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湘
閱讀教學對于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十分重要。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應深入研究學生的閱讀行為,深度挖掘教材內(nèi)涵,準確把握學生與文本的思維對接點,進而設計出與學生生活、內(nèi)心需求最貼近的教學方案,采取適宜的教學措施,順利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
《廬山的云霧》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散文,學生們都非常愛讀。筆者以這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借助有效引領、激活閱讀思維的路徑。
一、引導整體閱讀,激活閱讀思維
教師在進行整體閱讀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首先,將閱讀要求展示給他們,讓他們對課文進行快速閱讀,并通過多條途徑如借助工具書學習生字新詞,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其次,將閱讀問題展示給學生,以此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
教學《廬山的云霧》可以設計以下問題:“文章的描述對象是什么?廬山的云霧漂不漂亮?文章所運用的語言精不精彩?”學生初讀課文后很容易回答這些問題。
生:這篇課文是緊緊扣住題目來寫的。
生:廬山的云霧很有特色,特別迷人。其他地方的云霧幾乎沒有辦法與之比美。
生:廬山的云霧非常漂亮,用心朗讀課文,就會仿佛置身于仙境,飄飄欲仙。
生:文章的語言優(yōu)美,把景色描寫得非常逼真。
師:廬山的云霧確實非常漂亮,文中的語言描寫也非常精彩。閱讀本文時,就好像進入了連綿不斷的畫卷,讓人如癡如醉。
如此教學,不僅順利地實現(xiàn)了整體教學目標,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還為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感受文本的情感、語言和意境之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優(yōu)化片段閱讀,激活閱讀思維
1.品讀第1自然段
教學要引領學生憑借語言文字走進文本,必須啟發(fā)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師在將相關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后,要讓他們進行討論和交流,順勢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
(1)欣賞了視頻,讀完了第1自然段,你們有什么感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2)作者是怎樣寫出這種感受的?你們能夠通過朗讀表達出這些感受嗎?
(3)此時此刻,你們最希望知道些什么?
2.品讀第2自然段
在閱讀課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文本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特點進行感悟十分重要。在教學第2自然段時,要基于對課文的品讀來一起探討廬山云霧的特點,學生之間一起來對廬山云霧的景色進行欣賞,并通過具體的分析來獲得美的體驗。具體可以這樣對學生進行引導:
(1)欣賞圖片:大家來一起看一下廬山云霧的美麗景色!
(2)欣賞了這一幅幅精美的圖片,大家內(nèi)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你們的感受與作者是一樣的嗎?大家可以找到一個成語來概括廬山云霧最顯著的特點嗎?
(3)誰可以說一下你所看到的東西?
(4)作者是怎樣來展現(xiàn)他所看到的景象的呢?
(5)同學們先將這一自然段讀一遍。朗讀之后回答:這一自然段是緊緊扣住哪一句話來寫的?為什么?同桌之間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6)組織交流,學生展示后可以提示:這種構段方式就叫作先概括后具體。
(7)廬山云霧千姿百態(tài),大家將作者描繪的幾種姿態(tài)按順序畫下來,好不好?
(8)畫完了這些姿態(tài)萬千的云霧,你們發(fā)現(xiàn)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呢?(山頭—山腰—山谷—山峰)
(9)作者描繪的廬山的云霧能夠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主要運用了哪些方法?請大家先朗讀體會,然后小組交流。
(10)指名全班展示后,師生共同小結:按照順序,展開想象,善用比喻。
(11)朗讀體會作者運用文字技巧的精妙,更要體會作者對廬山云霧的喜愛、贊美之情。
(1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3.品讀第3自然段
通過交流和討論來深入了解廬山云霧的特征十分重要。在教學第3自然段時,可以讓學生在篩選文本信息的過程中進行品讀。
(1)廬山云霧是千姿百態(tài)的,除此之外,大家還有沒有別的感覺呢?
(2)閱讀完之后,大家好像親自到廬山游玩了一趟,仿佛真的看到了廬山云霧有一個神奇的特征——瞬息萬變(板書)。
(3)(展示第3自然段,讓學生自主朗讀一遍)大家已經(jīng)知道,廬山的云霧不僅千姿百態(tài),而且瞬息萬變。你們讀一讀,能夠找出那些表現(xiàn)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的詞語嗎?(剛剛,轉眼間,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
(4)學生抓住這一自然段中的這些詞語,體會廬山云霧的“瞬息萬變”。
(5)廬山云霧瞬息萬變,大家能不能想象出它們在短時間內(nèi)還可以變化成什么呢?
(6)指名說出想象中云霧短時間內(nèi)變化出的神奇樣態(tài)。
(7)(將相關圖像資料播放給學生觀看)你們看到了什么?看誰說得快、說得準。
(8)(指名展示后)這一自然段的最后用的是——省略號。(師引說)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生接說),轉眼間就變成了——(生接說)……
(9)所以,廬山的云霧真是——(生接)瞬息萬變。
三、聚焦詞句閱讀,激活閱讀思維
《廬山的云霧》一文運用語言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大量地、恰當?shù)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聚焦詞語閱讀,激活閱讀思維,要重視抓住這些比喻句,讓學生既要體會出廬山云霧的顯著特點,又要產(chǎn)生強烈的愿望——我以后寫文章,也要學會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事物的特點。
生:“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边@一句話通過比喻的手法,將廬山的云霧很形象地展示在我們眼前,讓人感受到無比美妙。
生:“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這樣的比喻非常形象生動,讓人感覺到非常神奇。
師:這篇課文中,比喻句非常多,可以說是形成了比喻鏈條,讓我們讀后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F(xiàn)在,我們能夠像作者一樣,通過運用比喻來描繪一下廬山的云霧嗎?
四、引領意境閱讀,激活閱讀思維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保ㄈ~圣陶)閱讀教學的理想樣態(tài)是要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反復接觸,接近、走進、融入文本,與作者產(chǎn)生感情的共鳴。要形成這樣的理想樣態(tài),單一的方法難以奏效,必須善于運用多種方法,通過多條路徑,不斷“浸潤”,即引領意境閱讀,激活、發(fā)展閱讀思維,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
1.抓中心句。讓學生閱讀課文第2~3自然段,在朗讀感知后,找到、畫出能夠分別概括這兩個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2.自主思考,小組交流。學生自主思考后,認識不到位、感知不準確等是很正常的,所以,有必要通過小組交流,讓學生通過傾聽、比較、吸納、質(zhì)疑、表述等,學會尊重、合作、思考、表達,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品質(zhì)、整體素養(yǎng)等才會得以培養(yǎng)和提升。
3.重視朗讀。通過朗讀,學生才容易感知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情感,品味語用技巧,提高表達能力,發(fā)展思維品質(zhì)。
4.師生共讀。通過閱讀學生能夠領略到廬山的美麗景象,并能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讓學生對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進行朗讀。
(1)作者在文章里面說廬山“令人流連忘返”的原因是什么?
(2)大家一起來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對廬山云霧的美進行欣賞吧,一塊領略那種美妙的感覺吧!
在閱讀教學中,借助有效引領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十分重要?!稄]山的云霧》這篇文章包含了豐富的情感美、語言美和意境美。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閱讀思維路線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閱讀課文,多條途徑浸潤文本,不斷激活、發(fā)展閱讀思維,就有可能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用不著教”的理想境界了。<E:\劉可可\小語園地\2019園地1期\尾標1.tif>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二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艷