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可敬又偉大的曾峰,他的愛心授課是奉獻愛心的最高境界,也讓更多貧困的人有了安家的能力。
奉獻;俠義精神;施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梵高
他是一位普通的廚師,靠手藝安身立命;他又是一位不簡單的廚師,無償將攤煎餅的手藝傳授于人,帶領(lǐng)無數(shù)的人走上創(chuàng)富之路。7年時間里,他的學徒遍布全國各地,他傳授的煎餅手藝還走出了國門,令無數(shù)經(jīng)濟窘迫的家庭“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他就是被學徒們親切地稱為“煎餅俠”的曾峰,今年44歲,一個在河北做山東煎餅的河南信陽人。
小時候的曾峰,生活在河南信陽的一個農(nóng)村家庭里,父母以務(wù)農(nóng)為生,家庭非常貧困。曾峰深刻體會到家境困難給他帶來的自卑感,從那以后,他就暗暗發(fā)誓:如果有一天經(jīng)濟條件改善了,一定要幫助更多的人,因為這種感覺實在太難受了。
通過學習廚藝,曾峰積攢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曾在北京做高級廚師的他,20世紀90年代就月入萬元。隨后曾峰來到石家莊發(fā)展,開了一家麻辣燙小店。高水平的廚藝為他的小店積累了不少回頭客。
令曾峰印象最深刻的回頭客是一個叫王秀芬的單親母親,她獨自撫養(yǎng)5個孩子,為了省下更多的錢養(yǎng)家糊口,打零工的她每次只點1元錢的清湯面外加幾片青菜來充饑。時間久了,曾峰在了解了她的情況后,不僅經(jīng)常給她免費“加餐”,還主動對她說:“打零工也不是常事,有沒有想過學個手藝?比如攤煎餅,我可以免費教你。”沒想到素昧平生的曾峰竟主動提出幫助她,她感動得無以言表,當場就決定“拜師學藝”。
辭去了零工的王秀芬每天就帶著小兒子成了曾峰的第一個“學徒”,她的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為了表達對曾峰叔叔的感謝,他總是搶著幫曾峰干些雜活兒,并表示自己什么活兒都能干。從那一刻起,曾峰就決定要將煎餅手藝繼續(xù)傳授給更多有需要的困難人。
考慮到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艱難,曾峰自掏腰包拿出辛苦積攢的15萬元,定制了120輛煎餅車,全部免費送給了石家莊的貧困下崗職工。2013年起,他還將每個月的15日定為“愛心日”,在這一天,他在自己的小吃店教授攤煎餅技術(shù)。7年來,曾峰的愛心授課風雨無阻從未中斷。漸漸地,他的學徒已不僅僅局限于石家莊周邊,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學員慕名而來,渴望學得一技之長來擺脫經(jīng)濟窘境,他們大多是三四十歲的下崗職工,也有剛經(jīng)歷了投資失敗的創(chuàng)業(yè)者,甚至也有殘疾人等。
寒來暑往,短短7年時間里,曾峰通過實實在在地傳授自己攤煎餅的手藝,讓3000多人有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從而改變了家庭的困境,幫助他們重燃了生活的信心。甚至有一部分人帶著曾峰傳授的手藝走出國門來到法國,開辟了獨具特色的“中式料理”,而煎餅也成了他們異?;鸨恼信撇恕6谶@個過程中,眾多學徒們不僅學到了“攤煎餅”的手藝,還決心將師傅的俠義精神傳遍各地,將這份愛心薪火相傳。
每次被問及有何夢想時,樸實的曾峰總會咧著嘴笑著說:“如果能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教室”是再好不過的了?!薄拔液推拮蛹s定,當我們60歲時,就背上行囊,做一名背包客,走遍全國,走到哪兒就教到哪兒,直到教不動了為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