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靜
寫生活動,是幼兒美術(shù)表達的一種方式,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藝術(shù)創(chuàng)作能力。如何有效地引導幼兒進行寫生活動呢?我們可以嘗試以下一些策略:
一、選取適宜的寫生對象,是寫生活動的前提
選擇寫生對象時,首先我們應選擇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如瓜果蔬菜、有趣的玩具、朋友家人等都可以作為寫生對象。其次,要為幼兒選擇一些造型復雜、曲線多、細節(jié)多的寫生物,更有利于幼兒表現(xiàn),因為幼兒的思維方式讓他們在寫生的時候,可以運用簡化原則概括地表現(xiàn)。再次,要選擇具有美感的寫生物。如寫生玩具“車”,教師可以從車的顏色、材質(zhì)、線條、圖形等美感因素分析,選擇適宜的車。如分析車的顏色是否具有對比色、同色等關系,分析車是否具有圖形曲直、大小、疏密、對稱等美的因素,分析車身是否具有線條粗細、長短、曲折等諸多變化等。這些篩選是為了讓幼兒在觀察中感知汽車的美,而非去認識汽車。最后,要考慮寫生物的呈現(xiàn)方式,如寫生圓白菜,如果直接呈現(xiàn)整顆完整的圓白菜不如切開后再讓幼兒寫生。切開的圓白菜,葉子呈現(xiàn)出層層緊密包裹的樣子,幼兒能夠發(fā)現(xiàn)、探索、描繪里面曲折的線條,這樣幼兒就有內(nèi)容可畫。類似的還有玉米、石榴等寫生物,剝開玉米皮或是切開石榴,密密排列的玉米粒、石榴籽用線描的形式寫生就會很有形式美感。
二、引導幼兒學會觀察,是寫生活動的基礎
寫生活動中觀察最為關鍵。
第一,教師在支持幼兒觀察寫生對象時,要重視幼兒對事物的真實體驗,引導幼兒調(diào)動各種感官,通過看、聞、觸、嘗等多種方式觀察事物,支持幼兒帶著自己的主觀感受觀察客觀事物,感知事物的形體、質(zhì)感、顏色、大小等。
第二,要注重引導幼兒從審美的角度學會觀察。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時,要注重讓幼兒獲得美的體驗,引導幼兒從線條、色彩、造型等方面觀察事物,讓幼兒在觀察中感受各種事物所蘊含的美,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
第三,大、中、小班幼兒有著各自不同的年齡特點,教師要支持幼兒在寫生活動中學會運用不同方式觀察寫生物。小班可以用游戲化手段引導幼兒觀察,中班可以運用對比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大班應注重引導幼兒對寫生物進行細節(jié)的觀察。
第四,要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的方法,引導幼兒學會有序地觀察,學會從整體到局部地觀察或是從局部到整體地觀察等方法,逐步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為之后的創(chuàng)作打好基礎。
三、支持幼兒個性表達,是寫生活動的靈魂
寫生活動中,每個幼兒都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表達寫生物,他們也因能力強弱、學習方式、速度等不同方面的諸多差異,呈現(xiàn)出不同表現(xiàn)結(jié)果。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幼兒的情況給予不同支持,讓幼兒敢于個性化表達。
例如,在寫生活動中,有的幼兒不敢動筆畫。面對“我不會畫”的幼兒,教師不用強求他們畫出寫生物,可以與幼兒聊聊,談談想法,幫助幼兒建立信心最重要。對于觀察不細致,畫了幾筆就跟老師說“我畫完了”的幼兒,教師可以運用啟發(fā)性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再重新深入地觀察寫生物,鼓勵幼兒更充分地刻畫寫生對象。對于表達能力強的幼兒,教師指導時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讓幼兒把寫生對象的每個部分都進行細節(jié)的刻畫,還可以引導幼兒運用粗細不同的筆、不同畫法來表現(xiàn)寫生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