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閱讀中動筆,能夠幫助記憶,掌握書中的難點、要點;有利于儲存資料,積累寫作素材;也有利于擴大知識面,提高分析綜合能力。批注評點是一種傳統(tǒng)的讀書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根據(jù)個人的閱讀體驗,寫出自己的感悟或質疑,這既是一種閱讀鑒賞,也是一種智慧的啟迪。把批注閱讀當作課堂生成的寶貴的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借助批注開展閱讀交流,真正實現(xiàn)師生、生生、生本之間的對話。筆者結合學情從兩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一是積極探索閱讀教學的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二是研究批注式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
一、了解學情,精心推進
在教學過程中從七年級學生認知水平、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調查入手,在各班級中,普遍觀察,采取個別談話,學生問卷調查和家長訪談等形式進行調查,收集有關信息,掌握學生的認知水平,重點掌握學生閱讀范圍、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等。在班級中成立語文學習小組,五到六人一組,為批注式閱讀做好基礎準備、組織保證和評價保證。課內由小組長檢查預習時有無做到老師的批注式閱讀的要求,根據(jù)完成情況進行等級評價,每一個等級進行相應的加分,優(yōu)3分,優(yōu)2分,優(yōu)1分,沒有達標的進行相應的扣分。
二、規(guī)范批注方法,提高閱讀技能
(1)認識批注符號。為了讓學生在閱讀時,用能代表某種理解意義的符號在字、詞、句、段上圈點、勾畫,幫助閱讀。提高效率,我們與學生共同商定使一套符號系統(tǒng),保證班級每個學生在圈點勾畫時符號一致。便于交流比如:在生字上加圈“O”;在難字上加“口”方框;關鍵詞語下加著重號“·”;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語句下畫波浪線“~~~”;在需要著重領會、深理解和記憶的語句下面劃直線“——”;在有疑問的語句或詞語末尾打問號“?”;等等。
(2) 學習用文字批注,所謂文字批注,我們認為是在符號批注的基礎上,能夠圍繞重點、難點,寫出自己的所感、所惑和所疑?!拔淖峙ⅰ笔情喿x最重要的一步,是閱讀是否有質量、有收獲的關鍵,也是閱讀理解能力自我培養(yǎng)的關鍵。重點突出對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大膽對文中所感處,如詞語、句子、段落、課文題目、課文結尾、主要內容、文章結構、表達順序、修辭手法、 寫作特點、作者情感等進行批注,同時要求學生盡量把符號批注與文字批注相結合。對批注的語言要求既簡短精煉,又完整通順。
讓人感到欣喜的是,在課堂上,學生對這種閱讀方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大都非常認真地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文本批注的嘗試與學習。經過近三年的摸索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解讀《蘆花蕩》時,學生在批注式閱讀的基礎上,課堂處處激蕩著學生的智慧之光芒。有學生在解讀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時,緊緊抓住一些關鍵詞句進行解讀,有一個學生抓住老頭子“砸”鬼子的頭的“砸”字來解讀,他讀出了三層意思,一是老頭子為大菱報了仇,二是老頭子在宣泄自己心中的憤怒,三是老頭子在“砸”的過程中還找回了因前面“大菱掛花”而失去的尊嚴。還有一個學生緊緊抓住老頭子砸了鬼子后“望”向葦塘的“望”來解讀,也讀出了豐富的含義出來。
在上《馬說》一文時,學生課前做好文本批注,在解讀“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一句時,讓學生思考,作者在寫這句話時飽含了哪些情感密碼,學生通過與前文的聯(lián)系,解讀出了“憤怒”“ 無奈”“同情”“遺憾惋惜”“悲痛”“批判諷刺”“痛惜”“憤懣”“失望失落等”……可見,在課前進行批注式預習,對于課堂閱讀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閱讀課堂上,由于采用批注式預習,學生胸有成竹,在回答問題時就充滿信心,有底氣。只要學生有問題、有思考、有痕跡,都會讓學生感到自己被認可、被肯定。所以學生在課堂上是愉悅的,放松的,自然的,平等的,大多都敢于、愿意發(fā)言。這也為更好的實施批注式閱讀奠定了基礎。
三、學以致用,善于遷移
除了在課堂上積極推行批注式閱讀外,在課堂外,也竭力推行。我們知道要學好語文,基礎在課內,功夫在課外。所以筆者非常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在時間表上每一天都規(guī)定有近半小時的課外閱讀時間,閱讀書目以名著為主,在讀完規(guī)定的書目的基礎上,學生可以選擇推薦書目進行閱讀,并進行閱讀批注,做好閱讀摘錄。有的學生在書上的批注非常認真,有的學生的除了摘錄,還有仿寫、隨感、領悟等。運用批注式閱讀,拉近了經典名著與學生的距離,增進了學生對文本的深入解讀,從而讓整書閱讀變得更加有效果。
語文學習應該是無處不在的,運用批注的方式進行整書閱讀有時候比上幾節(jié)課還更重要。由于在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必須調動學生利用在校外的時間進行廣泛閱讀,如規(guī)定每個周末閱讀不少于50頁等,上學期期末調查,一個學期閱讀最多的學生可以達到15部書。另外假期閱讀,根據(jù)學生情況,每個假期都列出學生閱讀的一些書目,如利用暑假,精心篩選列出了10部著作,要求每個學生不少于三部。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超額完成,在家訪時,有的家長都說孩子一天到晚都在看書,有個學生竟然看了21本書。我們始終堅信,會去靜心閱讀的學生,會去用心做閱讀批注的學生,語文肯定不會差的。同時利用各種平臺,積極推進學生課外批注式閱讀,如舉行閱讀分享會,閱讀沙龍,讀后感征文,批注文本展示,讀書筆記評比,暑期親子閱讀征文等。眾多的活動為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提供了舞臺,使批注融進閱讀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讓語文的閱讀教學能更加高效,課堂更加精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1
[2].許艷.沖破語言障礙,從培養(yǎng)閱讀理解力開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0
[3].趙秀蓮.淺論批注教學與閱讀創(chuàng)新[J].學語文.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