以和藹的態(tài)度關心高中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在較短時間內幫助該高中學生走出了自卑的陰影。教師針對高中學生的特點,通過家校共育,因材施教的家校融通共育共進育人方式,快速幫助高中學生找到了自信。
二、家校共育,注重合作
在基礎教育改革背景下,家校共育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實現(xiàn)高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尊重高中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所謂的家校共育,就是學校和家庭共同對高中學生進行教育,讓高中學生得到全面的正確引導,使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在對高中學生的教育過程中,需要家長和學校的合作,即及時發(fā)現(xiàn)高中學生的問題和困擾,并及時制定對策,讓高中學生的問題得以解決,讓高中家校融通共育共進的育人方式體現(xiàn)家校合作的本質。
例如,隨著網絡信息科技的進步和發(fā)展,為家校共育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教師和家長可以及時聯(lián)系,甚至家長可以對針對高中學生的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議;甚至家長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信息交流平臺,進行及時的意見交換,及時掌握高中學生情況。在此硬件條件和學校政策條件允許的基礎上,家長與教師可以保持雙向交流。而在家校溝通合作方式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雙方應注重語言運用的得體性。家校溝通語言需要親切、自然、大方、簡練,適時地提出各自的信息和建議,以及針對問題解決的方法。
三、家校共育,貴在堅持
高中學生的全面成長不僅需要學校和教師對高中學生長期的關系,以及在學習方面中的鼓勵,還需要家長與校方配合,保持關于高中學生狀態(tài)的頻繁交流互動。因為高中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中,不僅與同學保持交流,還需要與社會外界保持必要的交流。所以,高中學生的成長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因此,家校融通共育共進育人模式中,應包含著長期合作,貴在堅持的理念和實踐方式。
例如,高中學生在各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不免會出現(xiàn)需要家長提供條件,優(yōu)化高中學生家庭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的情況出現(xiàn),部分家長因為工作繁忙,缺乏對高中學生“重點關愛”的時間和精力,對家校融通共育共進育人模式的合作只是表現(xiàn)在口頭上。而根據(jù)高中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已經師生的交流中,可以得知部分家長在實際生活中缺乏對高中學生“教育的堅持”。經過校方與家長主動取得聯(lián)系,對家校融通共育共進育人過程中,堅持的重要性進行了強調,家長一改之前的態(tài)度,開始重視堅持對高中學生開展良好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堅持給與高中學生良好的教育,促進高中學生向著良好的方向持續(xù)進步,體現(xiàn)了家校融通共育共進育人模式中“貴在堅持”的作用。
綜上所述,家長和學校為了促進高中學生健康成長,需要在合作的基礎上,實施家校融通共育共進育人模式。家校雙方應因材施教;注重合作;并堅持給與高中學生良好的引導,在實踐經驗積累的過程中,構建與高中學生實際成長規(guī)律相符合的科學的家校融通共進育人模式。
參考文獻:
[1]譚剛.高中階段家校協(xié)同育德的現(xiàn)實困境與解決路徑[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24).
[2]劉靖文.高中生涯教育的實踐與反思:家校合作與互動[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36).
[3]佚名. 共生融合 綻放精彩——家校共育的實踐與思考[J]. 好家長,2017(7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