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書寫示范是書法教學中最直觀的教學手段。書法技藝的學習離不開教師書寫示范。這就要探尋書法教學中示范的秘訣,充分發(fā)揮教師書寫示范的效益。
[關(guān)鍵詞]教師書寫;書寫示范;書寫秘訣
[中圖分類號]G42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21-0015-04
[作者簡介]高立斌,江蘇省儀征市謝集中心小學(江蘇儀征,211413)教師,一級教師。
在書法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講授法、觀察法、示范法、比較法、多媒體輔助法等。其中,示范教學是書法教學中最直觀的教學手段,是學生直接獲取書寫技巧的最佳方式。示范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一、書法教學中書寫示范的魅力
書法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不能用一些普通的法則、定律、原理來展開教學內(nèi)容,而主要是依靠教師的示范來貫穿教學環(huán)節(jié),達到指導學生學習的目的。
1.呈現(xiàn)專業(yè)技法的需要。
在書法課堂上,如果只有理論的講解,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對習書產(chǎn)生畏難情緒,況且運用理論走向書寫的實踐,才是我們教學的真正目的。一個筆畫看起來雖然簡單,但是許多筆勢和指腕的運動方式,用語言很難描述清楚,讓學生自己揣摩也很難理解書寫方法。著名書法家陳振濂先生說:“在書法寫字教學中最好也是最省力的辦法,則是親自拿筆做示范給學生看。”可見,示范教學在書法教學中的重要性。
書寫示范,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視覺形象,使學生從感性認識入手,直觀地了解范本中的技巧及技法的表現(xiàn)方法,繼而變抽象為具體,能快速、準確地掌握書寫技巧,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2.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
教師的書寫示范是一種現(xiàn)身教學,能大大縮短學生自己通過臨帖來反復琢磨技藝的時間,讓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去實踐。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準確的示范,是提升書法課堂學習效率的路徑,它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加深對書寫技巧的理解與把握。
3.激發(fā)學習興趣的需要。
當教師把學生遇到的有難度的問題,用書寫示范來演繹解答時,教師廣博的知識、良好的藝術(shù)修養(yǎng)、扎實的專業(yè)技能,潛移默化地“征服”著學生,讓學生欽佩、仰慕。在基礎(chǔ)教育階段,學生都有較強的慕師性,“親其師,信其道”,對教師的敬佩、崇拜與對該學科的熱愛往往是分不開的。因而教師的書寫示范,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二、書法教學中書寫示范的秘訣演繹
1.平面示范與立體演示。
筆者試將書法教學中的書寫示范分為平面示范與立體演示兩種類型。所謂平面示范,就是展示二維平面,將寫好的字、字帖、書法作品或照片給學生看。它側(cè)重于展示書寫的結(jié)果。比如讀帖,是用字帖進行的平面示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主要觀察筆畫的特征,揣摩用筆的方法;觀察筆畫的布局,體會結(jié)字的巧妙。平面示范是靜態(tài)的示范,學生需要具備觀察、比較、分析和揣摩的能力。
立體演示,就是展現(xiàn)書寫的過程,是將書寫過程中身體姿態(tài)、蘸墨舔筆、提筆方法、運筆動作,等等,動態(tài)地呈現(xiàn)給學生,供學生觀摩學習。在書法學習的基礎(chǔ)階段,平面示范讓學生通過觀察,對一筆一畫的形態(tài)有了初步的感覺,但并不清楚是如何用筆來造就這種形態(tài)的,所以動態(tài)演示的過程就顯得極為重要。比如,有不少初學書法的學生,寫橫折這一筆畫時,對于轉(zhuǎn)折處的“頓筆”這一簡單的動作不能理解,往往只是不分輕重地拐彎,或是改變行筆的方向(見圖1、圖2)。此時,要通過動態(tài)的立體演示,讓學生觀察毛筆的起伏變化(頓筆之前的提筆準備、頓筆之后的按筆下行)、手腕手指的提按動作,必要時還要手把手地教,讓學生通過視覺、觸覺來感知頓筆的過程和方法。
2.書寫示范與技法講解。
書法學習不惟技法,但技法是藝術(shù)表現(xiàn)的核心技能,尤其對初學者來說,基本技巧的訓練是最根本的任務(wù)。只有示范沒有講解,學生未必有能力領(lǐng)悟其中的訣竅和要點,只有講解沒有示范,學生往往一頭霧水,無法將技法要點與書寫實踐結(jié)合起來。
比如:教學長橫的寫法,教師圖文并茂地講解寫法,講解得也很詳細,但學生還是很難寫出像樣的橫。此時,需要教師直觀的動作演示,把藏鋒起筆、頓筆回鋒的動作放大展示,細致地講解提頓中筆毫的變化,讓學生明白書寫的技法。
