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美關系的復雜性、矛盾性和基本經(jīng)驗

        2019-09-10 10:21:58陶文釗
        新華月報 2019年19期
        關鍵詞:中美關系兩國秩序

        陶文釗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著力營造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中美關系是重中之重。40年來中美關系經(jīng)歷了不少風雨、摩擦、顛簸、起伏,但總體說來兩國關系是向前發(fā)展的,實實在在地造福了兩國人民,并促進了地區(qū)穩(wěn)定、世界和平與繁榮。歷史事實證明,中美建交之初,鄧小平把中美關系正?;鳛楦母镩_放大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定位是有歷史遠見的,是完全正確的;中美建交以后,我國幾代領導人的對美政策、對中美關系的處理,為中國的崛起、確?,F(xiàn)代化建設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做出了貢獻,使中美關系很好地服務于中華民族復興的宏偉大業(yè)。目前,特朗普政府明確地將中國作為主要戰(zhàn)略競爭對手加以防范和應對,且這一認識在美國政界和戰(zhàn)略界已經(jīng)成為主流,未來二三十年中美之間的競爭博弈將常態(tài)化,對中國的大國外交構成嚴峻挑戰(zhàn)。鑒于中美關系的復雜性和矛盾性,對其進行認真深入的分析,對于評估未來中美兩國關系的發(fā)展趨勢、制定應對之策,十分必要。

        要深刻認識中美關系的現(xiàn)狀和未來,有必要對其構成做一番解析。兩國關系是由哪些主要部分構成的?這些部分對于兩國關系是積極還是消極因素,是提供了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一)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

        中國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不同,但這種差異并未給雙方的關系造成大的影響。之所以在對美關系中成為問題,原因在于所謂“美國例外論”。美國人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其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應當推廣到全世界。100多年來,在對華關系中,美國人總有一種“傳教士熱情”及改造中國的強烈欲望。傳教士要把中國基督教化,外交官要按照美國的方案來重新改造中國。美國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tài)一直抱著不認可、不信任的態(tài)度。冷戰(zhàn)時期,美國公開要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許多美國人以為經(jīng)濟改革必定導致政治“自由化”,中國勢必走上西方式的民主道路,美國人憧憬了一個多世紀的改變中國的夢想就要實現(xiàn)了。冷戰(zhàn)結(jié)束后,美國政界和學界的主流看法是“共產(chǎn)主義終結(jié)了”,西方自由市場經(jīng)濟和民主政治取得了最后勝利。因此克林頓政府在任期前三年對中國施加了巨大壓力,試圖改變中國的政策取向,甚至中國的領導。世紀之交在美國辯論對華永久性正常貿(mào)易關系立法時,又有不少人認為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必然帶來深遠的政治變化”,“貿(mào)易和經(jīng)濟繁榮最終將會導致中國的自由化和民主”。但他們的想法又未能實現(xiàn),中國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使許多人感覺到挑戰(zhàn)。冷戰(zhàn)后20多年間“中國威脅論”在美國時起時伏,都與兩國在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上的分歧有關。

        中國一心一意搞現(xiàn)代化建設,不干涉別國內(nèi)政,不對他國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說三道四,中國文化是非宗教文化,沒有“拯救世界”或向世界各地“傳播上帝福音”的使命感。就連佐利克也說:“中國不搞意識形態(tài)的擴張”。鄧小平曾對布什的特使說:“美國的制度中國不能照搬,美國的制度究竟好不好,美國人自己說,我們不干預。兩國相處,要彼此尊重對方,盡可能照顧對方,這樣來解決糾葛。”可是美國人聽不進中方的告誡,時至今日,美國政府尤其是一些人權組織,仍然在宗教信仰自由、涉藏、涉疆、涉港問題上對中國指手畫腳,對中國近年的一些立法也多次進行干涉。這個問題在兩國關系中還會長期存在,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對立阻礙了中美兩國間深層次的互信和友好關系的建立。

