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姝瓊 張曉迦 時娜娜 段夢瑤
摘要:目的:對針灸康復護理在頸椎病護理中的干預效果進行調查。方法:以50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以其中25例患者為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針灸康復護理,以另外25例患者為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療效評估有效率為92.0%、72.0%,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96.9±7.2)分,對照組為(82.4±6.3)分,P<0.05。結論:針灸康復護理在頸椎病患者護理中效果理想。
關鍵詞:針灸康復;頸椎病;護理干預
頸椎病是退行性疾病的一種,本病的發(fā)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患者會出現(xiàn)頸部疼痛、頸肩功能活動受限等表現(xiàn),嚴重者會引發(fā)頭暈、頭疼甚至顱內供血受阻表現(xiàn),對患者生活、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針灸康復是中醫(yī)常用的治療方式,多項研究證實,針灸康復護理管理在本病中的護理效果理想[1]。本次研究以50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針灸康復護理在頸椎病護理中的干預效果進行調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50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為2018年1月-2019年1月間我院收治人員。研究組患者年齡平均(58.6±13.2)歲,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頸椎病病程平均(2.4±0.8)年,右側上肢麻木者9例、左側上肢麻木者8例,勞損致病者21例、急性扭傷者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平均(58.8±13.1)歲,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頸椎病病程平均(2.6±0.5)年,右側上肢麻木者10例、左側上肢麻木者8例,勞損致病者22例、急性扭傷者3例。所有患者均存在頸部疼痛、功能活動受限表現(xiàn);患者無顱腦病變?;颊咧榍彝鈪⑴c調查。
1.2一般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管理,患者入院后予以相關藥物治療,監(jiān)督患者用藥,對患者用藥進行指導,同時對患者生活相關事項進行指導。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避免患者產生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同時要予以患者相應的健康指導,幫助患者了解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同時要對患者的運動、康復進行指導,讓患者加強頸部肌肉的鍛煉,提升肌肉功能,讓其能夠對神經、骨骼起到保護作用。在訓練的過程中也要循序漸進,避免患者出現(xiàn)勞累表現(xiàn)。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針灸康復護理。
針灸推拿:患者俯臥位,取穴夾脊穴、大椎穴,同時針對患者不同的兼證配合不同的穴位進行治療。惡心、嘔吐者配合內關、合谷穴治療;四肢乏力者配合曲池穴;頭暈者聯(lián)合風池穴。常規(guī)針刺,平補平瀉,留針時間為30min,一日一次。患者針灸結束后要留觀20min,觀察患者是否有不適表現(xiàn),而后予以患者推拿治療,采用按法、拿法、滾法等手法進行按摩,解除頸部肌肉的緊張,恢復肌肉、神經功能,患者推拿時間為30min,一日一次。
康復理療:幫助患者進行體位調整,對患者頸椎進行牽引,牽引力度根據(jù)患者耐受程度進行調整?;颊郀恳螖?shù)為每日一次,2周為1個療程,治療2-3個療程。護理人員同時要對患者坐姿進行糾正,避免患者病情反復。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正確的姿態(tài),叮囑患者不要久坐,同時要對患者日常功能鍛煉進行指導。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護理后康復效果進行調查,同時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比較。采用SF-36量表對生活質量進行比較。
1.4評估指標[2]
生活質量評估:量表分為8個維度,共有36個項目,總分127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康復效果評估:顯著:患者頸肩功能活動尚可,頸部疼痛消失,肢體麻木感消失;改善:患者頸肩功能改善,頸椎疼痛緩解,肢體麻木感明顯減輕;無效:患者頸肩功能無顯著改善,肢體功能活動受限。評估有效率=顯著率+改善率。
1.5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文中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t、卡方視為檢驗指標,P<0.05視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康復效果比較:兩組患者療效評估有效率為92.0%、72.0%,P<0.05,詳見下表。
2.2生活質量比較: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96.9±7.2)分,對照組為(82.4±6.3)分,P<0.05,t=5.27。
3.討論
頸椎病的發(fā)生與慢性勞損、急性扭傷相關,患者頸椎椎間盤突出/脫出、頸椎骨質增生等均會對頸部神經造成擠壓,嚴重時會影響顱腦功能,若患者突發(fā)眩暈跌倒還會增加意外發(fā)生率,威脅患者生命安全[3]。本病在長期低頭者中發(fā)病率非常高,因此,本病是教師、工程研發(fā)人員以及長期在電腦前工作人員的常見職業(yè)病,對其健康、生活、工作均有著嚴重的影響[4]。
針對頸椎病的治療多以保守治療為主,雖然保守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病情,但患者治療周期長,且治療后病情容易反復,因此患者治療依從性低下,不利于病情控制,甚至導致病情惡化[5]。因此,在患者治療過程中要注重患者的護理管理,針灸康復護理過程中能夠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讓患者加強自我管理意識,降低勞損度,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中醫(yī)護理管理能夠通過針灸、推拿等方式促進患者病情康復,改善患者頸椎動脈微循環(huán)。
結果可見,兩組患者療效評估有效率為92.0%、72.0%,研究組患者治療效果更為理想。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96.9±7.2)分,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顯著提升,證明針灸康復護理管理能夠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舒適度,是一種有效的臨床護理管理方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蘭芬.針灸康復護理在頸椎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8):104-105.
[2]朱愛萍.針灸康復護理在頸椎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8(24):71.
[3]陳杏,邢海輝.針灸康復護理在頸椎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7,23(30):158-160.
[4]徐立萍.針灸康復護理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配套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503-504.
[5]呂莉. 針灸康復護理在頸椎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A].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年12月研討會綜合刊[C].:《臨床心身疾病》雜志編輯部,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