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戰(zhàn)役發(fā)生在廣西境內,此時國民黨各派軍閥之間爾虞我詐,李宗仁、白崇禧本來“守土有責”卻又玩忽職守,借故將主力南移恭城,讓湘江防線幾乎不設防達數日之久。此舉受到蔣介石的嚴厲斥責和湘軍何鍵的擠兌與羞辱,桂系也因此背負了“故意放紅軍一馬”之名。
? 白崇禧一方面極盡狡辯之能事。蔣介石來電責問,白崇禧也毫不示弱,復電反駁,特別提到“俘獲紅軍七千余人”,而雄兵百萬之中央軍多年“剿共”的戰(zhàn)果又如何呢?這把蔣介石駁得啞口無言。
另一方面,為了證明桂軍與紅軍作戰(zhàn)中也是很賣力的,白崇禧事后還親自導演出一場“七千俘虜”的鬧劇。他集中了一些紅軍過廣西特別是湘江戰(zhàn)役期間的“被俘人員”,拍成了一部影片,到處放映,借此故意炫耀桂軍的“戰(zhàn)績”。另外,還煞有其事地寫入歷史,企圖混淆視聽。國民黨歷來慣于虛報數字,這次又是一場遮人耳目、自欺欺人的把戲,最后不了了之,沒有下文。那么,歷史真相究竟如何呢?
時任桂林區(qū)民團指揮部參謀長的虞世熙在《阻擊紅軍長征經過桂北實紀》一文中,以親歷者的身份專門揭露了“七千俘虜”的內幕:
? 紅軍過境之后,新桂系開動宣傳機器,大肆吹牛,說擊潰紅軍,俘獲數千之眾,甚至不惜偽造事實,制成“七千俘虜”影片來夸耀它的“戰(zhàn)功”。所謂七千俘虜,原來是這樣的:當紅軍大軍過境后,沿途遺落一些病兵和因足痛不能行動的士兵或挑伕,當時好些鄉(xiāng)公所曾打電話來問我對這些兵伕如何處置?我叫他們將這些落伍的兵伕送到縣府來,同時報總部請示。各鄉(xiāng)送來的落伍兵伕,我指定城北小學校為收容所,每天每人發(fā)給伙食費兩角,共計收容了三百人左右(興安、灌陽兩縣也收容了一些,但數目不詳)。在收容完畢之后,即接總部來電話要縣府把這批落伍兵伕送到桂林交由桂林區(qū)民團指揮部轉送南寧總部。由于人數無多,他們就厚顏無恥地雇請一些平民化裝成“俘虜”,制成“七千俘虜”的影片,并把這部影片運到各地去放映。白崇禧經常對群眾演說時,都夸耀桂軍擊潰紅軍的“戰(zhàn)績”,并且責備蔣軍“剿共”不力。其中有兩句最滑稽的諷刺話,如說:“蔣介石叫他們(指蔣軍)去‘剿共’,他們偏要‘抗日’(指曬太陽)”。
?由上可見,白崇禧將紅軍過廣西期間沿途落伍約數百人的傷病員和兵伕,和雇傭的一些老百姓、加上各地民團分子化妝后穿成紅軍的樣子,經過拍攝加工,一部“七千俘虜”的紀錄片就出爐了。實乃桂系擴大戰(zhàn)功、欺世盜名之舉,當然也是白崇禧向蔣介石表明桂系“追剿”紅軍有功,并進一步向國民黨中央討要軍費之理由。
(摘自《百年潮》2019年第8期 孫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