        但幸好這個分歧主宰中美關系的時候不是很多。1972年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實際上是宣告兩國在意識形態(tài)上“休兵”。雖然后來美國又多次發(fā)起進攻,但兩國關系中其他因素對它進行了制約,使其不能走得太遠。

        (二)臺灣問題

        臺灣問題原本是中國的內(nèi)政,但由于美國在20世紀40年代末介入中國內(nèi)戰(zhàn),1954年又與臺灣簽訂《共同防御條約》,臺灣問題成了中美關系中基本的重大問題,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的核心內(nèi)容都是關于臺灣問題。兩國關系正常化表明雙方在“一個中國”問題上達成了基本共識,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與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是有差別的。這種分歧的主要表現(xiàn)是美國的國內(nèi)法《與臺灣關系法》在實踐中主要是維系對臺軍事關系,包括售臺武器。在過去40年中它對中美關系造成了周期性干擾,尤其對兩軍關系沖擊更大。

        大體說來,美國歷屆政府基本遵守了“一個中國”政策,在臺灣問題上是有底線的,即臺灣問題要和平解決,反對海峽兩岸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xiàn)狀。在某些情況下,美國反對、遏制“臺獨”勢力分裂活動的政策取向,對中美關系的穩(wěn)定發(fā)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要清晰地看到,主張?zhí)嵘龑ε_關系、甚至主張搞“一中一臺”“兩個中國”的親臺勢力在美國,包括在國會中仍有市場。當前臺灣民進黨當局又拒絕承認體現(xiàn)“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民進黨和美國的親臺勢力相互勾結(jié)、制造事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為了牽制和平衡中國,“臺灣牌”被美國的某些政治勢力借重使用,對此我們要高度警惕。

        (三)經(jīng)貿(mào)關系

        使中美關系為中國的現(xiàn)代化服務是鄧小平當初規(guī)劃兩國關系正?;囊粋€重要出發(fā)點。盡管中美政治關系不時跌宕起伏,但雙邊的經(jīng)貿(mào)關系卻持續(xù)穩(wěn)定地發(fā)展,確實起到了中美關系“壓艙石”“減震器”的作用,而且為兩國關系的發(fā)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目前中美雙邊貿(mào)易額已超過6000億美元,雙邊投資方面,截至2015年,中國累計對美投資近500億美元,美國對華投資近800億美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中美兩國在金融上的相互依賴更加突出。中國外匯儲備至今仍有3萬多億美元。中國大量持有美國債券,這對美國的金融穩(wěn)定至關重要。

        中美兩國經(jīng)貿(mào)關系的發(fā)展變化既會促進兩國合作,也會導致兩國競爭。由于經(jīng)濟結(jié)構趨同,兩國的經(jīng)貿(mào)關系向縱深發(fā)展,各種分歧和摩擦也在積累,中美經(jīng)貿(mào)關系中存在大量新老問題。但兩國經(jīng)貿(mào)關系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總體說來是互利雙贏的,如果開打全面的貿(mào)易戰(zhàn),只能是兩敗俱傷,絕無贏家。經(jīng)貿(mào)作為中美兩國關系“壓艙石”的基本狀況并未改變。

        (四)人文交流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敝忻绖傄唤ń?,兩國的人文交流就開展起來,而且不斷深化發(fā)展,這是兩個社會的接觸,有國家層面的,更多是個人之間的。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滋養(yǎng)著兩國關系,即使在兩國政治關系遭遇困難之時也未停止,幫助兩國政府克服了政治困難。2010年兩國建立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進一步從政府角度規(guī)劃、推動兩國的交流,使之覆蓋兩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文交流一直在兩國關系中發(fā)揮著正能量、暖力量的作用。

