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富春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尿液生成為其基本功能,通過尿液排出將體內(nèi)的毒物、廢物與代謝產(chǎn)物加以清除,并經(jīng)重吸收功能將其他有用物質(zhì)、水分于體內(nèi)保留。臨床上主要以生化檢驗作為腎臟功能檢測手段,那么你知道生化檢驗是怎樣做的嗎?你知道究竟要檢驗?zāi)男┲笜?biāo)嗎?本文將針對此問題進行闡述:
1 腎小球功能檢查
腎小球濾過功能檢查:
腎清除實驗:
1)檢測方法:腎清除指的是流經(jīng)腎臟的血液,通過腎小管運轉(zhuǎn)、腎小球濾過將其血漿中的某些物質(zhì)排出體外的這一過程,而對腎清除物質(zhì)能力進行檢測的方法便被稱之為清除實驗。
2)臨床意義:能夠?qū)θ梭w腎臟泌尿功能予以最敏感、最直接的反應(yīng);腎清除試驗所使用物質(zhì)不同,能夠?qū)δI小球濾過率有效測定,并能夠?qū)δI小管對各物質(zhì)排泌量、腎血流量、重吸收等進行測定。
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
1)檢測方法:以腎清除試驗原理為依據(jù),將檢測者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尿量進行收集,對尿液、血液中的肌酐濃度加以測定,并對CCr(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結(jié)果進行計算。
2)臨床意義:若檢測結(jié)果顯示CCr水平明顯降低,表明腎小球濾過功能可能有所損傷,并可以此為依據(jù)進行損傷程度估計。當(dāng)CCr值<80ml/(min·1.73m2)時,代謝腎功能已有損傷;當(dāng)CCr在50~80 ml/(min·1.73m2)之間時,說明腎功能處在不全代償期;當(dāng)CCr在25~50 ml/(min·1.73m2)之間時,處于不全失代償期;當(dāng)CCr<25 ml/(min·1.73m2)時,說明已處于尿毒癥期(即腎功能衰竭期);當(dāng)CCr≤10 ml/(min·1.73m2)時,則為尿毒癥終末期。
腎小球過濾率估算:檢測基礎(chǔ)為血肌酐值,參數(shù)為檢測者的身高、年齡、體重、性別、種族等,再應(yīng)用公式對腎小球濾過率進行計算。
血肌酐:
1)檢測方法:酶法、苦味酸法(即Jaffe反應(yīng)法)。
2)臨床意義:其一,血肌酐水平升高,常見于心肌炎、急慢性腎功能衰竭、肌肉損傷、各種腎病檢測中;其二,血肌酐水平降低,多表現(xiàn)在白血病、進行性肌肉萎縮、妊娠、肝功能障礙等疾病檢測中。
血尿素:
1)檢測方法:直接法、尿素酶法。
2)參考范圍:血清尿素在1.8~6.8mmol/L。
3)臨床意義:若有器質(zhì)性腎功能損傷,檢測者的血尿素水平便會升高;因腎前性、腎后性因素致少尿誘發(fā)的功能性腎功能損傷,其血尿素水平也會升高;臨床上可將血尿素作為腎衰竭透析充分性判斷的一種指標(biāo)。
血胱抑素C(CysC):CysC濃度、腎功能損害程度間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性,能夠?qū)θ梭w的GFR變化加以準(zhǔn)確反映。
腎小球屏障功能檢查:
此項檢查以尿中大分子蛋白質(zhì)檢查為主要內(nèi)容。
尿總蛋白(UTP):
1)檢測方法:24h尿蛋白定量、隨機尿蛋白(或肌酐)比值、尿蛋白定性。
2)參考范圍:24h尿蛋白定量<0.1g/L(或<0.15g/24h);隨機尿蛋白(或肌酐)比值<200mg/gCr(或<0.045g/mmolCr);尿蛋白定性為陰性。
3)臨床意義:生理性尿蛋白、病理性尿蛋白均可見尿蛋白升高(或陽性)。
尿微量白蛋白(mAlb):
1)檢測方法:乳膠免疫濁度法。
2)參考范圍:排除量<300mg/24h(或<30mg/L)。
3)臨床意義:對腎小球病變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2 腎近端小管功能檢查
腎近端小管重吸收:
β2-微球蛋白(β2-MG):尿液、血清β2-MG臨床主要用免疫比濁法測定。
α1-微球蛋白(α1-MG):尿液、血清α1-MG用免疫比濁法測定
3 腎遠端小管功能檢查
尿液濃縮稀釋試驗:
尿比重與尿滲量:
1)檢測方法:予以Uosm測定,能夠?qū)δI稀釋、濃縮能力反應(yīng)。
2)臨床意義:當(dāng)時尿值、飲水量與尿比重結(jié)果高低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性,受檢測者腎臟濃縮功能的影響,相比尿比重測定,Uosm測定可作為腎臟稀釋功能、濃縮功能檢驗的一項重要指標(biāo)。
滲量溶質(zhì)清除率(Cosm):可對腎臟維持溶質(zhì)、水之間的平衡加以反應(yīng),若Cosm水平降低,表示其遠端腎小管清除滲透性溶質(zhì)能力已明顯下降,相比尿滲量,Cosm可對腎臟濃縮功能予以更準(zhǔn)備反應(yīng)。
自由水清除率(CH2O):可對遠端腎小管稀釋、濃縮功能加以判斷,多用于急性腎衰竭早期病情觀察、診斷中。
腎小管性酸中毒檢測:
氯化銨負荷試驗:若檢測者的PH值>5.5,說明其遠端腎小管酸化功能已明顯減弱,可判定為Ⅰ型腎小管酸中毒。
HCO3-負荷試驗:Ⅰ型腎小管酸中毒<5%;Ⅱ型腎小酸中毒>15%。
尿腎小管組織蛋白檢測:
多用于因腎移植排異反應(yīng)、腎毒物引起的腎遠曲小管損傷的監(jiān)測與診斷中。
4 腎血流量檢測
PAH(氨基馬尿酸)清除率試驗:
1)參考范圍:RPF(腎血流量/腎血漿流量)的范圍在600~800ml/min之間(成人)。
2)臨床意義:其一,該試驗?zāi)軌驅(qū)ρ鲃恿W(xué)改變加以反應(yīng),RPF水平升高多表現(xiàn)在妊娠、甲亢等癥狀中,而RPF水平降低則多見于心功能不全、晚期腎盂腎炎、休克、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炎等疾病中;其二,可對移植腎臟急性腎小管壞死情況加以判斷,可應(yīng)用于早期排斥反應(yīng)觀察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