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霞
摘 要:語文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的學習可以為學生后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的基礎。對小學語文進行授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正確的對祖國的語言文化進行理解與使用,使他們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小學語文的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對于語文詞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當學生對詞語進行有效的學習之后,可以更好地對詞語與句子進行理解與掌握,更好的領會課文當中的內容。
關鍵詞:小學高段;語文詞語;教學效果
由于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有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在對小學高段語文詞語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更好的參與到小學語文詞語的學習當中。對詞語進行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根據課文與生活經驗對文中的詞語進行了解,懂得詞語的含義,通過詞語辨別其中所含的情感,更好的體會詞語的表達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主要以字典的解釋為主,這樣就會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不能讓學生對詞語進行很好的掌握與理解,這樣就導致很多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語言缺乏,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所以老師在進行詞語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對一些基本的技巧進行熟練的掌握,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進行詞語教學。
一、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現狀
1.1注意力的特點
從年齡和心理的角度來看,小學高段學生的心理發(fā)育情況要比低段學生較為成熟,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注意力較為集中,由于每個學生的特征是不同的,所以注意力分布不均。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不斷接受教育,小學生的思考神經系統(tǒng)也逐漸完善,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也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豐富。小學生的注意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強,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詞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多注重這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詞語進行更好地掌握與理解,根據生活經驗對詞語進行掌握,注意力集中,有利于進行學習。
1.2思維的特點
隨著小學生不斷深入的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其思維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小學語文詞語的學習有利于更好地對學生思維進行培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對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語言能力是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基礎,老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對更多的詞語進行學習,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定期的思維培訓,這樣可以讓他們更好地進行全面發(fā)展。
1.3 詞語與句子教學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語文詞語的學習對于小學語文整體學習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詞語是語文學習過程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目前的教學將詞語句子的學習獨立,這樣不利于學生對詞語進行更好的理解,對句子也沒有辦法更好的掌握。詞句教學具有獨立化,缺少與文章的聯系。語文老師要將詞語、句子與文章進行有效的聯系,要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根據現實情況,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模式,從而符合新課標改革的目的與內容。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可以通過句子讓學生對其中所包含的詞語進行理解,從而讓學生對詞語與句子都有很好的掌握。
二、提高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措施
2.1聯系生活,理解詞語
小學語文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對一些詞語進行理解,同時老師也可以根據現實的情況對一些詞語進行有效的講解與解釋。有些詞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詞語的具體表現會在生活當中出現,學生很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見過或者體驗過,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對學生的自覺意識進行喚醒,要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對該詞語進行有效的掌握。在對詞語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聯系生活,這樣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課余時間也會對一些詞語進行有效的掌握與應用。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遇到這類抽象詞語的時候,老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指導,還可以通過幻燈片、圖片和實物的形式對詞語進行講授,讓學生親自體驗,從而對詞語的含義進行理解。
2.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詞語與句子之間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它們之間是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關系。所以老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當中,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要引導學生在語境當中對詞語的含義進行有理解,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以致用,使教學效果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一些課文會出現詞語,學生可以通過文章的前文、后文對詞語進行理解,感受其所包含的含義,根據語境對詞語的含義進行理解,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詞語的含義進行思考。聯系上下文對詞語進行理解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老師要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可以在授課當中,將這些詞語列舉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對這些詞進行關注,從而對詞語進行理解,同時也有利于對課文進行掌握。
2.3使用多媒體的方式對詞語進行理解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多媒體演示也逐漸普及,受到了老師與同學們的喜愛。使用多媒體的方式,可以將詞語進行生動形象的表示出來,將靜態(tài)轉變?yōu)閯討B(tài),將抽象的詞語變得更加的形象化,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詞語進行理解,更加直觀的讓詞語出現在學生的視野中。在學習一些詞語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表達出來,從而讓學生根據圖片對詞語進行更好的記憶。
2.4對詞語的構成進行分析,更好地理解詞語
漢語詞的構成主要分為單純詞與合成詞,合成詞可以將詞語進行分開,之后可以進行單純詞組詞,找到與合成詞意思適合的兩個意思進行合并,這樣合成詞語的含義就可以確定了。老師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應要對學生進行輔導與引導工作,讓他們對詞語的構造進行有效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感受其中的含義。
結束語
由于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對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從而符合新課標改革的目標與內容,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詞語的教學工作。小學語文詞語的學習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詞語進行有效的學習有很多辦法,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小學語文詞語教學過程當中,這樣可以為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小學語文成績得到進步,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燕.提升小學中高段語文詞語教學效果的實踐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7):8-10.
[2]黑曉杰.簡析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