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菲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不斷推進,高素質、專業(yè)化的職業(yè)技術人才的社會需求量巨大,高職院校的發(fā)展突飛猛進。但是當前高職院校在教學質量監(jiān)控視角下,還有存在人文關懷缺失、教師教學方式陳舊等諸多問題,給當前高校的教學發(fā)展造成了困境,本文從高職院校教學現狀出發(fā),分析困境的根本原因,從而找出突破困境的對策,以提升教學質量,促進高職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高職課堂教學;困境;突破
引言
學校是教人育人的場所,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是學校永恒的主題。通過對學校的教學工作的質量監(jiān)控,有利于教師對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找到不足,促進教師教育工作的完善與發(fā)展。本文從教學質量監(jiān)控視角出發(fā),對當前高職院校在教學方面出現的困境進行分析與研究,并以此為基礎,對突破其困境的策略展開研究。
1教學質量監(jiān)控視角下高職院校的教學困境分析
2015年秋季,教育部職業(yè)成就司發(fā)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yè)學院診斷與改進教學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教育部職業(yè)成就司”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職業(yè)學院診斷與改進教學工作”。建立職業(yè)院校教學評價體系,可以有效地發(fā)揮保證學校教育質量的作用?!碑斍案呗氃盒5恼n堂教學根據通知精神,已經探索出了集教師、學生、政府、高職示范校專家團等多主體評價的“多維交叉式”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提升了教師的授課水平、專業(yè)能力以及人才培養(yǎng)素質,但也存在了量化過程中無法準確數字化量化的問題,模糊化的量化體系對課堂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影響深刻,也使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出現了一定的困境。
1.1高職學生人文關懷缺失,造成高職院校教學的困境
當前高職學生的生源主要三個來源:其一是初中畢業(yè)直接考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其培養(yǎng)模式主要采用“3+2”或“2+3”兩種,學制一般為五年,即經過五年的學習直接獲得高職??飘厴I(yè)證書。其二是高校院校自主招生的學生,是在高中階段對于本科考試沒有足夠的信心而通過自主報名而入學的學生。其三是在高考過程中本科入學考試失利,退而求其次而報考高職院校的學生。最后兩類學生有三年的教育制度。相較于本科學生,所有來源的學生其共性表現為:應試教育的失利者、學生的知識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好。選擇職業(yè)教育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自身自信心不足,內心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缺乏人文關懷的關注。
1.2教師缺乏企業(yè)職業(yè)經歷的知識背景,造成高職院校教學的困境
當前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主要來自高等院校,學歷結構以大體上以碩士為主體,博士或本科學歷相對較少,具有企業(yè)職業(yè)經歷的教師就少之又少。這些教師都是高考體系中的獲勝者,其學習經歷與高職院校的學生有極大的差別,其工作經歷與專業(yè)技能與“以就業(yè)為主導”的職業(yè)教育在對接方面出現了問題。個人經歷的差別造成了部分高職教師對高職學生從內心上產生了排斥,“學生能力差”、“學習能力弱”、“知識基礎薄”成為其內心對學生的標簽,造成內心情感上的排斥與疏離。高職教師在授課方式上受到傳統(tǒng)學術性教育的影響,以“教師主講+學生自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成為當前高職教學工作的主體。然而,面對“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差”和“自主性差”等問題,高職生面臨著阻力。由此,高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教學通常很難達到共鳴的效果,教師的純理論的、缺乏實踐性的教學,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感到無聊與郁悶。而學生想了解的職業(yè)第一線的信息、知識與實踐技能,對于缺乏實踐經驗的高職教師來說,又是教學的薄弱之處。
2教學質量監(jiān)控視角下突破高職課堂教學困境的對策
高職課堂教學的困境影響著高職院校的發(fā)展,本研究從當前高職院校教學現狀出發(fā),為了突破困境,提高教學質量,本文研究了打破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困境的對策。
2.1創(chuàng)建受學生歡迎的教學形式
在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學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受到了全體學生的抵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課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導地位,給了學生移動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傳統(tǒng)的“要我學”改為“要學”。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領導者,而是與學生學習的伙伴。在知識點的處理上,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一個“跳躍”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增加學生的數量。學生的自信。在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不代表著教師講解權利的剝奪,教師提綱挈領的教學與學生主動性學習達到了完美契合。
2.2教學內容做到緊湊且有“干貨”
高職院校的學生雖然在高考中失利,但不代表其缺乏學習的意愿與熱情。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高職院校學生對緊湊的、密切聯系專業(yè)、有“干貨”的教學內容吸引力仍然強烈。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時,應全面結合高職學生的專業(yè)特點、需要以及所學行業(yè)內最新的行業(yè)資訊,預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應,舉一反三,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為了避免專業(yè)不對口老師或專業(yè)技能薄弱的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東拉西扯、教學內容空洞的現象,應通過組際教研的形式,通過團隊的力量解決個人知識的短板,做到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與專業(yè)性的統(tǒng)一。
2.3做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信其師,遵其道。做真才實學、自信、風趣的教師,既是當前高職院校教師的努力目標,同時三者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系。高職教師只有擁有專業(yè)知識背景與動手能力,才可以在教學知識點過程中做到簡單、易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成功體驗使教師更加自信,自信的教學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魅力盡顯,做到幽默與風趣。專業(yè)的知識技能、風趣的課堂教學增加了教師教學的魅力,使其得到學生的喜愛與崇拜。學生愛他們的老師,然后他們喜歡他們教的科目,以提高他們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2.4做有人文情懷的教育
在“學歷至上”的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影響之下,高職院校學生作為高考中的輸家,同時由于其生長與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自我感理能力與本科學生相對較差,其自信心嚴重缺失。因此,重視學生的人文關懷,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體現人文關懷。首先,我們應該在心中認識學生,尊重他們,關心他們。其次,從學生的興趣和優(yōu)勢出發(fā),結合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培訓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和特點。在課堂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點,在目標的設置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與學習、動手能力,讓學生們在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學習興趣和生活的熱情得到提升,關注學生在教學中的人文關懷。
3結束語
高職教學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的教學過程,在高職教學中要對教學指標進
行科學評價,開展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才能真正反映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準確反映教師的水平,評價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影響教學的多種因素的應用,突破了高校教學中的困境。使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步入良性發(fā)展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徐公芳. 試論當前高校穩(wěn)定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 文教資料, 2009(29):162-166.
[2]王偉. 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2010.
[3]徐倫. 高職院校教師管理創(chuàng)新規(guī)范及對策研究[J].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 2018, v.1;No.4(04):106-108.
院級人文重點:當代敘事學研究----以凱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說為例,課題號:RW2019Z04
省級重大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智能手機普及背景下的高職課堂教學困境及突破研究-以安徽省高職院校為例,課題號:2018jyxm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