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達 王裴楠
4月23日,一場盛大的海上閱兵在青島及其附近海空域舉行。
閱兵海域浪花翻滾、霧氣氤氳,受閱艦艇分成潛艇群、驅逐艦群、護衛(wèi)艦群、登陸艦群、輔助艦群、航母群破浪駛來,受閱飛機呼嘯臨空。
在距離閱兵海域不遠處的中國海軍博物館,101鞍山艦、105濟南艦、237常規(guī)潛艇、401核潛艇等退役功勛艦艇靜靜地停泊在海上展艦區(qū)內(nèi),新老艦艇的對比顯示著人民海軍70年的飛速發(fā)展。
70年里,從當年渡江的小木船到今天逐夢深藍的現(xiàn)代化艦隊,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逐步發(fā)展成為一支核常兼?zhèn)洹⒕哂行畔⒒瘲l件下威懾和實戰(zhàn)能力、能夠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海上力量。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70年只是短暫一瞬,但對于人民海軍來說,卻是翻天覆地的70年。”海軍副司令員邱延鵬中將說。
白手起家,開啟向海圖強新篇章
“Submarine!”在閱兵觀摩艦戚繼光艦的飛行甲板上,一位外國海軍代表團代表指著左舷前方興奮地喊道。
海面上,由8艘潛艇組成的潛艇群逐漸出現(xiàn)在人們視野中,首艇為黑色涂裝的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舷號412,是中國海軍裝備的新型戰(zhàn)略核潛艇。
觀摩的人群中發(fā)出一陣陣贊嘆。那位外國代表用英語問旁邊的同行,“潛艇用中國話怎么說?”
在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之際,來自61個國家的海軍代表團成員齊聚在青島的這片海域,觀摩中國海軍同行的新型裝備。70年里,在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浪花一次次重復地拍打在海灘上,但守衛(wèi)廣闊海疆的人民海軍卻經(jīng)歷了滄桑巨變。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中華民族開啟了向海圖強新的篇章。
“初創(chuàng)時期,人民海軍的裝備以接收國民黨老舊艦艇和繳獲的艦艇為主。”軍事專家、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感慨,當時的中國海軍艦船性能落后、型號各異、數(shù)量較少,可謂白手起家。
一個心酸的故事曾被后人多次提及。首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到劉公島進行設防考察,竟然找不到一艘艦艇,最后只能坐漁船上島。他語氣沉重地對隨行人員說:“記住,海軍司令員蕭勁光1950年3月17日乘漁船視察劉公島!”
這是時代烙在那一輩海軍初創(chuàng)者心頭的傷疤,既讓人唏噓,又催人奮進。之后短短幾年時間里,人民海軍迅速發(fā)展,各個兵種相繼成立:1949年11月組建第一支護衛(wèi)艦部隊,1951年10月組建第一支魚雷艇部隊,1954年3月組建第一支驅逐艦部隊,1954年6月組建第一支潛艇部隊……
成立初期,雖然裝備相對簡陋,但海軍官兵從不缺英勇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1955年1月10日,我華東軍區(qū)海軍魚雷快艇1大隊102號艇冒著6級風浪,在一天之內(nèi)連續(xù)出擊兩次,單艇獨雷擊沉國民黨炮艦,開創(chuàng)了“小艇打大艦”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
在艱難的歲月中,人民海軍篳路藍縷、創(chuàng)業(yè)維艱,從無到有構建起一套海防體系,初步形成了一支用于近海作戰(zhàn)的輕型海上戰(zhàn)斗力量。
自主研制,邁向現(xiàn)代化海軍新征程
潛艇群剛剛通過檢閱艦,一艘體量龐大、外形簡潔的驅逐艦便映入眼簾,觀摩艦飛行甲板上的媒體記者們紛紛將“長槍短炮”對準了這艘期待已久的055型萬噸級導彈驅逐艦。
“‘南昌’號導彈驅逐艦向您致敬!”當這艘舷號為101的驅逐艦駛來時,飛行甲板上的音箱傳來解說員雄渾的聲音。
南昌艦是055型萬噸級大型驅逐艦的首艦,備受廣大軍迷關注。這次海上閱兵,也是南昌艦下水后的首次公開亮相。
南昌艦上新刷涂的白色舷號101格外顯眼,把人的思緒引向歷史深處。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國從蘇聯(lián)購入4艘07型驅逐艦,分別被命名為鞍山艦、撫順艦、長春艦和太原艦,其中首艦鞍山艦舷號就是101。
當年,這4艘排水量超越千噸級別的驅逐艦是當之無愧的明星裝備,被海軍官兵譽為“四大金剛”,有效抵御了外國軍艦和國民黨軍艦的襲擾,實現(xiàn)了人民海軍從近岸走向近海的跨越。
南昌艦亮相后,有媒體在微博上將兩代舷號為101的驅逐艦圖片放到一起,配文只有簡短的8個字:今昔對比,熱淚盈眶!
