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紅
《將相和》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篇精讀課文。
? 上課伊始,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調(diào)動了同學們讀書的積極性。他們有的大聲朗讀,有的快速默讀,有的小組合作讀。教室里頓時響起了一片讀書聲,大家讀得興致勃勃。
讀完以后,學生們抑制不住想要表達的欲望,紛紛發(fā)表自己對藺相如的看法:“藺相如勇敢機智”“藺相如是一個愛國志士”“藺相如以國家大局利益為重”……由于我對學生見解的肯定和鼓勵,同學們暢所欲言,課堂上表現(xiàn)得十分活躍。
大家對藺相如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以后,我便讓學生們以較多的時間反復閱讀和思考,并在課文中找出具體表現(xiàn)藺相如和廉頗特點的語句,畫一畫,讀一讀;在接下來的分小組討論中,同學們各抒己見十分激烈。
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我組織全班交流——藺相如和廉頗這兩個人物,你喜歡誰?說說你的理由。同學們爭著發(fā)言,紛紛匯報各組討論情況,幾乎都說是喜歡藺相如。這時,一個平時不太喜歡講話的男孩站起來充滿自信地說道:“老師,我喜歡廉頗。因為廉頗英勇善戰(zhàn),勇于改錯?!边@一見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屬于備課的空白地帶。短暫的停頓之后,我意識到必須馬上轉(zhuǎn)換角色,成為同學學習的引導者,因為這是一個能夠開啟學生智慧火花的問題,我要緊緊地抓住。一石激起千層浪,全班學生立刻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這個問題上,展開激烈的辯論。同學們各抒己見,各有各的道理。聽著他們的發(fā)言,我感到欣慰與激動。雖然同學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經(jīng)過討論,彼此互相啟發(fā),大家都增強了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口頭表達水平,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感悟。這正是新課改理念的生動體現(xiàn)。
下課后,一位學生拉著我說“老師,我還想發(fā)表看法?!睅е矏偱c收獲,我走向辦公室……
思考:
1.接納學生的感受和聲音,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具體表現(xiàn)。課改,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課堂上,教師應如何對待學生的不同見解?這節(jié)課,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發(fā),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我根據(jù)實際問題因勢利導,巧妙點撥,不僅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學效果。我體會到,教師在課堂上聽到學生的“異口異聲”時,要用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去熱情接納。
2.教師是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真正革命,變以往的重教師、重教學為重學生、重學情,調(diào)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教師的指導、引導、點撥、調(diào)控的作用。屬于重點問題,引導學生自求自解;屬于難點問題,教師可給以旁敲側(cè)擊;屬于有爭議問題,教師可指導學生各抒己見。對學生理解不到、體會不深,甚至理解錯誤的地方,教師則要疏導、訂正。在辯證處理好導與學的過程中,教師便可更好地調(diào)整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