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秋銀
摘 要:小學生不良行為指在小學生身上發(fā)生的與學校生活規(guī)范不一致的行為,對小學生不良行為的矯正,要轉變教師,家長及學生的觀念,家長和學校共同分析原因,對進一步研究矯正措施,使觀點與看法趨于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關鍵詞:問題、分析、策略、效果
小學生不良行為指在小學生身上發(fā)生的與學校生活規(guī)范不一致的行為,是小學生對學校的適應不良造成的。以下是本人通過對本班一名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的成因及輔導策略的分析。
一、基本情況
偉軍,男,10歲,五年級學生。常欠交作業(yè),上課注意力很難集中,常隨便說話,做鬼臉吸引同學注意,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二、主要問題
1、偉軍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尤其是語文最差,三年級開始,就沒拿過及格,作業(yè)極少交,如果留下來補做,也只是亂寫一番,書寫非常馬虎,甚至乘老師不注意之機逃走。但特別喜歡體育,曾在二年級參加校運會400米跑獲第一名。
2、上課自愉自樂;喜歡做鬼臉吸引同學注意、發(fā)笑;左顧右盼不聽課,影響同學聽課。
3、喜歡說謊。常常蒙騙老師和父母,答應做的事情做不到,做錯事時常為自己辯解。
4、貪玩,做事不顧后果。課間有嚴重的攻擊性行為,曾用剪刀刮破同學的臉,因口角隨即拳頭緊握,把一同學推倒在地。
三、案例分析:
(一)家庭因素
1、偉軍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母親才上完小學四年級,父親也才初中畢業(yè)。限于家庭條件的原因,又忙于生計,對教育方法也不是很在意,通常是以打代教。
2、家庭缺乏了一個學習的文化氛圍。慢慢也就產生了一種惰性,不愿學習,學習的效果自然不理想。
3、由于父母工作忙,甚少陪伴孩子,使他渴望得到關愛但有極無奈,深感家庭生活缺乏情趣。
4、偉軍的父母對錢管理非常嚴,從來不給他零用錢。很少讓他參加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偉軍缺乏與人交往機會。
5、家庭經濟因素父母感情不好,有時也會遷怒到孩子身上。
(二)學校因素
1、前幾任的老師曾做過心理輔導,與家長進行溝通,由于缺乏全面跟進,但效果不大。
2、任課老師對偉軍的愛不夠,對偉軍不良行為的一點點進步沒有及時肯定,慣用一個標尺來量度學生,甚至更嚴厲,問題學生心靈往往比較脆弱,批評越多不良行為惡性循環(huán)越多,教育越沒有成效。
3、由于各科的學習成績不理想,老師還沒有逃出應試教育的怪圈,沒有從人思想、心理入手,及時給予輔導而采取嚴厲的督促。
4、老師則重關注偉軍行為表現(xiàn)、忽視關注他的內心感受和內在需要,由于他在老師、家長方面得不到一點滿足,體會不到一點成功的愉悅,自然就不把老師教導放在眼里了。
(三)社會因素
1、偉軍是一個外向、好動的男孩,由于得不到各方的關愛,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朋友的影響而產生更多不良行為。
2、偉軍在班級體、家里都感受不到安全感,與同學關系不理想,他的不良行為更讓同學反感,造成同學對他的排斥、拒絕,導致他無法找到立足之位,而想方設法用偏激的行為宣泄自己的不滿。
(四)個人因素
父母要忙于生計,對他的關注自然相對較少,加上父母和他的交流較少,使他產生一種誤解,認為父母不愛他。他對學習的好壞表現(xiàn)出無所謂,而且由于他學習基礎不好,學習很吃力,加上得不到相應的幫助,學習成績上不去,使他失去學習信心,進而失去興趣。
四、輔導過程與策略
對小學生不良行為的矯正與教育,首先要轉變教師和家長的觀念,形成有利于學生攻克糾正學生不良行為的心理氛圍。家長和學校共同分析原因,進一步研究矯正措施,使觀點與看法趨于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一)與家長多溝通