        (五)地區(qū)問題

        亞太地區(qū)既是中美間利益交融最多的地區(qū),又是崛起國與主導國權力競爭突出的地區(qū)。美國感到了中國崛起的挑戰(zhàn),奧巴馬政府提出“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應對這種挑戰(zhàn)。美國是一個亞太國家,中國尊重美國在本地區(qū)的存在和利益。美國長期以來主導亞太事務,并在這里構建了同盟體系,有一套自己的規(guī)范和做法。中國希望美國在本地區(qū)發(fā)揮穩(wěn)定作用、積極作用,不欣賞、不認可美國的同盟體系,而且認為美國在亞太部署過多的軍事力量、過于頻繁地舉行聯(lián)合軍演不利于地區(qū)穩(wěn)定。但只要美國的同盟體系不針對中國,不直接損害中國利益,中國也未采取強硬態(tài)度進行反對。中國致力于營造對現(xiàn)代化建設有利的周邊環(huán)境,并對周邊國家提出了“親、誠、惠、容”的理念,希望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發(fā)展的便車、快車。

        目前亞太地區(qū)正處于新舊秩序并存的時期:舊秩序仍然存在,還在發(fā)揮作用,中國不會斷然采取措施去推翻舊制度,另起爐灶;新秩序的因素越來越多,美國不可能遏制這些因素的產(chǎn)生和壯大,但新秩序要取代舊秩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1972年的《中美聯(lián)合公報》中說:“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qū)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0多年過去了,這一原則仍然適用?!疤窖笞銐虼?,容得下中美兩國?!敝忻纼蓢鴳撛趤喬貐^(qū)共同演進,共同做亞太和平、穩(wěn)定的維護者,亞太繁榮的促進者。

        (六)全球治理

        直至本世紀初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融入國際社會,中國的口號是“與國際接軌”,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并不突出。隨著中國“入世”后經(jīng)濟飛速增長,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中國對世界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凸顯,向國際社會提供的公共產(chǎn)品越來越多、越來越全面、深入地參與了全球治理。奧巴馬政府也認識到這一點,美國政要一再表示,沒有中美兩國的合作,任何重大的國際問題都難以解決。全球治理事關國際秩序和國際規(guī)則,中國希望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推動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治理模式和規(guī)則,必然要對先前的秩序和規(guī)則進行改革、補充和完善,這可能觸動一些國家的既得利益,與美國的競爭是難以避免的。2015年發(fā)生的兩件事件具有典型意義: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在12月正式成立,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于10月達成。奧巴馬政府對于AIIB一度竭力反對,還勸其盟國不要加入;同時通過TPP書寫21世紀的貿(mào)易規(guī)則。類似的競爭還會繼續(xù)發(fā)生,但它們不是對抗性的,有的也可以在溝通過程中化解,如美方后來改變了對AIIB的態(tài)度。

        從以上解析可以看出,構成中美關系的諸多要素中有正面積極的、提供正能量的要素,也有負面消極的、對兩國關系起牽制、甚至破壞作用的要素,有的要素在不同的情況下可能發(fā)揮不同的作用。但總的說來,積極因素多于消極因素。由于兩國關系的這種構成,過去40年的中美關系發(fā)展軌跡呈現(xiàn)了總體向前、時有起伏、顛簸的狀況。由于中美兩國關系對國際事務的影響越來越大,兩國合作可以成就大事,兩國失和可以壞大事。

        從近40年中美關系中可以總結(jié)出許多經(jīng)驗教訓,主要有以下三條。

        第一,牢牢掌握兩國關系的大方向。這個大方向簡單地說就是合作。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4月在海湖莊園會晤特朗普時強調(diào):“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壞?!边@既是中美關系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也表達了中方真誠與美方合作的良好愿望。

        要把握這個大方向,就要彼此照顧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中美可以合作的領域很多,但首先要在大事情上、根本性問題上、事關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合作。這樣在小問題上的一些摩擦才不會對兩國關系造成大的干擾,也會比較容易處理。在喬治·沃克·布什時期雙方在事關美國核心利益的反恐、防止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問題上的合作、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臺灣問題上的合作保證了兩國關系的穩(wěn)定發(fā)展。

        要把握好大方向,就要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的關系。看待中美關系,如果僅僅著眼于某個分歧,以偏概全,就會對兩國關系的未來產(chǎn)生悲觀情緒;如果放眼全局,從歷史的長過程來看待兩國關系,多從共同利益和兩國的合作觀察問題,那么不管有多少障礙和困難,中美關系還是會繼續(xù)曲折前進。

