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婧
童話作為一種學生文學體裁,融想象、幻想、夸張等為一體,迎合了小學生認知特點,成為學生最喜愛的讀物之一。這就需要我們基于童話的邏輯性,在現實和虛構之間,尋求童話教學的有效路徑,打通學生生活和童話世界的通道,引領學生快樂成長,智慧發(fā)展。
一、解構童話教學的邏輯性
童話教學需要我們強化文體教學意識,根據童話體裁的邏輯性,做到因體裁制宜,構建童話教學的有效路徑。基于童話文體的閱讀教學,需要我們因循童話的邏輯性,解構童話現實和虛構關系。
1.幻想,鑄就童話的靈魂
幻想是童話的靈魂,沒有幻想就沒有童話。童話賦予文本以奇異、怪誕的語境,一切在自然語境下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童話世界中都可以存在,它打破了“自然力”的束縛,借助幻想、夸張、想象等,營造出一個適宜學生的童話境界。動物、植物等皆可以借助擬人化的手法,發(fā)出人的言行舉止,具有人的七情六欲,引領學生從現實向虛構的世界穿越,并可以自由往返,最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認知和經驗不足對學生信息獲取的束縛,讓學生的情感、理想、渴求等有所依托。
2.現實和幻想,編織童話美麗的花環(huán)
幻想是童話的靈魂,然而童話世界的幻想并不是海市蜃樓,童話世界的幻想根植于現實生活,并從現實的土壤中汲取素材、靈感等,不斷生長,不斷構建理想的世界,滿足學生多樣化的情感、心理、理想等訴求。但是童話世界并不是對生活的原型呈現,而是基于現實生活,又高于現實生活,是對生活藝術化、理想化的再現。幻想和現實,編織起童話的美麗花環(huán),為學生架構起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通道。
二、闡述童話教學的路徑
童話創(chuàng)作的邏輯性決定了童話教學的價值取向,需要我們基于童話的現實性和虛構性,在經歷童話虛構的情節(jié)、走進虛構的童話形象中,又將童話教學回歸現實土壤,捕捉作者的真實意圖,促進學生現實成長。下面以《去年的樹》為例,簡要闡述童話教學的路徑。
1.經歷虛構的故事情節(jié)
童話教學設計,我們要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潛能,引領學生走進童話。童話的故事性需要我們引導學生了解故事,把握童話故事發(fā)展,經歷虛構的故事情節(jié),從而利用學生的獵奇心理,使學生的心理得到滿足感,調動學生進一步走進童話的“胃口”,對童話故事津津樂道。
《去年的樹》這篇童話,情節(jié)簡單,主要講述了一只鳥兒和樹許下諾言,鳥第二年為了踐行自己的諾言,歷經重重困難,去找尋它的好朋友樹,最后為樹獻上美妙的歌曲。為了引導學生經歷虛構的故事情節(jié),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小小故事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講述童話故事,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事件要講述清楚故事的起因、發(fā)展、經過和結局,可以結合形體語言。在此基礎上,推薦選手參與班級層面的比賽。
活動設計,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并有機融入比賽機制,不僅為學生搭建了展示的平臺,而且也利用比賽激發(fā)學生好勝心,加深學生對虛構故事情節(jié)的了解,形態(tài)語言的融入又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2.走進虛構的童話形象
虛構的故事情節(jié)為故事人物營構起一個立體化的活動空間,也是童話故事中童話形象展示的平臺。在學生親歷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需要我們引領學生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走進虛構的童話形象,透視童話形象的言行舉止、心理情感等,與童話形象進行立體化的互動,進而沉入童話角色,感悟童話形象。
為此,我設計了情景劇活動環(huán)節(jié),以四次對話為主線,分別是鳥兒和樹、鳥兒和樹根、鳥兒和門、鳥兒和小姑娘,將童話分為四個場景,要求學生圍繞《去年的樹》這個題目,為四個場景擬一個小標題,并明確角色和完成角色分配任務,根據童話情節(jié)發(fā)展和角色語言,揣摩角色動作、心理、神情等,并借助形體語言揭示角色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等。
這一環(huán)節(jié),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開展課本劇活動,促進學生合作學習,在角色扮演中完成對童話形象的認識,改變傳統(tǒng)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將走進童話形象變成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在角色扮演中傳遞學生對童話形象的個性化認識,加深學生對童話形象的認識,從而為學生從虛構向現實的回歸進行有效的鋪墊。
3.引領學生回歸于現實
童話的價值在于實現虛構到現實的回歸,在經歷故事情節(jié)、走進童話形象鋪墊的基礎上,需要我們理性地引領學生從童話營構的虛擬世界中逐步回歸于現實,將童話教學的落腳點置于現實的土壤中,完成從現實到虛構、虛構重返現實的穿越。
在學生扮演情景劇基礎上,我設計了如下學習活動:我為角色代言。學生圍繞自己扮演的角色,結合其他學生角色扮演,交流分享自己扮演的角色,自己對這一角色的情感態(tài)度是怎樣的。角色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圍繞童話中的重點角色開展交流活動,確保童話教學的目標導向。最后,學生將焦點指向“鳥”,提煉出核心詞匯:信守承諾,珍惜友誼。隨著鳥兒形象的浮出文面,童話角色形象與現實中的人物形象架構起關聯(lián)的通道,有效實現童話形象向現實土壤的回歸,讓學生從童話形象轉向現實,從而為捕捉作者童話創(chuàng)作的真實意圖建立起通道。
4.捕捉作者真實的意圖
童話和其他文學體裁一樣,都具有明確的中心思想,童話的虛構性并沒有削弱文本的中心思想,只是作者的寫作意圖借助學生獨特的認知方式,營造出童話獨特的話語情境。為了在童話形象和現實生活之間搭建起通道。我緊接著設計了這樣的學習活動:
【鳥的自述】從鳥的角度,根據童話故事,自述自己是一只怎樣的鳥,講述自己為什么堅持要向“燈火”唱歌。
【? 的控訴】選取童話中合適的角色,從它的角度提出控訴,講述清楚控訴的對象、原因與希望等。
第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從鳥的角度,將學生置于鳥、人交融的場景,從鳥的形象中感受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從而實現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第二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是對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二次或者多維創(chuàng)造,大多數學生從樹的角度提出控訴,從而延伸出一個環(huán)保的話題,人與自然的話題。
5.促進學生現實的成長
文學的價值在于它對讀者的滋養(yǎng)意義,虛構的童話也是如此。童話教學最終要有助于促進學生生長,提高學生生活品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關鍵能力,即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為了促進學生現實成長,在拓展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這樣的學習活動:
【營養(yǎng)快車】結合童話內容和童話中給你印象最深刻的角色,談一談,這篇童話給你的啟發(fā)。
這個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從虛構的童話中引向現實生活,使學生從感性回歸理性,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從而主動成為一個信守承諾、踐行承諾的人,用誠信筑牢人生的底線。
童話,以其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幻想營造出一個內涵豐富的文學世界,這就賦予童話教學以更多創(chuàng)造的可能。童話教學中,我們要始終保持一顆謙遜之心,且行且探。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襟江小學教育集團襟江校區(qū)(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