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生
作為校長的我,有幸走進了以劉國權校長為核心的校長發(fā)展共同體。十家學校,各具優(yōu)勢特色,十位校長,各個卓越超群。我深知自身的不足,但作為農村初中校長的我并不自卑,且對學校的發(fā)展充滿憧憬與希望。滿懷“攜手共創(chuàng)美好農村教育”的信念,我走進共同體,虛心學習,汲取養(yǎng)分。
我深知,校長發(fā)展共同體的建立是一個機遇,更是來自上級領導對我們的關懷?;顒娱_展以來,劉國權校長作為領銜專家,務求實效,周密籌劃,擔當作為,精心組織,無論是參觀學習,還是交流研討,工作力求實效,旨在推進各校齊頭并進、均衡發(fā)展。
學,然后知不足,沒有對比就沒有鑒別。每一次共同體活動,都能讓我學習到校長們豐富的管理經驗、先進的辦學理念、深切的教育情懷,更讓我深深感受到他們身上那種勇于探索勇于實踐的不竭動力。
來到蕭紅中學,走進二十五中學,參觀星光中學,無論是學校文化、人文管理,還是師生的精神面貌,都使我受益匪淺,仿佛自己成了“劉姥姥”。見微知著,學校的每一細微之處,無不折射出學校管理的精良。劉國權校長的朝氣蓬勃,李云勝校長的人文管理,李艷紅校長的精明干練……這些同齡于我的校長們初心不忘,使命擔當?shù)慕逃閼炎屛矣缮磁澹?/p>
一位好校長可以成就一所好學校。作為校長,我深知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參與了兩年的校長發(fā)展共同體活動后,我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先進。如何把一所落后的農村中學辦好,提檔升級,讓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家長滿意,這是擺在我面前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
沖河中學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結構失調、生源急劇縮水、山村學生家庭教育缺失嚴重、留守兒童比例較大。面對諸多挑戰(zhàn),如何辦好學校,如何辦好農村校優(yōu)質教育?在共同體成員校,我看到了各個學校的特色,但作為農村學校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為了追求特色而搞特色,要從現(xiàn)實出發(fā),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然是一場持久戰(zhàn)。
無論哪一所學校的發(fā)展,都要有文化引領、制度保障。所以我思考再三,決定從打造學校文化、完善學校制度入手。我召開領導班子會議,構思學校文化整體布局,確定辦學理念,圍繞理念打造校園文化。一年多來,學校變化有目共睹,學校校容校貌煥然一新,師生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幸福。
開展校長發(fā)展共同體活動,意在促進城鄉(xiāng)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城市教育優(yōu)勢資源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支援和幫助共同體內成員校共同提高辦學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xiāng)教育的差距,在共同發(fā)展中促進基礎教育均衡。
為了建章立制,在借鑒成員學校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制定修改學校規(guī)章制度,從教代會、教研組到學年組領導班子,全員參與,逐條修訂,最后在教代會上商討定稿。有了制度作保障,無論是評模選優(yōu),還是評職晉級,只要恪守準則,教師都能心悅誠服。
校長發(fā)展共同體活動重在教育思想的交流,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在共同體中學習交流,我活躍了思維、提升了能力,領導學校邁上了新的臺階。二十幾年的農村教育經歷,讓我見證了農村教育的興衰榮辱;將近十年的校長閱歷,更讓我堅定了教育強國的初心。我會把初心與使命化作不斷開拓、銳意進取的精氣神,腳踏實地,扎根山村,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獻身教育的職業(yè)理想!
(作者系五常市沖河鎮(zhèn)中學校校長)
責任編輯:姜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