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鴻
一堂課已經開始,而學生的興奮點卻仍停留在課間活動上,他們對于新知識的學習還處于抑制狀態(tài)。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呢?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使學習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促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常言道:“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币虼?,新授課的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一堂課導入的成與敗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對整堂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來,我在教學實踐中對小學數學新授課的導入設計進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新授課的導入要注重一個“導”字
所謂導,就是教師創(chuàng)設的學習情境或提出的問題和要求,要具有導向作用,要能夠啟發(fā)、誘導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盡快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如教“圓的認識”時,教師一上課并沒先問學生:“你們生活中平時見到哪些物體形狀是圓的?”而是這樣設問:“同學們,你們想想,我們平時所見的車輪都是什么形狀?”學生們都說:“都是圓的。”“方的行不行???”“那怎么行,方的怎么滾動呀。”接著教師隨手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橢圓,問:“這樣的行嗎?”“也不行,如果車輪是這樣的,行起來那就會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噢,為什么圓的就行呢?”這樣設問,畫龍點睛,把圓的基本特征滲透進去了(即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教師邊說邊出示課題,然后讓學生用圓規(guī)畫出大小不同的幾個圓,體會圓是怎樣畫出來的。然后讓學生在圓里畫出半徑,能畫幾條就畫幾條,看誰畫得多,畫完后用尺子量一量它們的長度,看看能發(fā)現什么……教師將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到學習圓的知識教學中來,為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主動獲取知識,作了精心的設計。
二、新授課的導入要突出一個“激”字
所謂激,就是要激起疑問,激發(fā)興趣。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在學生即將開始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教師要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新奇、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讓學生在寬松、融洽的條件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教“時、分的認識”時,教師采用“猜謎”的方法導入:“今天,我要給同學們猜一個謎語。”一聽說要猜謎,每個學生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要猜的“謎”上來了?!案绺玳L,弟弟短,弟弟跟著哥哥轉,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于是,謎語一出,學生就各說不一,展開了積極的討論。這時,老師拿出一個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對學生說:“請看,剛才謎語中的‘哥哥’‘弟弟’各指的是誰?它們是怎么走的?它們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這方面的知識?!边@樣導入,為新課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一開始就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中。
三、新授課的導人要注意一個“巧”字
所謂巧,就是導入的方法、火候要巧,令人有自然、恰當、水到渠成之感,使學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如教學 “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板書一組數:9、24、123、405、8220、10800……師生進行比賽,看誰最先判斷出這些數中哪些能被3整除。學生躍躍欲試,但隨著數位的增加,數目的增大,他們的判斷會越來越慢,學生會想:老師用什么絕招這么快就判斷出來了、能被3整除的數到底有什么奧秘和絕招呢?教師抓住這一“火候”,啟發(fā)誘導,從而把學生的思維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達”的思索境地,引起對新知強烈的探索欲望,把學生帶人廣闊的數學天地之中。
總而言之,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啟發(fā)在素質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選用、創(chuàng)造出其他豐富多采的新授課的導入形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新授課導入方法,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