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德慧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讀寫能力,而寫讀后感正是將讀和寫很好融合起來的一種形式。那么學生怎樣才能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零散的閱讀感悟和收獲寫成一篇完整的讀后感呢?因此,我認為教給學生寫作讀后感的謀篇布局十分必要。
關鍵詞:讀后感;理解概念;分析例文;明確思路
一、理解概念,明確“感點”
(一)明確概念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后,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是讀后感。
(二)理解“感點”
感點就是讀完了文章后最打動你心的那一點或那一方面,它也一定是自己感受很深、很有新意、很有把握駕馭的那一點。
二、分析例文,探索“思路”
(一)探究寫作思路
讀例文一《擁有一顆純潔的愛心——讀<夢想的力量>有感》,理清寫作思路,填寫結構導圖。
1.今天,我讀了一篇好文章,名字叫《夢想的力量》,文中年僅6歲的小男孩瑞恩,有愛心、富有同情心的行為讓我十分感動。
2.《夢想的力量》中的男孩瑞恩,在聽了老師說非洲的孩子生活困苦,成千上萬的孩子因喝了不干凈的水死去后,下決心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瑞恩放棄玩耍的時間,靠做額外的家務活來賺取打井的錢。經(jīng)過不懈努力,瑞恩的愿望最終實現(xiàn)了。
3.一個年僅六歲的小瑞恩,有一個很偉大的夢想,希望給遙遠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當?shù)弥?0元錢只能買一個水泵,打井要2000元錢時,而瑞恩只是說:“那么我來掙吧!”這連大人都很難做到的事,他做到了!他以夢想的力量,以堅定執(zhí)著的精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終感動了許多善良而有愛心的人。人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他成立了“瑞恩基金會”,已經(jīng)在非洲挖了70多口井。小瑞恩心中想著的就是那些無辜的,因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的孩子們。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瑞恩的夢想給安格魯?shù)暮⒆觽兯腿チ岁P愛,送去了健康。
4.瑞恩的愛心使我想起了白芳禮老人。白芳禮老人在74歲以后的生命中,為了圓一個讓貧困孩子能繼續(xù)學業(yè)的夢想,靠著一腳一腳地蹬三輪,掙下35萬元人民幣,捐給了天津的多所大學、中學和小學。而他自己卻將物質生活壓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他一年四季從頭到腳穿的總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從街頭路邊或垃圾堆里撿來的。老人和瑞恩同樣都擁有一個充滿愛心的夢想,他們既使我感受到了愛的溫暖,又使我體會到了夢想的力量是多么偉大。
5.《夢想的力量》給我一個啟示:從小不僅要有一顆愛心,懂得關心他人,還要擁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
(二)分析段意,明確思路
第一部分:點明自己讀什么文章或書,并寫出自己感受;
第二部分:介紹書或文章的內(nèi)容;
第三部分:根據(jù)原文的內(nèi)容進行議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第四部分:把體會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第五部分:結尾要歸納看法,點明主題,總結全篇。
分析其它的“讀后感”,成文思路也是大同小異,均有相通之處。
三、提煉布局,建構“思路”
1.思維導圖,理解思路
(1)給《讀<夢想的力量>有感》畫出思路圖
(2)給《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畫出思維圖
2.提煉思路,形成“思路”
讀后感“五步曲”:
點——點明篇目總寫感受
介——緊扣感點介紹內(nèi)容
議——圍繞感點展開議論
聯(lián)——聯(lián)系感點展開聯(lián)想
結——總結感受升華感點
溫馨提示:1.“議”與“聯(lián)”應詳寫;2.介紹簡潔概括,引用不宜過多,時刻聯(lián)系原文;3.一般情況下,可以用《<×××>讀后感》或是《讀<×××>有感》作為題目,但為了增強表達效果,人們經(jīng)常采用正副標題配合使用的辦法,把自己要表達的觀點或者感受凝煉成正標題,寫在第一行,以《讀<×××>有感》為副標題,寫在第二行,前面可加“——”。
讀書可以使人充實,而寫下讀后感更可以使人精準、明智。當下,對課外閱讀,對名著閱讀的重視是空前的,教會學生寫讀后感也是必須的。用這種方式構思讀后感,容易上手,便于掌握,學生很快就能成文。當然,讀后感的寫作并沒有固定格式要求,但作為初學者,還是應該按照這樣一個基本樣式去訓練。等到讀多了寫多了,自然就能做到隨心所欲不受約束。
參考文獻:
[1]吳思智.讀書摘錄好處多[J].中學語文,1991(6):20-21.
[2]陳玉花.挖掘文本小練筆放飛學生寫作思維[J].教書育人,2014(21):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