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笑笑
黨的十九大以來,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教育歷史定位,明確了教育工作任務。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推動現有教育模式改革。
一、高職院校安全教育工作在思政教育體系中的定位
近年來,隨著全國人民對安全工作關注度不斷提升,在自媒體推波助瀾下,每一次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曝光都刺痛著民眾脆弱的神經,高職院校作為社會關注極高的領域,往往涉及學生的安全事件更會引起網絡的密集關注和隨時失控的網絡輿情。高職院校安全教育工作作為思政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和紅線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師資、教育平臺、課程研究、課程內容更新速度跟上社會安全形勢快速變化。
二、高職院校安全教育工作現狀
1.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安全意識淡薄。發(fā)展是目標,改革是動力,穩(wěn)定是前提,安全穩(wěn)定是高職院校各項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基礎和保障,大學生安全教育是實現高職院校安全穩(wěn)定的重要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現實中,部分高職院校對安全工作不夠重視,重管理輕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大學生安全教育只由某一職能部門承擔,尚未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導致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疲于應付處置,事后缺乏系統性的分析總結,致使高職院校師生普遍缺乏安全知識技能,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自我保護能力不足。
2.安全教育課程不夠正規(guī)。高職院校雖基本開展各種形式的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但往往作為“選修課”由學生主動選擇性學習非通識教育。近幾年出現的網絡安全課程雖可做到普及但卻很難做到課程監(jiān)管和課程知識驗收。
3.安全教育課程教材老舊。高職院校安全教育課程使用材料內容普遍老舊,部門教材課程設計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內容針對性不貼合當代大學生實際生活,安全知識無法跟上社會安全形勢變化,例如,“電信詐騙”作為高職院校學生報案率較高的案件類型,其防騙知識在高職院校訂購率較高幾種《大學生安全教育》教材中,詐騙手段基本是5到10年前的,而近幾年愈演愈烈的防“校園貸”知識基本沒有涉及。
4.校園安全教育知識普及中授課人員安全知識儲備量不夠。高職院校中,很少將安全教育課程設置為必修課程,現有的《道德與法律》課程雖多少有所涉及安全領域,但還遠遠不夠,比如近幾年國家頒布的《國家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網絡安全法》等內容很少涉及。近年來一線教師和輔導員受到的安全壓力逐漸加大,他們只能機械的向學生進行安全告知,有的更是直接向學生宣傳“不可網貸”、“不要被傳銷”,這種禁止性的安全教育更容易被學生在心理上抵觸或直接無視,安全教育效果收效甚微。
三、新時代高職院校安全教育工作改革方向
1.狠抓高職院校內安全工作責任落實。安全教育工作落實難,不被重視的根源在于管理者和普通教職工安全意識差,普遍認為安全工作是個別職能部門的工作,和本人崗位職責關系不大。隨著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理念深入人心,管理安全必全員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各類法律法規(guī),而狠抓責任落實則是重中之重。高職院校應本著“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和“鐵面”“鐵規(guī)”“鐵腕”“鐵心”工作態(tài)度加強校園安全工作。高職院校安全工作必須由高職院校黨政一把手牽頭,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每個崗位職工和高職院校簽訂崗位責任書,明確崗位安全職責,讓每一名職工了解崗位安全風險,排查崗位安全隱患,落實崗位責任,只有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名工作人員身上,校園安全工作才會被全員重視,安全教育工作才會被提升到足夠的高度。
2.打造專業(yè)化的安全教育隊伍。安全教育既要扎根于課堂,更要貼合社會安全大形勢的需要,高職院校重視對教師安全素養(yǎng)提升工作,每年定期要對一線思政教師和輔導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考試通過后可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理論教授和實際操作并重是高職院校的特點,高職院校應借鑒企業(yè)安全工作經驗,為高職院校各部門“安全員”和一線實訓教師提供安全學習平臺,取得《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證》等相關安全資質,提高實訓教師授課門檻,在正式的實訓課前必須滿足兩課時的《實訓安全》課程。
3.利用開學季對入校新生進行入校安全通識教育,讓每一名入校學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在大一階段將大學生安全教育設置成為必修課程,重新調整課程計劃,擴充安全知識的廣度。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打破常規(guī),由處置各類安全事件的安全主管部門提供專業(yè)人員向學生進行授課,比如學工處、安保處、后勤處等部門可以向學生傳授國家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安全、衛(wèi)生防疫、大學生社交安全等內容。
4.大幅提高安全技能傳授。在傳統安全教育體系中,基本以書本知識介紹為主,很難滿足高職院校當前需要。近階段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法律普及、安全知識介紹層面,部分高職院校可以做到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學生的代入感,但這還遠遠不夠,大學生安全教育必須加入傳授學生現場應急處突知識傳授和現場安全演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要求,每學年必須組織學生參與一次宿舍模擬火災逃生演練,盡量模擬火災逃生場景真實性,增加逃生緊迫感,提升學生逃生能力。在各類演練中可以豐富演練內容,具體包括消防逃生、撲滅初期火災、地震逃生、電梯應急逃生、校內爆恐襲擊逃生、實訓室安全生產事故等緊急處置等內容。
5.利用第二課堂、第三課堂等平臺營造濃厚的高職院校安全文化氛圍。對大學生進行的安全教育絕不僅限于課堂教育,學生在大學生活中已初探社會,而社會對學生來說神秘而又充滿誘惑,因為對社會安全普遍的認知缺乏,更應該在課外活動和實踐教學中大力增加針對性強的安全知識普及,讓學生可以更快更安全的融入以后的社會生活。
在安全形勢逐漸緊迫的今天,高職院校師生安全教育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對于“安全教育”課程不重要和安全工作與教學無關的觀點更應立刻改變。高職院校作為人員密集型場所,“人”的不穩(wěn)定是首要安全風險隱患,加強高職院校安全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吧谝话踩辽稀痹诟呗氃盒=^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高職院校的發(fā)展絕不能以犧牲師生生命為代價,對大學生安全教育需要落到實處,高職院?!按笏颊苯逃w系中需要給安全教育留下足夠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