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群華
小學生對于古詩的興趣并不高,教師對于古詩的教學也只流行于形式上誦讀與背誦。教師在教完一首詩后對學生所采取的反饋方式一般都是背誦檢查,長此以往,若干年后,真正記在學生心里的古詩卻沒有幾首。如果,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能讓學生充滿情趣的學習古詩,不但可以讓學生了解民族燦爛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讓他們的童年充滿詩意。古詩的教學要從“情趣”誦讀的層次著手,學的有情趣,才能教的有品位。
一、運用語言藝術,提升誦讀情趣
誦讀,可以說是進入古詩內核的一把鑰匙。古詩的誦讀方法很豐富,通過運用聲音的高低長短,氣息的輕重緩急,把自己感受到的情感表達出來。例如:一年級學習《詠鵝》這首詩時,教學開始是教師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引出古詩的描寫對象,當老師面帶笑容、音調時高時低地敘述著“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蹬一雙紅鞋子,唱著兒歌伸脖子”,學生頓時覺得有趣無比,有些學生馬上就猜出了謎底。接著,老師向大家介紹道,唐朝詩人叫駱賓王,他從小喜歡小動物,有一天,他到池塘邊散步,看到鵝在水中游泳唱歌,他非常高興,就寫下《詠鵝》這首古詩。
學生先傾聽了老師興趣盎然的誦讀,接著自由組合,以小組匯報的形式開展學習。在反饋誦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看著大白鵝在水中自由游動,輕舞翅膀,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自主地加上適當?shù)恼Z氣和動作,邊讀邊思,邊誦邊演,不僅增進對古詩的理解,也對古詩的情感產生了共鳴。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有的設計環(huán)節(jié)都緊扣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以一些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運用語言藝術,學生陶醉在自己的誦讀中,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融合音樂與美術,漾出靈動詩韻
音樂具有集中注意力,提高記憶力,開發(fā)智力等多種效應。詩歌與音樂一直有著深厚的淵源,無論唐詩宋詞,還是元曲雜劇,都可以按著節(jié)奏擊節(jié)而歌。教師可以選擇適合的音樂來配樂誦讀古詩。有一些古詩例如《春曉》《靜夜思》可以編排成歌曲的形式來吟唱,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在音樂中表現(xiàn)詩情、展現(xiàn)詩意,感受古詩的節(jié)奏與韻律。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打造音樂與古詩的橋梁,培養(yǎng)學生心智,激發(fā)其藝術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古詩的教學除了與音樂的結合外,還適合與美術整合,古詩的畫面感、意境美與美術的構圖、意象在某方面是相通的。特別是低齡學生對插圖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直觀意識。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對于古詩中字詞識記和理解有困難,為了整合古詩的內容,提高古詩的誦讀興趣,古詩都應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圖,這幅插圖將成為學生探進古詩詞的璀璨瑰寶的窗口。
三、走進自然,感悟詩的真諦
可以說大自然就是一首詩,在課上,我們可以安排幾次親近自然的活動,學生們可以走進自然,細細的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春天的顏色,去聆聽夏日的蟬鳴,去收集深秋的落葉,去感受冬雪的純凈。曾在踏春的活動中,學生們站在柳樹下輕輕吟誦起了《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倍嗝磻暗囊髡b,此時已無需老師的講解,相信學生們都能身臨其境地讀懂詩人。大自然的美也激發(fā)了學生的靈感,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能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細微變化,他們能捕捉到蝴蝶的身影,他們能感受到飄蕩的花香,他們能想象草叢里的聚會。經過大自然與詩的潤澤,孩子們會有著善良的心性,有著悲憫的情懷。等他們長大后,能夠立于喧囂之上,學會抬頭看天,看到藍藍的天,白白的云,夢想著詩和遠方。
四、激活想象,欣賞全詩
詩人的情感是借助形象所表現(xiàn)的,要讀好、讀活一首詩,必須要加入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孩子是富有想象力的,年齡越低,想象力越豐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理性思維日漸成熟,而他們的想象力也慢慢減弱了。而古詩的教學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跳躍,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如白居易的《草》是一首詠物詩,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了“草”的頑強生命力,全詩的主旨句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苯淌诒驹姇r“想象”可以幫助學生與詩人產生共鳴。在想象的作用下情感逐步深化,與詩人白居易產生情感的共鳴,肯定和贊揚小草的堅毅品格,達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五、運用媒體,激發(fā)興趣
激發(fā)低年級學生對古詩的興趣,不僅是搞好古詩教育的關鍵,也是對低年級古詩教學的起點?,F(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尤其是多媒體的泛應用為低年級古詩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如:在組織《小池》這首古詩的教學活動時,我注意發(fā)掘詩中的畫意,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圖文音像資料。上課開始,一幅生機勃勃的圖畫就展示在屏幕上,吸引了孩子們的視線,他們情不自禁地贊美著潺潺的小溪和迷人的池塘。有孩子還模仿蜻蜓立在荷花上的樣子。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使低年級學生一開始就有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喚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認知的渴望,讓他們做好了學習的充分準備,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氣氛。在學生們了解了詩意之后,又適時播放了一幅有音樂的動畫:笛聲悠悠,溪水潺潺,蓮葉田田,清風徐徐,波光粼粼,一派淡雅恬靜的夏日景致再一次把孩子們帶到了詩情畫意中,又一次調動了孩子們的情感。
詩如畫,詩如歌。古詩為人們展現(xiàn)了無盡的美好和無限的魅力。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要真情意切,這樣才能以情動情;教師要熱心如火,這樣才能點燃學生思維之苗,迸發(fā)智慧火花。在古詩的教學路上,更要學會不斷的充實自我,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正確的把握古詩的情感和意境,激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真正的熱愛古詩,熱愛這無價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瑰寶。讓我們的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走進詩詞,在傳統(tǒng)精髓的廣闊藍天中放飛翱翔,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詩詞,擁有一個詩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