        “所謂智者求同,愚者求異……要擇寬處行,謀長久之利?!币盐蘸么蠓较?,就要恰當處理合作與斗爭的關系。中美關系中的分歧和摩擦有時顯得十分尖銳,這時既要堅持原則、勇于斗爭,又要靈活機動、善于斗爭。斗而不破,斗是為了更好的合作。在20世紀90年代初、克林頓任期頭幾年、1999年5月“炸館”事件發(fā)生后,都是中美雙方矛盾和分歧表現(xiàn)得很尖銳的時刻,中方成功地處理了斗爭與合作的關系,使兩國關系轉(zhuǎn)危為安。

        第二,建設性地管控分歧。從以上解析可見,中美兩國關系中的分歧是一個客觀存在,因此,如何建設性地管控好分歧就成為兩國關系能否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關鍵。

        中美分歧有的涉及基本政治制度層面,有的事關主權和領土完整,有的涉及具體的商業(yè)利益。對于不同的分歧要設定不同的目標,用不同的方式處理。第一類分歧是比較根本性的、長期的分歧,我們的目標應該是“緩解”,減少它對總體關系的影響。如在20世紀90年代,這方面的分歧比較嚴重,后來經(jīng)過了斗爭,美方也認識到了既不可能壓垮中國,也不可能改變中國。在中美關系的大多數(shù)時候,這方面的分歧是“緩解”的,但有時候也會突然冒出來作怪,如2010年美方對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管理的批評。遇到這種情況,中方可以做出回應,但不要與美方過多糾纏。

        另一類分歧對中美關系不像第一類那樣具有根本性,但也沒有“快刀斬亂麻”的解決辦法,如兩國在南海的分歧,是遷延性的慢性病,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解決,要與美方長期周旋,同時還要積極尋求兩軍合作。至于具體的經(jīng)貿(mào)摩擦,則要在平衡照顧雙方利益的基礎上努力尋求解決,不能完全解決的也要盡可能縮小。

        在過去40年中,一些突發(fā)事件對兩國關系造成了很大沖擊,典型的是1999年的“炸館”和2001年的“撞機”,這種事件會在瞬間加劇兩國關系中的緊張,改變兩國關系的氛圍。在危機應對中,以下幾個基本原則是有用的:一是摒除以零和思維對待危機,避免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和絕對主義的原則,雙方都要努力控制危機,避免因擦槍走火導致真正的沖突;二是在具體處理過程中要“有理、有利、有節(jié)”,注意斗爭藝術,不要把話說滿說絕,要留有轉(zhuǎn)圜的余地;三是最后的解決方案要照顧雙方的利益和面子,使雙方對于國內(nèi)都可以交代。總體說來,中美兩國關系中的分歧是可控的;當分歧突出時,兩國的共同利益仍然存在,處理分歧的過程是一個既博弈又合作的過程。

        第三,積極主動塑造兩國關系。中美兩國雖然彼強我弱,但中國不是被動的一方。實際上,中美關系的狀況是兩國互動的結(jié)果。兩國剛一建交,中國就開始主動塑造中美關系,在各個不同時期提出問題、設置議程,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舉措和步驟。建交后中方緊接著提出了建交遺留下來的美國售臺武器問題,經(jīng)過一番艱巨的斗爭,促成了1982年8月17日《中美聯(lián)合公報》。在中美關系遭到嚴峻考驗的1989年,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領導人既沉著堅定、保持定力,又與美國政界中以布什總統(tǒng)為代表的積極力量相互配合,避免了中美關系的大滑坡。在克林頓第一任期,中方提出了“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fā)展合作、不搞對抗”的處理兩國關系的基本方針,積極謀求改善雙邊關系。在中美關于中國“入世”的談判中,中國領導人做出了加入世貿(mào)組織、投入全球化大潮的堅定決策,再一次抓住了機遇,使中國在世界經(jīng)濟強勁增長之時加入了世貿(mào)組織,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車。

