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老師,我能不能再考慮考慮?”我面對的是一雙期待的眼睛。
她叫薛雨,是我在“關愛留守學生,爭做教師媽媽”活動中結(jié)對幫扶的一名學生。
去年,教育局在全市開展“‘六一’關愛周——教師媽媽助力微心愿”主題活動。我所在的學校積極響應,我找來薛雨,想幫助她實現(xiàn)一個“微心愿”。
薛雨離開后,我看了看手上匯總的“微心愿”清單:有學生希望得到一套《平凡的世界》;有學生希望得到一本鋼筆字練字帖;有高三學生希望能在畢業(yè)時收到校長的畢業(yè)贈言;還有一個學生希望能夠得到印有母校?;盏男欣钕?,將來帶著母校的溫暖走進大學……
看著這些千奇百怪又充滿著暖意的“微心愿”,我暗想:薛雨會提出什么樣的心愿呢?會不會是學習資料,她一直是個好學的孩子;或者是精致的筆記本,來記錄一個青春少女成長的印跡;也有可能是一支鋼筆,上周晚自習時,她的筆被同桌不小心碰到地上摔壞了……
中午,薛雨推開了辦公室的門,“老師,我想好了,我可不可以得到一副拐杖?”看著眼前這個四肢健全的學生,我一愣?!澳銥槭裁聪氲揭桓惫照??”
“我媽媽的拐杖已經(jīng)磨損得太厲害了,我想給她換一副新的。”
這是我知道的,她的媽媽雙腿殘疾,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媽媽帶著她回到娘家,和外婆連同沒有成家的舅舅一起過日子。然而,薛雨并沒有大多數(shù)困難家庭孩子身上常見的沉默寡言、自卑怯懦,也少見憂戚之色。相反,她尊敬老師,待人溫和,樂于和同學交往,回答問題聲音響亮,也常常掛著燦爛的笑容。
我曾經(jīng)暗暗詫異,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薛雨還能如此陽光。直到此時,我才明白,是什么讓她擁有如此好的品性,答案是善良和愛。在這個特殊的家庭中,外婆一定愛自己的哪怕卑微到塵土里的兒子,也愛殘疾的女兒。當初,這位苦命的老人一定是張開雙臂歡迎同樣苦命的女兒回家。外婆想必更心疼年幼的外孫女,想讓孩子過得更好。因為有這樣的母親,兒子女兒也會尊老愛幼。在善良和愛意中長大的薛雨,面對的雖然是殘疾的母親和貧困的家庭,但這終歸是替她遮風擋雨的家。在這個家中,她收獲了人間最大的善良和愛意,現(xiàn)在,才滿16歲的她已經(jīng)懂得用愛來回報她的親人了。
我心生感慨,大多數(shù)學生把“微心愿”給了自己,只有薛雨,把難得的一個實現(xiàn)“微心愿”的機會給了媽媽,真是一個可愛的好孩子!
“薛雨,你的‘微心愿’很特殊也很好,我一定會幫你實現(xiàn)?!薄爸x謝老師!”薛雨突然給了我一個九十度的鞠躬,轉(zhuǎn)身回教室了。
接下來,我抽了一個中午,請來薛雨,在網(wǎng)上選購好她中意的拐杖。第二天下午,快遞便將一副嶄新的拐杖送到學校門衛(wèi)室。放學后,我和薛雨一起到門衛(wèi)室拿這副愛心拐杖。
薛雨小心翼翼地拿起新拐杖,仔仔細細檢查了一遍,沒有什么問題,她很滿意,臉上又浮現(xiàn)起常有的笑容。
“老師,謝謝您!”她拿起拐杖,轉(zhuǎn)身離開,腳步輕盈,身姿靈動。
那一瞬間,我的眼角有些濕潤。
我可愛而又善良的學生,愿你懂得生活本就是跌跌撞撞。在搖搖晃晃的人世間,這副愛心拐杖會支撐起你殘疾的母親。為了家人努力上進,通過刻苦學習去爭得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也將是支撐你戰(zhàn)勝困難、勇往直前的“拐杖”!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第三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