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斌
【案例背景】
常態(tài)化的復習課容易淪為師生的“回鍋飯” 師生僅滿足于知識重復一遍,至于復習的重點和層次往往不清不楚。思維導圖是將大腦的思考模式運用到學習和思考中的高效生物工具,依靠顏色、圖形和關鍵詞等幫助記憶,增強創(chuàng)造力。思維導圖是一個發(fā)散型的概念結構,從中心詞發(fā)展到關鍵詞,再不斷延伸下去,將思維導圖運用于生物復習課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英國管理學家Dr.TonyTurrill說過:”思維導圖可以復雜的問題變得非常簡單,簡單到可以在一張紙上畫出來,讓您一下看到問題的全部。它的另一個巨大優(yōu)勢是隨著問題的發(fā)展,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問題加以延伸?!眹L試思維導圖教學法可以很大程度地優(yōu)化生物復習課堂,對于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有促進作用。
【案例描述】
上課了,學生們等著老師布置這節(jié)課的任務。筆者宣布:這節(jié)課咱們復習第七單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請大家拿出作業(yè)本,把本章的知識用一張思維導圖連起來,概念不要寫在里面。首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學生回答:“看教材!”“注意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與生物術語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注意易錯字的書寫及關鍵詞的嚴密性!”學生邊看教材,邊整理。筆者則從第一張桌子巡視到最后一張桌子,在巡視時針對每個學生的繪圖情況進行引導,成績較好的學生就要求具體詳細,能夠額外補充,如繪制嫁接圖時將嫁接的關鍵、分類、優(yōu)點及相應的植物補充上去;成績一般的學生就要求結合教材上的提示:“通過本節(jié)學習,你將知道”繪畫出要點全面的思維導圖。接下來就把成績一般的一個學生的思維導圖放在展臺上上,讓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和完善,覺得差不多,再展示成績較好學生的思維導圖,并請這位學生說明繪制思維導圖時要做好幾點工作,筆者總結一句話——學會看教材。最后筆者讓學生總結解答本節(jié)課練習題的方法:分析題目,再找出與題目相吻合的知識點,后答題。相當高的準確率,怪不得學生問“老師,下節(jié)課還這樣復習嗎?”
【案例分析】
1 引導學生學會看教材
1.1 回歸教材,記準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與生物術語
生物學科中有不少基本概念是需要熟記的,生物學術語也非常嚴格,其中的字一個也不能,而且中考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和生物學術語識記的題量也不少。特別是人教版中有黑體字的內容,如有性生殖、無性生殖、變態(tài)發(fā)育、完全變態(tài)及不完全變態(tài)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與記憶。
1.2 熟悉教材,把握重點
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結合課本上的提示:“通過本節(jié)學習,你將知道”明確復習的重點,復習時能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1.3內化教材,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現在各種教輔資料對知識點的總結都比較到位,章節(jié)網絡圖也總結得比較全,但這不是學生自己主動構建的知識體系。所以在復習課堂上,筆者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章節(jié)的知識脈絡,嘗試將一些重要章節(jié)的幾頁書的知識歸納到一張紙上,使重點知識一目了然,也為自己今后的學習提供一份符合自己認知的復習資料。學生構建的《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思維導圖,雖畫的不是很漂亮,但學生把書本讀“薄”了,知識間的橫向關系與縱向關系就理清了。
2 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很多學生常常一到考試時,往往既沒有讀懂題意,也沒有深度挖掘題干中隱藏的知識點就急于做題,導致出現考后的反思以“這道題我是會的,就是題目沒看清”作為借口。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先找到與題目吻合的知識點,再根據考點的要求答題。這樣答題既能提高準確率,也能提高學生的信心,解題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 提升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3.1培養(yǎng)教師的現場學習力
“現場學習力”是華東師大新基礎教育學派領軍人李政濤教授首先提出的,他在《現場學習力:教師重要的學習能力》一文中提出:具有現場意識和現場自覺的學習是教師最重要的學習能力。現場學習力是學習者以自身獨特的學習方式和品質,對現場提供的知識信息進行理解、吸收、創(chuàng)新并轉化為對自身發(fā)展有價值的能量的程度即把知識資源轉化為知識資本的能力。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思維導圖,掌握學生知道多少?還有多少要補充?緊扣學生的思維,及時分析問題,及時捕捉為己所用的信息,步步逼近教學目標,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現場學習力。
3.2復習具有針對性
復習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不可能面面俱到,針對學生的思維導圖,了解學生共同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對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識點如兩棲動物和昆蟲的發(fā)育均為變態(tài)發(fā)育,但只有昆蟲的發(fā)育過程分為完全變態(tài)與不完全變態(tài),并讓學生用筆在課本上將重點語句畫出,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3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教師通過思維導圖,掌握各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針對優(yōu)等生,筆者要求思維導圖要詳細具體,并在適當的地方做一些必要的補充;針對中等生,筆者要求思維導圖要把課本的知識填寫完整,理清知識網絡即可;針對差生,筆者要求重要內容即基本概念和生物學術語體現出來即可。這樣做,有利于“優(yōu)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飽,差生吃到”,各層次學生的能力在最近范圍能力區(qū)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4 為階段的命題提供資料
復習是師生共同進行補缺補漏的活動,教師通過思維導圖捕捉到學生掌握知識的共性和差異,及時為根據相應的難度進行出卷提供資料。
5 為后續(xù)的教學提供指導依據
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反思自己教學上的不足,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平時出現的常規(guī)性的錯誤進行反饋,引導學生及時進行有效的補救。
通過思維導圖把學生存在的問題展現出來,學生在復習中能夠針對自己的長處和劣勢進行取長補短,教師在復習時求同存異,關注到各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復習既有共性又有個性。思維導圖既幫助學生復習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成為生物復習的主人,又促進教師在“在教中學,在學中教”,不斷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朱麗麗.思維導圖優(yōu)化試卷講評課堂.中學生物教學.2015(4):12-14
[2] 王薦.現場學習力的培養(yǎng). 中學生物教學.20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