        近年來,中國領導人不失時機地把增長的國力轉(zhuǎn)化為塑造中美關系的能力,進一步推動了兩國關系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與美國合作應對金融危機。中國積極支持二十國集團(G20)機制,以同舟共濟的精神為與國際社會合作應對金融危機做出了貢獻。在每次G20峰會之前,中美都要進行溝通,以確保峰會成功;之后又利用各種機制(包括中美戰(zhàn)略與經(jīng)濟對話)磋商落實峰會決議的具體辦法。中國旗幟鮮明地反對貿(mào)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為構建創(chuàng)新、活力、聯(lián)動、包容的世界經(jīng)濟貢獻中國智慧。

        二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是中國經(jīng)濟轉(zhuǎn)型、建設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自身需求,它與國際社會的要求高度契合。2013年4月,中美兩國發(fā)表了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聯(lián)合聲明。此后,兩國的合作步步深化,2014年11月、2015年9月、2016年3月,兩國元首接連發(fā)表三個聯(lián)合聲明,宣布了各自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推動國際社會在巴黎氣候峰會上達成一項富有雄心的協(xié)定,并使《巴黎協(xié)定》盡早生效。中美合作的方式和力度在兩國關系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三是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對于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中國沉著冷靜予以應對,既沒有將其看成不得了,也沒有看成“無所謂”。中方提出了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倡議。實際上,從20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系解凍以來,兩國就在探索建立什么樣的關系。無論對于美國還是中國,對手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兩個歷史、文化、傳統(tǒng)以及發(fā)展階段都不同的國家,發(fā)展兩國的關系對雙方都是一個挑戰(zhàn)?,F(xiàn)在再重新研讀1972年的《中美聯(lián)合公報》,可以看到,公報已經(jīng)蘊含著“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這三條基本思想??梢哉f,過去40年兩國對構建中美新型關系的探索是成功的。

        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又出現(xiàn)了美國是否衰落的辯論。現(xiàn)在美國內(nèi)政外交確實都有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也可以說,美國政治進入了一個非理性時期,這個時期會延續(xù)多久尚難斷定,但筆者認為從歷史的長周期看,這并不等于美國的衰落。

        中國確實在崛起,而且這個過程還將繼續(xù)下去。于是中美關系就成了典型的崛起國與霸權國的關系,在一些美國學者眼里,中美關系難逃“修昔底德陷阱”的厄運,難逃大國沖突的宿命。以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和弗里德伯格(Aaron Frieberg)為代表的一些學者堅持認為中美沖突不可避免,但同樣也有許多學者和政界人士認為中美沖突沒有必然性。

        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強調(diào),“沖突是一種選擇,但并非必然”。時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多尼倫(Tom Donilon)也表示:“我不同意某些歷史學家和理論家提出的這一論點,即出于某種原因崛起中的大國和老牌大國注定要發(fā)生沖突。這種結(jié)果并不具有必然性。這不是物理定律,而是領導人的一系列抉擇導致大國的對抗?!敝蟹教岢鰳嫿ㄖ忻佬滦痛髧P系正是為了避免沖突對抗的前景,達到互利雙贏的結(jié)果。

        毋庸諱言,中國的發(fā)展給中美雙方都帶來了一個如何相處的問題。雖然時任副國務卿的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說,美國已經(jīng)準備好中國登上世界舞臺,但中國真正登上了,美國還是不習慣、不適應。從“二戰(zhàn)”結(jié)束以后,“美國領導世界”“美國世界第一”成了美國政治文化的深層次積淀和美國人的普遍心態(tài)。正如尼克松所說,我們美國人不知道如何成為世界第二,甚至不知道如何成為并列第一。大部分美國人還沒有心理準備接受中國成為一個平等的合作伙伴。美國抵制亞投行就是一例。