再如:教學“里”字時,教師先示范書寫,再讓學生臨寫。把學生作業(yè)與范字比較,可能就發(fā)現(xiàn)許多“里”字短豎過正,橫向筆畫分布不勻(比較圖3、圖4)。學生盡管看了教師書寫示范的過程,但仍然把握不準,因為學生關(guān)注的并不在字的結(jié)構(gòu)布局上,而是放在了筆畫的形態(tài)、毛筆的提按起伏等方面。所以,教師在書寫示范的同時,要輔以講解字形結(jié)構(gòu),提醒學生觀察全局。甚至有時候還需要反復示范和講解,以便學生慢慢地理解、感悟。
3.面向全體與個別指導。
在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的示范,要求教師最大限度提高書寫演示的觀看效果,讓全體學生看得清、記得住、掌握牢。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實際條件,采用最適合的方式。傳統(tǒng)的示范方式,是利用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或在黑板上懸鋪宣紙,用毛筆蘸墨書寫。這種演示方式,要求教師站立懸肘運筆題壁書寫,對教師的書寫技能要求很高;且講臺下的學生也未必都看得真切明白。因而,這種面向全體的演示,在目前的課堂上已不多見,逐漸被現(xiàn)代媒體取代。
高清攝像設(shè)備、電子白板顯示屏等現(xiàn)代媒體設(shè)備,使得演示更加清晰方便。教師在高拍儀下(攝像機)用毛筆現(xiàn)場書寫,配合講解,書寫的動作通過視頻的形式放大顯示于觸摸屏上。由于是高清視頻,手部動作和筆毫變化都能毫發(fā)畢現(xiàn),演示效果極佳。這種方式要求教師有過硬的書寫技能,還要有先進的多媒體配置。借助制作的短視頻,通過大屏幕播放的形式來進行重點筆法的演示,也是可行的。
集體觀看演示講解后,大部分學生基本能理解和領(lǐng)悟。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個別指導就是充分考慮到這一點。通過對個別學生的干預措施,讓學生盡可能獲取均衡的發(fā)展。在學生臨摹作品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和個別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特別是筆法、結(jié)體方面的共性問題。對代表性的作業(yè)、作品進行展示、評議,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重點講析,再次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示范指導。對于個別問題,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小組長(特長生)的指導作用,盡最大努力增加學生觀看正確書寫示范的次數(shù),糾正練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對筆法的掌握。
4.學生探究與不憤不啟。
《論語·述而》中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啟發(fā)教育之道。意思是說,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里明白,卻又不能完整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啟發(fā)他?!安粦嵅粏ⅰ?,強調(diào)教育要掌握時機;“不悱不發(fā)”,強調(diào)教育要因勢利導。
教師主動“告訴”學生的知識,往往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啟發(fā)式教學,就是要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把握適當時機,善于創(chuàng)造學習興奮點,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比如:在教學顏體捺畫的寫法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看筆法示意圖(見圖5)進行試寫,通過比較后得出共性存在的問題:捺的出腳始終不像。此時教師啟發(fā):“這個捺畫的收筆,我可琢磨了好多年都沒明白?,F(xiàn)在,我們請來一位書法老師給我們示范,看看你們能不能明白收筆的技巧。”接著,進行書寫短視頻的展示后再讓學生臨摹,可是許多學生仍然沒有掌握收筆的方法,大部分都寫成了近似于歐體捺畫的捺腳(見圖6)。然后,教師再啟發(fā):“顏體的捺腳和歐體的捺腳區(qū)別非常明顯(見圖7),你們能看出它們的區(qū)別嗎?”發(fā)現(xiàn)區(qū)別之后繼續(xù)追問:“你們明白是怎么用筆的嗎?”雖然看了書寫視頻的示范,但學生基本上還是感到困惑,因為那種細微的動作和微妙的變化實在很難看清。此時,教師再一次書寫示范結(jié)合講解,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關(guān)注兩種捺腳的用筆,讓學生看清收筆時由按到收提筆、調(diào)鋒的技巧并嘗試書寫。
有效的書寫示范,就好比一盞明亮的燈,掃清書法學習中的迷茫困惑,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書法教學中的教師書寫示范,是一門學問,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摸索、思考、沉淀,才能找到合適的書寫示范路徑和方法,才會使書法課堂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