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翰詩
去年暑假,我隨家人一起回到我的家鄉(xiāng)肇慶度假。肇慶,是國家級旅游文化名城,山清水秀,景色優(yōu)美,包含眾多的風景名勝和文化古跡。
一個周日的上午,天色晴朗。我和家人商量一同前往羚羊峽森林公園棧道游玩。
我們剛到,便看到了一座很高的山。爺爺說,這是峽口山,下面的江水流過的峽口就是羚羊峽了。峽口山以它的高聞名,樹木蔥蘢,霧氣繚繞,江水湍急,來往船只穿梭其間,好一幅美麗的畫卷!無論是大船小船、游輪小艇,都必須經過羚羊峽。羚羊峽的江水非常清澈,一眼就能看到江底的沙石和小蝦小蟹。
來到山腳,便看到山上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望夫歸”就是其中一個。相傳,古時候有一家人,丈夫坐著船去了外地,三年都沒回來。妻子很擔心,天天上山遙望丈夫回來沒有。就這樣天天看,年年看,看成了一個石像。這個石像大約高一米半,呈灰色,被故事賦予了生命力,真有意思。
沿著山路走到山腰,遠遠望去,云霧像一只只海鷗在空中飛翔,仿佛山里的大鳥都在展翅高飛;走近細細觀察,云霧像一層白色的煙霧,伸手卻不能及,仙境飄飄。人站在山腰看下面的云海,就像置身于一片汪洋大海,一座座山都藏在了下面,只露出一頂頂“尖帽子”,高高低低,形狀各異。
走到峽口山山頂,向下俯瞰,滔滔江水流向遠方,掀起層層白浪,吹起陣陣涼風。雖然山邊的欄桿很高,但我們還是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摔下萬丈深淵,跌得粉身碎骨。來往船只穿梭著駛向遠方, 肇慶啊肇慶!你那美麗的風景和雄偉的高山,讓我深深地迷戀著。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親自來欣賞你的風采。
李凱怡老師點評:
寫景文章的順序分空間方位順序、時間順序、地點轉換順序。小作者運用的是地點轉換順序,寫作時不僅合理安排順序,以過渡句連接,還采用了多種觀察的角度,如仰視、俯視、眺望、鳥瞰等,不僅寫出了景物特點,而且運用修辭寫活了羚羊峽江水、“望夫歸”的石像和云霧的形態(tài),聲色俱全、生動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