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聞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對桂林市秀峰區(qū)60歲以上的社區(qū)老年人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城市老年人受教育水平比較高,體育健身概念也比較深入人心,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且缺乏較好的健身場所和科學的健身指導。并且根據(jù)存在的問題,從多角度、多層面綜合分析影響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狀況的環(huán)境因素,為促進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參考。
【關鍵詞】:老年人 體育健身 現(xiàn)狀 調查
前言
隨著我國老年人人口的急劇增加,有關老年人身體、心理健康的研究越來越得到重視。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衰退的現(xiàn)象,各種疾病時常困擾著老年人,嚴重影響了他們晚年的生活質量。 人體生理功能的衰退是可以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健身運動來緩解的。 本文通過制定調查問卷,對桂林市秀峰區(qū)的勝利小區(qū)、翠竹苑小區(qū)、中華路小區(qū)、樂泰小區(qū)四個小區(qū)60 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現(xiàn)階段的身體狀況及鍛煉情況,為指導廣大老年人科學健身鍛煉提供理論依據(jù)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為桂林市秀峰區(qū)的勝利小區(qū)、翠竹苑小區(qū)、中華路小區(qū)、樂泰小區(qū)四個小區(qū)的常住老年人(≥60歲),采取隨機發(fā)放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共調查50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在查閱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和中國期刊網(wǎng)大量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獲取了大量的有用的信息,為本研究在理論與方法上做了充分的準備。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家庭問卷調查老年人運動的基本情況,鍛煉的時間,科學性和健康知識。 現(xiàn)場發(fā)放和回收問卷,調查問卷分發(fā)到534份,回收505份,回收率為95%。 剔除失效問卷5份,有效率為99%。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使用微軟 Excel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計算和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勝利小區(qū)、翠竹苑小區(qū)、中華路小區(qū)、樂泰小區(qū)老年人基本情況調查
500 名老年人中,年齡在60-69歲占40.3%,70-79歲占41.9%,80歲以上15.8%。文化程度分布:高中及以上占19.2%,初中占34.9%,小學及以下占45.9%。 說明四個小區(qū)常住老年人有一小部分的老人受過高等,但是還有一大部分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這一現(xiàn)象也與老年人對體育健身的認識程度不高,全民健身運動的展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二)桂林市秀峰區(qū)勝利小區(qū)、翠竹苑小區(qū)、中華路小區(qū)、樂泰小區(qū)老年人身體基本情況調查
患病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見表 1),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骨關節(jié)炎、脂代謝異常、冠心病所占的患病率依次為19.1%、9.9%、13.8%、9.9%、8.5%,說明果園村老年人的心臟、血管機能普遍較差,加之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各方面機能也隨之下降有很大的關系。 調查中有一部分的老人在步入老年時還在從事體力勞動,他們中有些人舍不得花錢治病,有些是兒女的疏忽,這就導致很多老年人身體的疾病轉為慢性疾病或加重,因此關注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是社會的責任之一。
(一)小區(qū)老年人參與健身鍛煉情況
表2和表3結果顯示,每周進行健身鍛煉在1~2 次的人數(shù)占總調查人數(shù)比例的37.2%,每周3~4次的占18%,每周在5-7次的占 44.8%;有46.4%的鍛煉者每次鍛煉的時間在30~60分鐘,10.6%的鍛煉者每次鍛煉時間超過 1小時,還有 43%的鍛煉者每次鍛煉時間在半個小時之內,說明小區(qū)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次數(shù)其實不高,這與他們對體育健身與健康的認識程度不高,與相關部門對體育健身重要性的宣傳力度等都有直接的關系
(三)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方式
在進一步對果園村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項目的調查發(fā)現(xiàn)(見表 4),廣場舞、散步、爬山、快走慢跑是鍛煉者最樂于參與的運動,這四項運動的參與率依次是 20.2%、15.8%、10.4%、11.2%。 廣場舞是小區(qū)老年人主要的鍛煉項目,這小區(qū)里里的所建的體育設施較少有一定的關系,較少的體育設施滿足不了老年人健身的需要,因此廣場舞成了他們主要的鍛煉項目,由于有個別老年人學過太極,住在附近的老年人有時聚在一起也會打打太極,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團體,在調查中,正在學太極的人數(shù)也在逐漸增多。
(四)社區(qū)老年人健身知識的獲得途徑現(xiàn)狀
從表5可以看出,社區(qū)老年人獲得相關健身知識一般是自己多年經驗的總結(47%),他人的傳授(26.4%)和從報刊、書籍(66%)以及電視(15.6%)和網(wǎng)絡(4.4%)中獲得。 有部分老年人因自己堅持鍛煉多年,故也從中總結出了相應的健身經驗,當其他老年人即將加入健身鍛煉的行列時,這些有多年健身經驗的老年人就會將自身的經驗傳授給他人,鼓勵他人一起進行健身鍛煉,有些老年人在家經常閱覽報紙、書籍和觀看電視也會從中獲得老年人健身鍛煉相關的知識,并在實際鍛煉時將獲得的這些知識或方法運用到鍛煉中。
(五)老年人對健身鍛煉需求狀況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見表6),在問及“健身需求”這一問題時,大多數(shù)被調查的老人還是希望能得到科學的健身指導,占調查總人數(shù)的45.4%,11.4%的老年人對健身知識有需求度。這說明大部分社區(qū)老年人是需要有專業(yè)人員進行指導的,同時也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健身知識,以便得到更好的鍛煉。有28.2%的老年人認為目前缺乏較好的健身場所是制約他們進行體育健身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迫切希望社區(qū)物業(yè)能夠為老年群體提供更多活動空間。通過調查我們還發(fā)現(xiàn)(表7),在回答“是否需要一套適合自己的健身運動處方”這一問題時,79.2%的人表示需要適合自己的一套健身運動處方,11.2%的人表示不需要,這一部分人認為自己通過多年的鍛煉已經總結出了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并且認為是適合自己身體需要的。 僅有 9.6%的人在此問題上持無所謂態(tài)度。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四個小區(qū)常住老年人有一小部分的老人受過高等,但是還有一大部分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高中及以上占19.2%,初中占34.9%,小學及以下占45.9%。 由于社區(qū)老年人對體育健身的認識程度不高,在開展健身運動上受到一定限制。
2.參與體育健身的老年人目的明確,主要是以強身健體和消遣娛樂為主,社交為輔,常健身的項目主要是散步、爬山、太極拳、快走慢跑、廣場舞。
3.健身地點多以社區(qū)空地,附近學校、廣場、公園和免費場所為主,健身場地和器械缺乏。
(二) 建議
1.聘請體育專業(yè)人才,使老年人健身更具科學性和計劃性,并增加體育設施場所。
2.在社區(qū)大力開展體育教育的宣傳,增強老年人對體育鍛煉的健身意識。
3.建立老年人健身組織,并舉行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及比賽,以豐富老年人的生活。
4.對老年人做好醫(yī)務監(jiān)督工作,給老年人定期做身體檢查,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針對身體狀況進行有選擇的鍛煉,促進老年人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王瑞元主編.運動生理學.人民體育出版社,
【2】黃華清主編.運動與健康.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3】黃東 李江 莫偉彬.農村老年人體育健身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以廣西桂林市雁山鎮(zhèn)果園村為案例.桂林: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4】夏洪安.濟南市老年健身運動處方實施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桂林:廣西師范大學
【5】盧元鎮(zhèn).中國社會體育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