        中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的發(fā)展、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中國領導人意識到國際上對中國崛起的疑慮,近年來在諸多國際場合一再宣示:“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中國將堅定不移沿著和平發(fā)展道路走下去,這對中國有利,對亞洲有利,對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動搖中國和平發(fā)展的信念?!薄坝肋h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是中國幾代領導人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為了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中國需要長期穩(wěn)定的對美關系。中國發(fā)展現(xiàn)代化不是為了取代美國、稱霸世界。塑造國際秩序需要超強的國力,中國離這樣的國力還有很大差距。塑造國際秩序也需要首先得到本地區(qū)國家的普遍支持,需要得到國際社會尤其是各大國的普遍支持,中國離這樣的國際支持也還有較大差距。實際上,隨著中國國力的增長,周邊國家對中國反而產(chǎn)生了種種疑慮。而且現(xiàn)存的國際秩序也沒有嚴重束縛中國的發(fā)展。

        因此,中國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來自己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秩序。這么說并不意味著中國對于國際秩序只能無所作為。國際秩序要與時俱進,要反映變化了的國際政治和世界經(jīng)濟大勢。在這方面,中國對國際秩序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中國可以在某些特定領域,通過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循序漸進地推動現(xiàn)有國際秩序的局部改善,使這個秩序不斷完善。2008年金融危機可以說是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契機。如果沒有金融危機,中國要參與全球治理、改革現(xiàn)有的機制會困難得多,國際既得利益者對中國的抗拒會強大得多。危機爆發(fā)后,中國積極、穩(wěn)妥地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并取得顯著成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改革、發(fā)起成立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成立亞投行,尤其是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是中國推動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對現(xiàn)存國際秩序的局部變革,借以反映世界經(jīng)濟格局的現(xiàn)實。

        在今后的幾十年內(nèi),將是原有的國際秩序逐漸向新秩序過渡的時期。如果中國不使用強制的方法去改變原有秩序中的某些成分,如美國的同盟體系;如果美國不使用強制的方法阻止中國對現(xiàn)有秩序的局部改善和補充,中美兩國就可以避免沖突和對抗,避免戰(zhàn)略攤牌,可以超越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在全球化和國際政治民主化繼續(xù)深入發(fā)展、新興經(jīng)濟體群體崛起的大背景下,中美兩強并立將是21世紀國際政治的一個重要特點。

        在今后二三十年中,中美兩國之間將進行經(jīng)常的相互調(diào)適、相互順應(accommodation and adaptation)。觀察兩國關系,有兩個基本點可能在很長時間里都不會改變:第一,兩國利益的高度相關性,確實是誰也離不開誰;第二,美國認定中國是美國全球地位的主要挑戰(zhàn),是美國的主要戰(zhàn)略對手。從第一個基本點出發(fā),兩國的互利共贏的合作將繼續(xù)下去;由于第二個基本點,中美兩國的競爭和博弈還將加劇、會常態(tài)化,不時會有磕絆、顛簸、起伏,逐漸形成兩國互動的新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尋求中美關系的大體穩(wěn)定還是有可能的。

        (摘自《和平與發(fā)展》2019年第3期。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猜你喜歡
        中美關系兩國秩序
        秩序與自由
        特朗普“美國優(yōu)先”政策下的中美關系走向
        時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26
        孤獨與秩序
        中美兩國學生高考和求職之路的比較研究
        從中日兩國宗教基本概念的語意表達看兩國對宗教的認識
        春秋時期公族與士夫之族的互補性——以魯、晉兩國為例
        人間(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08
        中美關系向何處去
        遏制違約頻發(fā) 重建藥采秩序
        亂也是一種秩序
        從積極推動到保守謹慎——美國國務院在中美關系緩和中的角色(1969—1972)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av伦理| 激情五月我也去也色婷婷|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97免费人妻在线视频| WWW拍拍拍| 男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亲子伦亲子|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y|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色婷婷| 欧洲乱码伦视频免费|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乱人伦| 日本91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丝袜美腿在线播放|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京东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91尤物在线看| 午夜av天堂精品一区|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 国产色婷亚洲99精品av网站| 日本一二三四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99在线精品国产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乱老熟视频乱老熟女1|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成年视频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男人的精品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91久久久久无码精品露脸 | 人人色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白色月光免费观看完整版|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国产激情视频白浆免费|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大香香|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