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形勢下,日本關于猴的民間信仰受到了道教、佛教等外來文化內涵的影響,展現(xiàn)了較強的廣泛性。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可以在日本民俗中的“猴”信仰及其傳承的過程中,揭示出日本文化的演變與形成。從側面反映出日本民眾精神世界的重要層次。因此,本文以日本猴信仰與神佛融合的主要內容為出發(fā)點,進行展開分析。接著,探究了廄神與庚神信仰在日本的傳承問題。然后,結合日本民間故事中的猴傳說,總結出猴的俗信與民間禁忌。進一步認識到日本文化的主要性格,最終達到中日間文化間理解與交流的主要目的。
關鍵詞:日本;“猴”;信仰
作者簡介:包芳(1981.4-),女,江蘇淮安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日語教學、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日文化對比。
[中圖分類號]:G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0--01
一、日本猴信仰與神佛融合
我國無尾為“猿”,有尾為“猴”。種類繁多,分布較為廣泛,統(tǒng)稱為“猿猴”。猿性情溫和,慈孝友愛。猴性情狂狷浮躁,狡詐、貪婪而阿諛。日本列島從遠古時代,就存在不同品種的猴子,稱“日本猿”或者“日本猴”、“雪猴”[1]。愜意神態(tài),毛為灰褐色,十分可愛。日吉大社則主要是以猴子為神的使者,構建了對應的因緣關系。在1223 年《耀天記》當中就有記載。但是記載的內容比較凌亂。主要闡述了“神”,“申”猴,通過釋迦(佛),來到了三輪、日吉、比叡山,完成了神道與佛教的有機融合。另外,大山神是“大年神”之子,屬于“大國主命”,出現(xiàn)了神佛混淆現(xiàn)象?!吧瘛弊謱⒑锖歪屽冉Y合到了一起,展現(xiàn)了猴子與佛教的關聯(lián)性。在820 年前后《日本靈異記》當中存在記載。換句話說,就是日本傳統(tǒng)的“山王”信仰和佛教在融合的時候,猴子就呈現(xiàn)到了大家的視野當中,這樣就讓大家感覺到猴是光明的到來,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令人產生敬畏之情。
二、廄神與庚申信仰在日本的傳承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日本的猴信仰傳承與中國也存在著很大的關聯(lián)性?!墩f文解字》當中就存在解釋,把“申”、“猴”聯(lián)系起來。例如:《謝小娥傳》當中就展現(xiàn)了“猴”與“申”的關系?!吧辍痹谖逍挟斨袑儆凇瓣枴睂儆凇敖稹保镒颖环Q之為“金猴”。在申與猴的認知上,影響到了日本。另外,在日本民間信仰當中,猴是馬的守護者。還有“猿駒引圖”或者是“猴子牽馬圖”的寓意。在中國關于猴子“避馬瘟”之傳承數(shù)不勝數(shù)。《齊民要術》當中就存在猴子與馬之間關系的記載。另外,最出名的就是《西游記》當中的“弼馬溫”,寓意“馬
上封侯”的重要作用。日本民俗認為,猴是馬的保護神,把拴馬樁也稱為“猿木”。關于猴與馬之間的內在關系,在《淮南子·天文訓》當中,就有對應的記載。按五行的“水克火”的道理來看,申(即猴)對于寅起到了一種抑制的作用。但是,火旺于“午”。庚申之夜,造猿形為神,以滿足眾愿[2]。還有不少青面金剛像和庚申塔當中,描繪猴子為三尸蟲,寓意為“不看,不說、不聽”。還有“猿田彥”被稱之為“猿”“幸神”,之后聯(lián)想到日本猴信仰。因此,在日本這個國度當中,庚申信仰與神佛之間形成了一定的融合。
三、日本民間故事中的猴傳說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猴信仰傳承在神佛道教交融當中,展現(xiàn)了錯綜復雜的境地。在外表下看出來什么樣的影響,但是從原始的角度進行探究,山岳信仰、日神信仰就出現(xiàn)到了大家的視野當中。然后猴子也逐漸走出深山,失去了神秘感,但是給人們帶來了不少困擾。在《今昔物語集》當中,就展現(xiàn)了猴神下山的故事。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反映日本古代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景象。在《美作國神依獵師謀,生贄止語第七》當中記錄,在這個時候,猴子在人們當中的形象,還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從他們開始施害于民的時候,就成為了令人恐懼的破壞者。接著,《飛騨國的猿神,生贄止語第八》當中也存在記載,主要講述的是猴神下山索要極品,導致人病鄉(xiāng)敝等情況出現(xiàn)[3]。然后,猴子耕田在日本民間信仰當中,呈現(xiàn)了“兩義性”,也就是所謂的山神和田神雙重性。另外,猴子幫助耕田也存在很強的功利性,需要以美女為條件進行交換。此種問題,在中國也出現(xiàn)過?!霸持獝{”最終也抵不過人類的大智慧,也就是說“猿も木から落ちる”。另外,狗與猴子也出現(xiàn)了不少沖突性,在民俗傳承中往往被妖魅化。
四、猴的俗信與民間禁忌
日本猴的民間文化傳承歷史比較悠久,并且涉及的范圍比較的廣泛,展現(xiàn)了多面性。第一,猴子在山神、日神等方面的影響下,被視為妖魔。第二,猴子生殖能力和繁殖能力旺盛,可以把猴子與生兒育女聯(lián)系起來。第三,日本俗信認為猴子全身的各個部位都可以入藥,具有較強的神奇療效。另外,據(jù)說猴肉可以醫(yī)治肺炎、痢疾、腹痛等疾病,對產后的婦女也有較大的幫助。
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日本列島自古以來有猴棲息,并且品種獨特。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管是向著正向的方向進行延伸,還是先向著反向的方向進行延伸,都展現(xiàn)了多元化文化的有機融合,形成了獨有的內涵。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反映了日本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與演變過程。在有效的探究過程中,可以對日本文化的基礎性格進行厘清,以此進一步促進中日的友好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李向平,張曉藝.當代信仰方式與社會文化思潮——兼與潘知常教授商榷[J]. 社會科學文摘. 2016(08):12-13.
[2]金澤.能否和諧發(fā)展:民間信仰面臨的挑戰(zhàn)與選擇[J]. 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8(01):99-100.
[3]潘知常.讓一部分人在中國先信仰起來(下篇)——關于中國文化的“信仰困局”[J]. 上海文化. 2015(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