當南昌艦緩緩駛過檢閱艦時,驅逐艦群的第二艘艦——貴陽艦逐漸映入人們眼簾。46歲的一級軍士長魏守君和戰(zhàn)友們在甲板上整齊站坡,以筆挺的身姿接受檢閱。
“當時真的特別激動!”閱兵結束后,魏守君這樣向媒體描述當時的心情。這位服役27年的老兵主動申請參加這次海上閱兵任務,因為“一次受閱,終生光榮”。
魏守君27年的水兵生涯有25年是在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代051型驅逐艦上度過的,經(jīng)歷了海軍裝備“跨越式的發(fā)展”。
人民海軍成立初期,由于缺乏建造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等裝備的技術經(jīng)驗,很多裝備都是購買自國外,但海軍從沒有停止過自主發(fā)展新裝備的探索。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經(jīng)歷了繳獲、接收、購買、轉讓制造、仿制改進等階段后,中國海軍第一代自行研制的武器裝備相繼嶄露頭角。
1971年12月,由我國設計制造的第一代051型導彈驅逐艦首艦——濟南艦入列,標志著中國開始逐步擺脫對外國裝備技術的依賴,有了自行研制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
此后,又有多艘051型導彈驅逐艦陸續(xù)裝備海軍,魏守君所在的開封艦就是其中之一。在這艘排水量3000多噸的驅逐艦上,魏守君執(zhí)行過40多次演習和戰(zhàn)備訓練等任務,從義務兵成長為士官長,有過很多榮耀時刻,也有埋在心底的遺憾?!耙驗檠b備的限制,我沒有執(zhí)行過遠海任務。”他說。
開封艦上艱苦的生活條件也讓他刻骨銘心:沒有餐廳,他們只能在甲板上吃飯;沒有暖氣,冬天房間杯子里的水也會結冰;住艙里的床鋪層層疊疊,潮濕狹小;遇到大風浪船體劇烈搖擺,他只能把自己綁在戰(zhàn)位上值更。
2017年,聽到領導下達接新艦的命令時,魏守君的心里涌起一陣欣喜。“我們盼望新艦艇很久了。”他笑著介紹,自己目前所在的貴陽艦是我國自行研制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作為現(xiàn)代化的防空驅逐艦,被媒體稱為“中華神盾”“航母帶刀護衛(wèi)”。
“裝備的技術含量、精確度、自動化程度更高了?!弊鳛閷2块T主炮控制兵,魏守君說自己的學習壓力特別大,要努力跟上新型戰(zhàn)艦前進的速度。
此外,生活條件的改善也讓他贊嘆不已?!耙郧笆前腴_放式艦體,就像那首《軍港之夜》唱的,頭枕著波濤入睡,現(xiàn)在聽不到波濤聲音了?!彼院赖卣f,“現(xiàn)在是封閉式艦體,沒有舷窗。”
更新?lián)Q代,犁出逐夢深藍新航跡
在激昂的進行曲中,護衛(wèi)艦群、登陸艦群、輔助艦群依次通過檢閱艦,巨大的艦體在薄霧中若隱若現(xiàn),長長的哨聲在大海上不斷響起。在水面編隊接受檢閱時,39架受閱戰(zhàn)機組成的10個空中梯隊也依次通過受閱海域上空,留下震撼的轟鳴聲。
“微霧=威武?!辟F陽艦報務兵杜世玉說,在新聞里看到海軍各型艦艇從霧中駛來,慢慢看清它們的輪廓時,她的心里升騰起一種“對海軍的敬畏感”。
在受閱艦艇中,有許多為國人熟知的明星艦,如曾3次執(zhí)行亞丁灣護航任務的海口艦,執(zhí)行也門撤僑任務的臨沂艦,為多國提供國際人道主義醫(yī)療服務的和平方舟醫(yī)院船。這些現(xiàn)代化的艦艇支撐起了人民海軍挺進深藍的夢想,中國軍艦犁出的航跡越來越多,越走越遠。
和魏守君一樣,95后女兵杜世玉也有一個出遠海執(zhí)行任務的夢想。“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增長見識?!弊鳛橐幻髮W生士兵,她覺得在海軍服役看到了和同齡人不一樣的風景,在兩年義務兵期滿之際,她決定繼續(xù)留下來鍛煉自己。
“快看,航母!”當輔助艦群駛過檢閱艦后,遼寧艦巨大的艦艏逐漸在薄霧中顯露出來,再次在觀摩人群中引發(fā)贊嘆。
航母是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大國重器。1980年,64歲的劉華清將軍在美軍航母上踮腳參觀的照片不知刺痛了多少國人的心。經(jīng)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2012年9月25日,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入列,人民海軍開啟了波瀾壯闊的航母時代。
隨后,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消息不斷傳來: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第一次成功實現(xiàn)著艦和起飛試驗;與052D導彈驅逐艦、054A導彈護衛(wèi)艦進行航母編隊跨區(qū)機動訓練;突破艦載機夜間起降難關……經(jīng)過幾年緊鑼密鼓地開展各種科研試驗,如今遼寧艦已經(jīng)初步形成作戰(zhàn)能力。
2017年4月26日,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國產(chǎn)航母在大連造船廠下水,前不久進行了第五次海試,已成功完成了系泊、動力、作戰(zhàn)、保障等多個系統(tǒng)的試驗試航任務。
和航母一樣,核潛艇是大國海軍的實力地位的象征。新中國成立后,為了避免遭受核威脅、核訛詐,人民海軍不遺余力地發(fā)展核潛艇技術。毛主席曾堅定地指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當舷號為412的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作為潛艇群首艇接受檢閱時,我國第一艘下水的核潛艇“長征1號”正停泊在海軍博物館展艦區(qū),成為向普通民眾展現(xiàn)人民海軍裝備發(fā)展史的生動例證。
尹卓認為,這次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海上閱兵既展現(xiàn)了中國海軍期待與各國海軍加強交流與合作的良好愿望,也充分展示了人民海軍成立70年,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海軍建設所取得的成就。
“這次海上閱兵也是向全國人民匯報,海軍有決心、有能力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彼f。
(摘自4月25日《中國青年報》。作者均為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