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
孤兒是失去父母或無人撫養(yǎng)的未成年人,福利機構內成年后的孤兒(以下簡稱成年孤兒)一般指兒童福利院轉入的年滿18周歲的“三無成年孤兒”。 這一群體中肢體、智力殘疾所占比重較高,心智和心理成熟度普遍較低,社會功能欠缺,從而導致他們成年后回歸社會難度較大,滯留在機構內。原有成年孤兒長期滯留機構,每年仍然有一定數(shù)量的孤兒轉入,形成了“進多出少”的流動格局。有限的居住空間和服務內容難以滿足成年孤兒日益增長的各項需求,在成年孤兒的服務與管理、有效安置、融入社會等,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
一、成年孤兒心理特點:
滯留機構內成年孤兒多數(shù)是自幼因殘疾被遺棄,從小缺少家庭關愛,長期生活在機構的有限空間內,加上自身的生理缺陷,無法完成正常的社會化過程,容易形成自卑、膽怯、自我封閉的性格。
由于孤兒這樣一種特殊身份,從小過著一種集體生活,衣食住行醫(yī)有人照料,不缺吃少穿,也不知道財富的獲得需要勞動來創(chuàng)造,甚至養(yǎng)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陋習,整天無所事事、尋釁滋事,對外部生活有一種天生的恐懼。
二、未妥善安置帶來的社會問題
他們同健康人一樣有著心理、生理上的需求,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使他們很難有滿足欲求的經濟來源,面對社會上的誘惑,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甚至社會上有不法分子利用孤兒的弱點誘導其干一些違法的事情,如偷竊、搶劫、吸毒、賣淫、嫖娼等,危害社會。
三、未妥善安置帶來的機構管理問題
成年孤兒從小被遺棄,童年的創(chuàng)傷在心理上有深刻的“烙印”,轉介安置在他們看來有可能就是另外一種遺棄。機構內供養(yǎng)“只管養(yǎng)”的做法,無法滿足成年孤兒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會讓他們心生不滿,甚至結成小團體,滋生事端、電話投訴、上訪等不穩(wěn)定情況發(fā)生,不利于機構工作開展和管理,甚至影響正常工作。
四、社會工作服務的必要性
社會工作服務有其專業(yè)理論基礎和專業(yè)方法,針對孤兒的需求、問題制定服務計劃,以直接介入和間接介入的方式,運用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會工作行政等方法,尋求外部環(huán)境的支持,幫助服務對象自身的改變,解決實際問題。
成年孤兒社會工作服務需求:
1、轉介安置過渡服務需求:兒童福利機構孤兒18周歲以后,未能走向社會獨立生活的,需要轉入其他福利機構安置。對從小受父母拋棄在機構長大的孤兒,轉介過程中需要對接雙方完成詳細材料檔案交接,做好過渡時期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的安置環(huán)境,
2、能力評估服務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國家對孤兒供養(yǎng)政策的重視,兒童福利機構孤兒供養(yǎng)模式主要有:收養(yǎng)、機構內集中供養(yǎng)、機構外集中供養(yǎng)、家庭寄養(yǎng)等,評估是以上模式的前提。孤兒成年轉介安置是孤兒生活的又一次新起點,該如何選擇,須要綜合考慮他們的適應能力、生活能力、心理能力、智力能力等。
3、支持性服務需求:福利機構是孤兒的庇護所、生活保障和最后的安全屏障,對面對孤兒多種需求不能僅限于生活保障方面,在心理發(fā)展、矛盾調解、困難解決等方面提供支持性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升學、職業(yè)技能培訓、就業(yè)、婚嫁、生活指導、公租房申請等,旨在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和社會功能,為以后自食其力、回歸社會奠定基礎
4、回歸社會服務需求:原有的孤兒滯留機構內,無法走入社會,每年孤兒成年后轉入安置,機構有限的安置空間被逐漸壓縮,安置的人力、財力負擔越來越重。而成年孤兒中,有未完成學業(yè)的,有身殘志堅的,有輕度智殘的等不同情況,他們有回歸社會的初心,但因生理、心理和政策等因素未能成功走出機構回歸社會。
福利機構內孤兒成年后社會工作服務應致力于孤兒妥善安置、基本生活保障,身心健康發(fā)展、社會功能重構回歸社會。
福利機構內孤兒成年后社會工作服務應遵循平等、接納、尊嚴、自我實現(xiàn)等原則,幫助成年孤兒面對并克服自身困難,實現(xiàn)其妥善安置和社會適應,增強其社會支持網絡,提升其生活質量和自我價值實現(xiàn)。
五、福利機構內成年孤兒社會工作路徑:
1、孤兒成年后轉介安置主要包括一下內容:
轉介安置基本資料交接,包括:主管單位政策性批文、孤兒檔案資料、孤兒相關證件資料、服務轉介卡;成年孤兒社工服務預估,收集成年孤兒個人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等方面的資料;收集成年孤兒對自己及處境的感受、觀念和期待;以需求為導向,與成年孤兒討論其需要、困境或問題。
2、成年孤兒能力評估主要內容包括:
成年孤兒身體健康狀況評估,包括不限于既往病史、殘疾情況、生理指標等。
3、機構內生活服務主要內容包括:
以服務為導向,提供成年孤兒機構內生活類服務,如娛樂活動、康復訓練、矛盾處理、解決困難、心理疏導、政策宣傳等。制定服務計劃包括不限于:個案介入、小組工作等。
4、就業(yè)培訓主要服務內容包括:
以需求為導向,引導福利機構內成年后的孤兒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勢,揚長避短,結合自身興趣,發(fā)現(xiàn)切合實際的技能項目。以服務為導向,通過技能培訓,對成年孤兒增能,提升自信心,促使其尋求改變的動能。對培訓項目進行篩選,保證成年孤兒在安全、可靠、實用的前提進行。對成年孤兒進行就業(yè)指導,開展職業(yè)規(guī)劃服務,幫助其就業(yè)。
5、資源連接主要服務內容包括:
接受社會愛心捐助,并做好記錄、發(fā)放使用等。以服務為導向,為成年孤兒服務提供相應義工服務,如技能培訓、娛樂活動、健康指導、心理疏導等。整合機構內資源,為成年孤兒提供服務,包括不限于康復娛樂、醫(yī)療保障、生活環(huán)境改善等。整合社會資源,為成年孤兒提供服務,包括不限于就業(yè)崗位、技能培訓、教育求學、法律援助、公租房申請、社會救助、醫(yī)療救助等。
6、社會融入主要內容包括:
以需求為導向,了解成年孤兒走出機構,融入社會需求,收集相關資料,了解相關政策,制定相應的服務計劃,包括但不限于婚嫁服務、協(xié)助申請公租房、協(xié)助辦理戶口遷移、過渡期申請補助、協(xié)助辦理低保救助等。以服務為導向,為成年孤兒成立家庭提供支持服務。
參考文獻
[1] 社會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指引 ?2012-12-28 ?民政部
[2] 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yè)水平考試教材編寫組.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yè)水平考試指導教材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
[3] 王思斌.社會工作導論(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