引導家長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要求家長最大限度地幫助孩子,哪怕不能給他講解習題,但也要監(jiān)督孩子學習。建立家庭學習、表現(xiàn)評價表,及時和老師保持聯(lián)系,更好的了解孩子各方表現(xiàn),及時采取激勵與評價。
(二)定規(guī)矩,促方圓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對偉軍加倍關愛,注意把握一切機會,對他進行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與培養(yǎng),不放過任何一個教育他的機會,如:集會集隊時提醒他要快、靜、齊;課間守紀不追逐打鬧;要與同學友好相處少計較;上課特別關注他,發(fā)現(xiàn)他開小差,做鬼臉時換上關注的眼神,提醒上課要守紀律,慢慢他意識到自己不對,總是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課后給他講道理,讓他從中明白課堂守紀不但是尊重別人的勞動,還受歡迎。平時,把班上的一些簡單的干部工作如:值日組長,收發(fā)作業(yè)交給他完成,通過壓擔子,使他體會成功。在平時的交往中,引導他尊重長輩,學會容隱與包容,學會寬恕不計較,就這樣每天堅持經過20后天的教育跟蹤,上課搗亂的次數(shù)不斷遞減。
(三)行為矯正
針對偉軍的行為形成定勢程度與性格特征。行為矯正采取強力增強矯正與榜樣法、暗示法等。其中強力增強矯正行為,有積極增強與消極增強,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鼓勵他以受歡迎的行為,抑制不受歡迎的行為。
1、制定習慣評價表。制定違紀、欠交作業(yè)、不誠信等行為習慣評價表與獎勵方案,激勵合作動力。
2、改變評價方式,自制“懲治辦法”。讓他自己列出錯誤行為的種種表現(xiàn)及“懲治辦法”:如沒犯錯每科一節(jié)獎一星,累計10星加10分,上課違紀一次扣兩星,不交作業(yè)一次扣2星,欠交后主動補做不扣分等。每周累計得100分,晉升紀律、學習、誠信等“周之星”并給與獎勵。
3、設立個人表現(xiàn)跟蹤檔案,注意評價與激勵。為了徹底轉化偉軍上課不專心,與各科老師商量制定個人課堂常規(guī)表現(xiàn)評價表,請各科老師一起對他的行為進心行評價,實施齊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堅持每天一評價、每周一總結,每月一次表彰大會。我們從包容偉軍的缺點開始,賦予愛心和耐心,幫組他糾正,課堂上多讓他參與到學習中來,哪怕是只有微小進步也要及時夸獎。盡管出錯了也作鼓勵“不要緊,你的回答已不錯了;再努力老師相信你能行……”我發(fā)現(xiàn)短短的一句話,拉近了師生間心的距離,起到了紐帶的作用,可以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新動力。
4、榜樣魅力
可以用“榜樣法”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對偉軍出現(xiàn)做事隨意性、不顧后果情況,首先在他出現(xiàn)這些動作時要及時指出是錯誤的。在班中選擇榜樣學生與他配對坐在一起,良好的學生的模范作用讓不良行為得到抑制,出現(xiàn)行為偏差及時指出錯誤所在并加以糾正,又要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加以表揚讓他樹立“我也受歡迎”的信心。
五、效果與體會
“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發(fā)展,反之對學生付出的真誠就一定能受到另人欣慰的效果”。經過輔導和跟蹤,偉軍出現(xiàn)另人驚喜的轉變,和同學和睦相處,上課守紀,能舉手發(fā)言,完成各科的作業(yè),成績也有所進步。期末全班一致推薦他為“優(yōu)秀少先隊員”,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在五年級下學期還當上體育委員。小學生的行為偏差大多是環(huán)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教育方式、學校教育方式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